近日,一位教師曾在辦公室里傾述這樣的教育遺憾:“我有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我竭力和他接觸,希望能夠通過密切的關注和熱切的希望使他的成績提高上來。如我所期望的,他和我的關系的確密切了很多,成為了好朋友,可是成績依然提高不上來。”他很困惑,認為自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這位教師的困惑,也同樣困擾著我和許多教師。是的,我們總把學生成績的不提高看成是自己教育的失敗。教育成功難道只有成績提高這一條途徑來證明嗎?其實并不盡然。
前不久,我的一個畢業的學生來看我。這個昔日號稱是老師保鏢的小子,一年不見竟長高了一頭。“朱老師,我想你了。利用中午時間來看看你。”看著他那滿頭大汗的樣子,我心疼極了,他一定是連飯都沒吃就跑來了。“老師,這次期末考試,我考了全年級第十一名!”“什么?”我驚叫了起來。要知道,這孩子的父親做買賣長年不在家,媽媽是私立中學教師,每天很晚才回家,有時值夜班要孩子自己呆在家里,由于沒有人管,他的成績總排在班級的后幾名。畢業后,他去了他媽媽所在的學校。“是真的嗎?”話剛一出口,我就為自己的莽撞而后悔,這樣的不信任也許會傷孩子的心的。
他體諒地笑了笑:“老師,上初中以后,我媽媽和所有的老師都看著我,媽媽每天把我帶在身邊,我想偷懶都沒機會,沒想到成績竟然逐步就上來了,而且越學越有意思。”哦,原來如此!“可是,我教你時,你的成績一直沒提高上來!”我有些為自己的無能感到慚愧。他笑了,依然是我記憶中憨憨的樣子:“可是,老師,您教了我做一個好人!”我的心猛地一顫,“教了我做一個好人”這句話似乎給了我什么啟示。
想當初,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呀!他所在的班是全校有名的亂班。我接班之后,發現他是班里有名的“混”小子,搗亂課堂紀律那是輕的,偷錢、打架、搞破壞無所不做。對于這樣的孩子,光找他談話是不夠的,關鍵是走進他的內心。他幾次偷錢,我都為他“保密”,保護了他的自尊心;他一個人在家時我特地跟他通電話,讓他感到有人在愛他;我請他到我家看《流星雨》,讓他懂得只要心中有愛,即使再堅硬的冰也可以融化。因為堅信這一點,不懈的努力之后,他的心和我的心終于靠在了一起。而他的那些劣習也漸漸地被誠實、勇敢、自信、善良等好的品質所代替。“教我做一個好人”這句話,使我不再為沒有使他學習優秀而慚愧,因為即使我沒有使他成為大有作為的人,至少沒有使他成為社會的禍害。當然,只要有一個好的品質,有一個好的心態,再配上有利的環境,誰說“丑小鴨”不可能變成白天鵝呢?
在雜志、電視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消息:某某優秀的學生因為嫉妒別人的成績好而行兇殺人,某某學生因為不堪忍受學習重負而自殺,某某學生因為父母一句批評的話而離家出走等等,這些消息觸目驚心,令人心痛。在驚呼“我們的孩子怎么了”時,是不是想到了身為教師的我們,也走上了與教育終極目標相背離的路上,而且越走越遠。我們不可能把每個學生都教成科學家、文學家等,但我們決不能向社會輸送一個壞人。
教育有一個形而下的作用,就是普及文化知識,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總統高管,哪一個不是由老師從最基本的字母、數字教起,實行最基本的教育啟蒙?我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一年級,雖然我身為教師,但是女兒漸漸會拼音、認識很多字,能讀懂一些簡單的故事童話,實在沒多少自己的功勞,基本上都歸功于幼兒園及小學的老師。去年讀過一本關于美國教育的書,講的是很少一部分美國孩子放棄在學校的學習、僅在家里接受教育的成功案例。原來美國人關于成功有著與中國人不同的概念:孩子成為救火員可以算是成功,成為幼兒園教師可以算是成功,成為銷售業績平平的銷售員可以算是成功。作者所列舉的成功家庭教育者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就是自食其力的安安分分的普通人,普通的勞動者。按照我們中國人的成功觀,如果學生考不上名牌大學,成不了一方權高位重的官員,或腰纏萬貫的老板或號令幾百人的軍官,而只成了個為養家糊口奔波的普通人,實在算不上成功,哪怕那個普通人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富有愛心。實際上,我們滿眼都是這樣的人,他們沒有遠大宏偉的抱負(也許是沒條件),不偷不搶,他們不包二奶,不行賄受賄,不違法亂紀……他們為著自己的妻兒老小,為著自己生活得更好而盡心盡力、勤勤懇懇地工作,正是他們成了我們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石,成了我們社會的主流。
如果改變了我們關于成功的界定,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不只以成績論英雄,我們就不會有許多時候覺得自己教育無能,為自己的教育失敗而難過了,因為所謂的失敗,可能就是我們的教育成功所在。
(作者單位:河北武邑縣職教中心)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