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讀圖1,完成1~3題。
1.圖中年齡最老的巖石出現在:
A.甲處 B.丙處
C.丁處 D.乙處
2.圖中甲、乙、丙、丁四地巖石按成因均屬于:
A.花崗巖B.玄武巖
C.沉積巖D.變質巖
3.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的大西洋中脊是由板塊水平擠壓形成的巨大褶皺山系
B.圖中可能包括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
C.圖中兩板塊間是生長邊界
D.甲地將不斷向遠離中脊的方向移動
海霧大都是因為暖濕空氣流經較冷表面(冷洋流)時被冷卻飽和成霧。在冷暖洋流交匯處若具備這樣的大氣環流條件,就容易形成海霧。讀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圖(圖2),據此完成4~5題。
4.甲處經常出現海霧,說法正確的是:
A.甲處是寒流,水面溫度低
B.正午是海霧多發時段
C.海霧對海上航行影響不大
D.海霧主要來自寒流蒸發
5.P地降水多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三峽樞紐工程、黃河上游水庫建設、西部大面積退耕還林、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對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性和必要性。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效果,就是改變由西向東的泥沙輸運過程,從而打破現有的海岸帶物質平衡。閱讀材料,完成6~8題。
6.我國實施上述工程后,海岸帶受其影響最大的地區是:
A.渤海海岸
B.臺灣海峽兩側海岸
C.南海海岸
D.大河三角洲
7.現有海岸物質失衡后,主要影響是:
A.紅樹林面積擴大
B.三角洲增加
C.海岸蝕退
D.泥質海岸增加
8.針對上述問題,保護海岸的合理措施是:
A.河流上游植樹造林
B.增加河流含沙量
C.大面積圍海造陸
D.修建海堤,保護海岸
讀隨海水深度各地理事物變化曲線圖(圖3),完成9~11題。
9.關于甲乙曲線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①甲代表二氧化碳濃度 ②乙代表氧氣濃度 ③甲代表海水水溫 ④乙代表海水密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全球變暖后,表層海水的二氧化碳含量將:
A.維持不變B.增加
C.減少D.先增加,后減少
圖4為風海流隨海水深度偏向示意圖(以北半球為例),完成11~12題。
11.導致海水流速隨深度逐漸遞減的主要因素是:
A.表層風力 B.地轉偏向力
C.摩擦力 D.海水流動慣性
12.導致下層海水流向不斷偏轉的主要因素是:
A.表層風力 B.地轉偏向力
C.摩擦力 D.海水流動慣性
圖5是某海域表層海水溫度、鹽度等值線圖,據此完成13~14題。
13.該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高緯度,大陸西岸
B.北半球,中低緯度,大陸東岸
C.南半球,中高緯度,大陸西岸
D.南半球,中低緯度,大陸東岸
14.該洋流可能是:
A.北大西洋暖流
B.加利福尼亞寒流
C.東澳大利亞暖流
D.秘魯寒流
我國的淤泥質海岸是我國大陸海岸的重要組成部分,長約4 000多千米,約占我國大陸海岸的22%。據此回答15~16題。
15.從地質作用的角度分析,淤泥質海岸形成的原因是:
A.海浪侵蝕B.海浪沉積
C.河水侵蝕D.河水沉積
16.淤泥質海岸與砂質海岸的共同點是:
A.都是由外力沉積作用形成
B.都有很好的透水性
C.都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D.都是發展旅游業的重要資源
讀臺風結構圖(圖6),完成17~19題。
17.臺風能量來自于:
A.地轉偏向力
B.洋流的動能
C.風能
D.太陽能
18.臺風能夠促進海洋與大氣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海洋熱能的釋放主要集中在:
A.流入層B.中間層
C.流出層D.平均分布各層
19.臺風形成后勢力會不斷減弱,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大量降水導致能量減弱
B.經過海域的海溫偏低
C.受西風帶拉扯、影響
D.登陸后摩擦加大
讀我國海岸帶林地面積組成結構圖(圖7),根據林地類型及林地郁閉度的大小,將林地分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及其它林地等4 種類型,據此完成20~21題。
20.紅樹林是海岸林地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我國主要分布在:
A.渤海 黃海B.黃海 東海
C.東海 南海D.渤海 南海
21.有林地所占比重最高的海域是: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讀2002年我國主要海洋災害損失統計表(表1),完成22~23題。
22.下列省區風暴潮造成損失最大的是:
A.遼寧 B.天津 C.山東 D.廣東
23.赤潮造成的經濟損失主要體現在:
A.海水養殖 B.海濱旅游
C.潮汐發電 D.鹽場產量
讀我國東海海域海水環境質量分布圖(圖8),完成24~25題。
24.上述環境問題屬于:
①原生環境問題 ②次生環境問題 ③環境污染 ④生態破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杭州灣海水污染嚴重的原因有:
①海水溫度高于其它海域 ②海區較封閉,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③位于繁忙的航線上,輪船污染所致 ④入海河流帶來大量污染物
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
二、綜合題
26.讀相關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咸潮是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體變咸的現象。長江口的水源幾乎是上海的“生命源”,但常會被“咸潮倒灌”所困擾。專家們在分析大量資料基礎上,最后確定了“北支中束窄”方案。即用圍墾造地方式,將水域圈圍成土地,讓崇明島的東北部再向外拓展4千米左右,從而改變水質。
材料二:“北支中束窄”方案實施后咸潮入侵示意圖(圖9)。
(1)崇明島兩側長江南北河道流量有何差別,并闡述理由。
(2)狹長的崇明島將長江口分為南北兩支。北支河段像斜臥的梯形,上游狹窄、下游寬敞。每逢枯水期,漲潮水流攜帶大量咸水奔涌而入,發生咸潮,影響水質。長江口咸潮主要出現在什么季節?加劇咸潮發生的人為原因有哪些?
(3)在咸潮發生時,“北支中束窄”方案對圖中水庫的水質有何影響,并加以分析。
27.閱讀材料,完成相關問題。
材料一: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水體流動構成了一個跨越大洋的海洋“傳送帶”。通過此傳送帶,溫暖、低鹽的表層水被從東到西地傳送到大西洋,而深層且高鹽度的冷水被從西向東傳送入太平洋。
材料二:全球大洋傳送帶示意圖(圖10)。
(1)簡述海水如何承擔地球上高低緯度間能量的傳遞作用。
(2)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大西洋南北極季節冰蓋的范圍及形成原因。
(3)有人認為冰期—間冰期的轉換是通過大洋傳送帶的開啟與關閉來控制的,如果這種說法成立,請你說明原因。
28.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世界某區域圖(圖11)。
材料二:尼羅河三角洲是尼羅河從發源地到注入地中海形成的扇形沖擊平原。埃及南部阿斯旺大壩修建于20世紀70年代,它已經給三角洲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根據科學家們的預測,因全球變暖,本世紀末地中海海平面會上升30厘米至1米,尼羅河三角洲將會被海水吞沒,給埃及帶來沉重的災難。
(1)分別說明甲、乙兩點鹽度的季節變化,并闡述原因。
(2)圖中河流三角洲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是什么?說明原因。
(3)分析圖中A海港發展的有利條件。
29.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廣東省2007年海平面變化示意圖(圖12)。
材料二:天津市2007年海平面變化示意圖(圖13)。
(1)廣東省與天津市海平面高于常年平均海平面的季節有何差異,請解釋原因。
(2)每年11月~翌年2月,是珠江口咸潮入侵的高發期,說明原因。
(3)2007年3月,天津沿海遭遇了近40年來最強的溫帶風暴潮,其對天津港有何影響。
30.讀兩島嶼及附近海峽圖(圖14),完成下列問題。
(1)請回答甲島及經過B點的洋流名稱。
(2)說明兩島嶼分別分布的兩種氣候類型,并闡述其分布的差異。
(3)簡述圖中兩島嶼東側降水的季節差異,并闡述理由。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B 3.A 4.A 5.D 6.D 7.C 8.D 9.D 10.C 11.C 12.B 13.B 14.D 15.D 16.A 17.D 18.B 19.A 20.C 21.D 22.D 23.A 24.C 25.C
二、綜合題
26.(1)北河道水量不如南河道強 因為南河道水量受地球右偏力的影響而加強, 使主流偏向南河道南岸,南岸受沖刷而擴大;北河道卻因主流流水不集中,泥沙不斷淤積,河道變淺,流量減弱(2)冬季 人類生產、生活用水增多,使長江入海流量減少;下游無序采沙,使河床降低,導致長江水位降低(3)咸潮發生時水庫水質將變好;縮小北支的徑口,減小漲潮時北支下游潮汐入侵的動力(減少海水入侵量);大大減少倒灌入南支的咸水,使水庫附近水域的含氯度下降(水庫附近水域水質變好)。
27.(1)大氣環流驅動大洋表層水體流動,低緯地區的海水向高緯流動,將低緯海水儲存的熱量輸送到高緯,是熱量從赤道向極地傳輸的重要方式(2)大西洋中,溫暖低鹽的表層海水大部分流向北半球中高緯地區,使海水在赤道地區儲存的熱量大部分輸送到北半球,南半球高緯水溫低于北半球高緯水溫,故南半球季節冰蓋范圍大于北半球季節冰蓋范圍(3)當大洋傳送帶開啟時,高低緯度間熱量能夠很好地交換,使高緯地區溫度偏高,為間冰期;當洋傳送帶關閉時,高低緯度間熱量交換減小甚至消失,高緯地區溫度將偏低,是冰期。
28.(1)甲地夏季鹽度低,冬季鹽度高 甲地位于河口,鹽度受河川徑流影響較大,夏季尼羅河為汛期,故夏季鹽度低 乙地夏季鹽度高,冬季鹽度低 乙地為地中海,夏季副高控制,蒸發旺盛鹽度高,冬季受盛行西風控制,降水豐富鹽度低(2)海岸萎縮,生態環境惡化 阿斯旺大壩建成后,河口地區河流的沉積作用減弱,海上侵蝕作用相對增強,海岸不斷萎縮,動植物的棲息地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3)位于尼羅河口附近,可作為河運與海運的中轉,靠近蘇伊士運河,有利于客貨流的中轉。
29.(1)廣東省海平面9~12月較高,受夏秋季副熱帶高壓影響,秋季海平面變化異常升高;天津市海平面5~9月較高,由于夏季高溫,海平面較高(2)每年冬春季節,我國華南地區河流為枯水期,河水水位較低,此時又正值海平面較高時,如遇天文大潮,將出現咸潮,影響沿岸居民工農業生活用水(3)堤岸決口、船舶顛覆、房屋被淹、破壞港口設施、影響船舶正常航運。
30.(1)臺灣島 厄加勒斯暖流(2)甲島為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乙島為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氣候 甲島氣候南北更替,乙島氣候東西更替(3)甲島東側降水集中于夏季;乙島東側降水全年均勻,季節變化小 甲島受季風氣候影響,冬季為西北風。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多地形雨;乙島常年受東南信風影響,東側多地形雨,降水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