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地圖”專題復習

2010-04-29 00:00:00侯建成
地理教育 2010年8期

一、考點分析

考點1.地圖基礎知識

【命題角度】近幾年高考命題以地圖為主、文字材料為輔,借助圖像創設情景,注重各知識點與圖像的綜合,圖像信息的隱蔽性更強,更加貼近生活和生產實際,干擾因素略有增加。高考試題不會再單獨考查某一地圖知識點,而是以綜合考查為主。

【知識清單】

(1)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進行比例尺換算時特別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否則容易出現計算錯誤。

比例尺的表示方式主要有①數字式,如1:50 000 000、1/50 000 000或五千萬分之一;②線段式,如;

③文字式,如圖上1厘米相當于地面距離10千米。三種表示方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在同樣的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但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確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精確度越低。大范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小的比例尺地圖,如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等。小范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大的比例尺地圖,如校園平面圖、地震圖、旅游圖等。

關于比例尺縮放的相關知識有:①放大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數;②縮小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縮小到的倍數(分數倍);③放大后的圖幅面積=原圖面積×放大到的倍數之平方;④縮小后的圖幅面積=原圖面積×縮小到的倍數之平方。

(2)地圖上的方向。一般定向法:在沒有經緯線或指向標的地圖上,一般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確定方向;指向標定向法: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應根據指向標確定方向,指向標指示北方;經緯網定向法:在有經緯線的地圖上,應該根據“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確定方向。南北是絕對方向,判斷起來比較簡單。東西是相對方向,判斷時要根據劣弧原則確定方向。

(3)圖例和注記。圖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注記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數字。

【拓展鏈接】

(1)利用經緯網定位。選取幾條重要經緯線(如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E),在腦海中形成網格狀經緯網。

在復習大洲、大洋及區域地理時(可加上南北緯30°、40°、50°、60°緯線及30°E、50°E、100°E、70°W、120°W經線,中國境內及東亞境內可再詳細些),讀圖掌握重要經緯線穿過的大洲和大洋、重要地形區和氣候區等。

在復習高中地理和區域地理基礎上,進一步熟悉重要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重要國家、城市、港口、交通線、礦產基地、旅游點等。如用北回歸線定位其周圍的地理事物(圖1)。

(2)兩地間最近航線方向的判斷。若兩地經度和等于180°,過這兩點的大圓便是經線圈。最短航程經過兩極點,具體又分為三種情況:①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過北極點后,再向南(如圖2);②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過南極點后,再向北(如圖3);③兩地位于不同半球,這時需要討論,要看過北極點的為劣弧還是過南極點的為劣弧,確定后再討論(如圖4)。

兩地經度和不等于180°,則過兩點的大圓不是經線圈,而是與經線圈斜交。最短航程不過兩極點,而是過兩極地區(或上空),具體又可分為兩種情況。①甲地位于乙地的東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程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如圖5);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時需要討論,方法同上。②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程為:同在北半球,先向東北,再向東,最后向東南(如圖6);同在南半球,先向東南,再向東,最后向東北;位于不同半球時需討論,方法同上。

(3)同一緯線和同一經線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方法。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長約4萬千米(2πR =2π×6 371千米),在赤道上經度相差1°的緯線長(弧長)是111千米(4萬千米/360°)。

度數為θ的緯線上經度相差1°的弧長為111×cosθ千米 (θ為所求緯線上的地理緯度),故南北緯60°的緯線長度是赤道的一半。

所有經線都等長,長度約為赤道長度的一半,即約2萬千米。因此,任何一條經線上,緯度相差l°,對應弧長也是111千米。這樣,同一緯線和同一經線上兩點間的距離便可求出。

考點2.等高線地形圖

【命題角度】高考中,從對能力要求看,本考點試題重在對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以及繪圖能力進行考查,目的是以此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011年高考命題形式除遵循近年的命題規律外,還要注意某地地理坐標的判定及應用、兩點間相對位置的確定、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及應用等。

【知識清單】

(1)等高線的特點。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高程)相同;同圖等距: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圖上,等高距(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相同;曲線閉合: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但在一幅圖上不一定全部閉合;不交不疊: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所以一般等高線不相交、不重疊(懸崖、峭壁例外)。

(2)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一看數值范圍:①看極值,辨起伏。讀出等高線地形圖的最大海拔與最小海拔,可估算該區域地勢起伏的大小。②看大小,辨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線密集,河谷呈V字形——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邊緣密集,頂部稀疏——高原地形。③看重疊,辨陡崖。陡崖相對高度△H可根據公式(n-1)h≤△H<(n+1)h(n為重疊的等高線條數,h為等高距)估算;崖頂處海拔高度H可根據公式A+h>H≥A(A為重疊等高線中海拔最大值)估算;崖底處海拔高度H 可根據公式B≥H>B-h(B為重疊等高線中海拔最小值)估算。

二看延伸方向:根據等高線的走向,可判斷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脈走向;與等高線垂直方向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等高線與“示坡線”、“分水線”、“集水線”垂直相交。

三看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線圖上,等高線分布越密集,則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則坡度越緩。在同—等高線圖上,若某坡面等高線高處密,低處疏,則為凹坡,反之為凸坡。凹坡可通視,凸坡不能通視。在不同等高線圖上,不能直接根據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坡度陡緩,而要先根據不同等高線圖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別計算出各自的相對高度,再根據“坡度=相對高度÷水平距離”來比較其陡緩。

四看彎曲狀況:等高線向數值低處彎曲——山脊;等高線向數值高處彎曲——山谷。正對的兩組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鞍部(鞍部是在山脊的最低處或山谷的最高處)。

五看閉合情況: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頂或山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盆地或洼地;介于相鄰兩條等高線中間的局部閉合等高線,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圍,其數值必定等于相鄰兩條等高線的數值之一,等高線內的高度特點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3)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及其應用。地形剖面圖的繪制依據“定尺—描點—連線”三步曲(如圖7)。地形剖面圖的應用有:確定觀測點的通視狀況,如視線全部高出剖面線則能通視;在工程建設中計算土石方工程量等。

【拓展鏈接】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與氣候結合。山地應考慮坡向的影響,迎風坡降水量多,背風坡降水量少。陽坡氣溫高、蒸發強,陰坡氣溫低、蒸發弱。盆地不易散熱,容易引起冷空氣和污染物的滯留。

(2)與河流結合。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可據此判斷集水范圍,進而判斷流量。山谷常有河流發育,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流速快。陡崖處可能形成瀑布。

(3)與區位結合。①水庫壩址宜選擇峽谷地段(水平距離窄、垂直落差大)。水庫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選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這些地區不僅庫容大,且有較大的集水面積。②港口的建設應考慮選擇在避風深水海灣,避開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③鐵路、公路應建在坡度平緩的地區,翻山時應選擇緩坡,并通過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充分考慮路線的長度、坡度,少過河建橋;避免通過高寒區、沙漠區、沼澤區、永久凍土區、地下溶洞區等;④引水線路的選擇應從地勢高處向地勢低處。輸油管道的選擇,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⑤氣象站應建在地勢較高、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⑥飛機場宜選址在地勢較高、距離城市適中的地方。⑦工廠和居民區區位的確定應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從地形條件看,宜放在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處。⑧農業生產應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山地、丘陵地區發展林業、畜牧業,陡坡發展林業,緩坡(坡度<25°)開墾梯田。

(4)與生活結合。登山線路宜選擇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的地方。野外露營應選擇平整的高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不要在山谷、陡崖和河溝底部扎營。

考點3.統計資料圖表的應用

【命題角度】數據、圖表在地理學科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數據、圖表能清晰地表達地理事物整體特征以及某些社會現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地理應用題多用豐富的圖表、數據資料來表現地理事實、概念、規律等。這是近年地圖考試中常見的現象,應當引起重視。

【知識清單】

(1)三維坐標統計圖及其判讀。三維坐標統計圖中常見的是平面正三角坐標圖。其是一個三軸坐標圖,給出一個正三角形,內做若干條三條邊的平行線,并標注出三個坐標所代表的變量,通常用來表示有三個變量的地理事物局部與整體的百分比結構。

讀平面正三角坐標圖(圖8)的關鍵:①圖中數據只表示相對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絕對量。②圖中A、B、C三點都能讀取三個變量的坐標數值,各構成要素所占比重總和必然是l00%。③此類圖的構成要素只有三項,而不像其它統計圖的構成要素可多可少。④三項要素的值在數軸上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

讀平面正三角坐標圖的方法:注意每條坐標軸的原點(都為0)與其它坐標軸100%的坐標點相交,要讀取某點在某條坐標軸上的數據,先過該點作平行于該坐標軸原點相交的坐標軸的平行線,該平行線與該坐標軸相交的點所反映出的數據,即為該點在該坐標軸上的數據。如果圖中三條坐標軸旁有箭頭,三個箭頭分別表示每條坐標軸上數據遞增的方向,過該點分別沿三個箭頭的方向做三條坐標軸的平行線,與三條坐標軸相交的點所反映出的數據分別為該點三個變量的百分比數值。

(2)變式坐標設計圖及其判讀。在二維和三維坐標統計圖基礎上,通過各種變換可形成不同的變式坐標統計圖。如風玫瑰圖和斜坐標統計圖、雷達圖等。

風玫瑰圖是以“玫瑰花”的形式表示各方向上氣流狀況重復率的統計圖形,所用的資料可以是一個月或一年內的,但通常采用一個地區多年的平均統計資料,其類型一般有風向玫瑰圖和風速玫瑰圖。風向玫瑰圖又稱風頻圖,是將風向分為8個或16個方位,在各方向線上按各方向風的出現頻率,截取相應的長度,將相鄰方向線上的截點用直線連接起來的閉合折線圖形。判讀玫瑰圖時應明確坐標中心點的頻率為0,離中心處越遠頻率越高(圖9)。

判讀步驟:①圖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圓表示頻率,頻率高低與同心圓的大小成正比關系;②呈輻射狀分布的線段表示方向;③根據風玫瑰圖形的輪廓線與方向線的交點,可讀出不同風向出現的頻率,通過比較就可確定最大風頻風向和最小風頻風向。

斜坐標統計圖是多項Y軸的二維坐標圖的變形。它把其中一個縱坐標方向改為向下,且用斜角表示出來,讀圖的方法和二維坐標統計圖相同。但要注意向上和向下的坐標值變化的情況,讀數值時,應注意是取坐標軸的平行線,而不是垂線(圖10)。

【拓展鏈接】

(1)等溫線圖的判讀。即根據等溫線的疏密、彎曲情況判斷氣溫的變化;根據氣溫分布的特點分析影響因素。

判讀規律:①等溫線數值自南向北遞減——北半球,等溫線數值自南向北遞增——南半球。②等溫線密集——氣溫差異大,等溫線稀疏——氣溫差異小。

如我國一月份等溫線分布密集——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主要原因有,①緯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陽高度小,且晝短夜長。②冬季風因素: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北方的嚴寒。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的阻擋,受冬季風影響和降溫的程度遠比北方小。

等溫線的彎曲分布規律:等溫線向高緯突出——表明氣溫比同緯高;等溫線向低緯突出——表明氣溫比同緯低 (“高高低低”規律);等溫線平直——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半球等溫線較平直,說明海洋面積大,性質均一)。影響等溫線彎曲分布因素見表1。

(2)等壓線圖的判讀。即根據等壓線的排列和數值,判斷氣壓場高壓、低壓、高壓脊、低壓槽、鞍部,判定風向,分析天氣變化。

判讀規律有以下方面。①等壓線的排列和數值:低壓中心類似于等高線圖中的盆地(中心為上升氣流);高壓中心類似于等高線圖中的山頂(中心為下沉氣流);高壓脊類似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脊(脊線);低壓槽類似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谷(槽線)②等壓線的疏密程度:(決定風力大小)等壓線密集—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等壓線稀疏—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③判定風向規律:先明確高低氣壓,其次確定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據南、北半球畫出偏向風。④天氣分析是指大氣短時間內的物質狀態,包括氣溫高低、濕度大小、風向、氣壓等指標。由高緯吹向低緯的風——寒冷干燥;由低緯吹向高緯的風——溫暖濕潤;低氣壓過境時,多陰雨天氣;高氣壓過境時,多晴朗天氣。

(3)等降水量線圖的判讀。把圖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各點連成光滑的曲線,說明年降水量的分布情況。等降水量線基本與海岸線平行,且能顯著反映經度地帶性規律。如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根據圖中等降水量線分布情況,可看出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步減少。

(4)海洋表面平均等鹽度線圖的判讀。世界海洋表面鹽度的分布規律:由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和高緯遞減。等鹽度線的彎曲分布受暖流、寒流影響:暖流經過—鹽度增大—等鹽度線向高緯凸出;寒流經過—鹽度減小—等鹽度線向低緯凸出。

(5)地理示意圖判讀。①地理要素變化過程示意圖判讀方法:明確識別縱橫坐標的單位數值,判斷其大小變化和重要數據落點位置;根據數據變化或曲線變化規律,提取和推斷其變化趨勢;聯系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推斷并獲取答案。②地理要素相關聯系示意圖判讀方法:認真讀圖弄清題意,從圖中提取信息;根據圖中信息所對應知識,進行聯想、推斷;利用所掌握概念、原理、分布規律等知識驗證圖形的表示方式。③地理要素因果關系示意圖判讀方法:識別所表示的是何種因素的地理事物聯系過程;注意根據圖中箭頭方向、線段的縱橫關系等提取信息;弄清事物的形成或變化過程,判斷各因素之間的因果聯系。④地理要素模式或結構示意圖判讀方法:掌握模式圖內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要素之間相互聯系與制約的關系。

(6)地理分布圖判讀。其在圖像中所占比例大、類型復雜多樣。主要有自然要素空間分布圖(如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自然資源空間分布圖(如中國土地資源分布圖)、人類活動分布圖(如中國鐵路分布圖)、區域綜合分布圖(如北方地區礦產、城市和鐵路分布圖)等。在近幾年的考題中,整體分布圖的出現頻率雖較少,但多以與其它圖形配合或以文考圖的形式出現,復習過程中不可忽略。方法是:判斷地圖所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或要素;讀出圖中地理事物或要素的位置(經緯、海陸或相對位置);根據圖中的分布信息,歸納分布特征或規律,提取與設問內容相關的知識,分析判斷作答。

(7)統計圖表。主要有柱狀圖、扇形圖、曲線圖、折線圖及比重圖,或以數據、比值等形式編制的表格。方法是:正確判讀各類統計圖形的坐標系統,獲得有關數值及其變化趨向;根據數值反映出來的變化、構成特征等,與相應知識聯系對照,并分析判斷,得出結論。

考點4:景觀圖的應用

【命題角度】近年高考中,照片、漫畫、圖片等信息資料,在地理試卷中占有一定比例,因為它們能夠較真實地客觀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特征。

【知識清單】

主要有自然帶的景觀圖、名山古跡的素描圖或圖片、斷層和火山噴發、典型地質現象的景觀圖、環境問題圖片等。判讀方法是:準確判讀景觀圖表示何種地理因素或要說明哪種地理現象;細心觀察景觀圖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關系;根據景觀圖中信息,提取與設問相關的部分,聯系有關知識作答。

【拓展鏈接】

圖像繪制的類型主要是地形剖面圖、柱狀(或直線式)圖、曲線或折線圖、圓形百分比圖等,還有兩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洋流分布示意圖等。繪圖方法為:①恰當、準確地設立符合題意要求的坐標系統;②按照各類不同圖形的形狀要求,準確定出繪圖點的位置;③細心按圖形輪廓要求繪畫圖形,并加以必要的文字數據注釋。

繪圖時應注意:①在繪制柱狀圖時,必須注意柱狀體的寬度相等;②繪制曲線圖時注意用平滑曲線;③繪制折線圖時兩點之間必須是直線,每兩條線的接合處要有角度;④繪制兩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時注意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黃赤交角度數,黃道面、赤道面、地軸和晨昏線必須交匯于地心。

二、復習方法

1.系統復習

在地理高考中,“得地圖者得天下”。地圖專題內容的復習應本著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原則,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讀圖、填圖、繪圖技能的熟練。

(1)抓住地圖內在聯系,構建框圖思維線索。復習中可根據知識間內在聯系將單個知識串成知識鏈、織成知識網,通過清晰的思維線索揭示讀圖知識原理間的邏輯性和關聯性。這既能引導學生在理解和感悟的層次上整體構建知識體系,又能有效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如地圖基本信息的構成示意圖(圖11)。又如,地圖基本技能的體驗活動示意圖(圖12)。

(2)利用圖表知識體系,掌握地圖判讀規律。借助圖示表達地圖原理規律,以圖釋文、以圖導思,既有助于學生牢固掌握基本原理規律,又能成為學生的再生性知識和策略性工具,從而在各種新情景中順利實現遷移,以不變應萬變。如判讀等值線圖要“五讀一分析”。即讀數值范圍和極值、延伸方向、疏密程度、彎曲方向、局部小范圍閉合等值線,分析成因(表2)。

2.拓展復習

(1)完善地圖圖像系統,形成地圖“語言”脈搏。圖像是地理學習的“眼睛”和“窗戶”,是人類空間形象思維、地球空間信息可視化的形式之一,是空間信息傳輸的理想工具與空間信息認知的手段之一,更是高考地理命題者和受試者產生“靈感”的藍圖。

地圖圖像包括地圖、示意圖、等值線圖、統計圖、關聯圖、景觀圖等(圖13)。地圖圖像所提供的信息要素包括有圖例、注記、比例尺、經緯網、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固態及動態分布狀況等。對于這些地圖“語言”信息,考生在復習時,要注意其知識點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地圖圖像的類歸及訓練,以達到觸類旁通、遷移應用之目的,同時要有圖導思維的積極意識,以“圖”為“境”,開啟地圖思維、拓展視野,以“圖”為“景”結合地理學習實際,分析知識背景,以圖為“鏡”反思學習總結、矯正偏差。

(2)歸類地圖系統,構建判讀模式。如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建模如下。把太陽高度角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太陽高度線,用等太陽高度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的全球分布圖稱為等太陽高度線圖。

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的基本內容有: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地方時、北京時間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的計算,晝夜長短的變化,推斷與圖示時間相關的日期(節氣)、季節及地理現象等。

等太陽高度線圖可認為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判讀時需掌握以下方法。①圖中心為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以該點為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通過該點的經線即太陽直射的經線,地方時是12時;通過該點的緯線即太陽直射的緯線,其正午太陽高度為90°。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從太陽直射的緯線向南北逐漸降低;根據太陽直射緯線推斷直射點所在的半球及季節,并判斷與之相關的地理現象;注意區別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的不同。②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據此可計算該經線上某—點的緯度數值。如果太陽直射赤道,則赤道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陽直射點不在赤道,則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定大于太陽高度的差值,以此可推算該緯線上某一點的經度和地方時。③如果圖中標注了太陽高度的數值,則視具體數值而判斷:一是最外側的大圓為0°等太陽高度線,即為晨昏線,一般是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二是圖中最大的圓不是0°等太陽高度線,則此圖是晝半球中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標注太陽高度的數值,在圖中最外側的大圓上太陽高度為0°,即晨昏線。④由于太陽直射經線上太陽高度南北跨度為180°,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此經線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極點在最北點以南,圖上沒有南極點;太陽直射南半球時,相反。

三、精題剖析

例1:圖14中,H地恰與某高壓天氣系統中心吻合,該天氣系統以每天約200千米的速度東移。讀圖完成第(1)題。

(1)H地與甲聚落的相對高差約為:

A.800米 B.1 500米 C.1 800米 D.2 100米

立意分析:本專題在地理選擇題中常以等高線圖(等深線)、地形剖面圖、示意圖、統計圖、坐標圖、景觀圖等方式呈現,并且以1~2幅圖像材料拖帶多道選擇題,在題目組之間有一定梯度、區分度。如本題就是立意于考查考生的等高線圖的判讀能力。

呈現方式:多以選擇題形式呈現。

解答技巧:題目考查考生的基本學科素養——等高線圖的判讀。H地海拔高度在2 000~2 200米之間,甲聚落的海拔高度在400~600之間,兩地高差在1 400~1 800之間,故選1 500米,也可借助計算公式:(8-1)200

參考答案:B

例2:讀黃河流域圖(圖15),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上勾繪出黃河上游兩個主要農業用水區域,用字母A、B分別注明。并指出:A是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平原。

(2)黃河上游干流沿岸工業、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近20年,黃河下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針對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什么。

立意分析:該題組主要考查考生的區域地圖判讀、繪圖能力以及結合實際分析、判斷、解析地理問題的能力,難度較大。

呈現方式:以綜合題形式呈現。

解答技巧:本題主要針對黃河流域用水緊張的現實設計提問,現實性與地理性有機結合,第(1)問并不難,但不少考生不善于畫圖(閉合曲線)和標圖(緊靠圖示區域),失分者極多。

第(2)問需展開聯想。耗水量多,一般指大的工業城市,但限定了“黃河上游”,主要是蘭州、銀川、石嘴山、包頭、白銀等。

黃河下游主要面臨三個問題:一是河床由于泥沙不斷淤積進一步升高,汛期水患嚴重;二是土壤次生鹽堿化;三是旱季黃河斷流。解決辦法是:加強中游地區的植樹種草、水土保持工作;加固黃河下游大堤,營造護堤林;加強黃河全流域水資源利用的管理,節約用水。

參考答案:(1)如圖16,寧夏平原(或銀川平原),河套平原(2)蘭州、銀川、包頭(3)河床進一步升高,汛期水患嚴重;土壤次生鹽堿化;旱季黃河斷流。解決辦法:加強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固黃河下游大堤,營造護堤林;加強黃河全流域水資源利用的管理。

四、試題鏈接

地區試題

讀某一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圖17),回答第(1)~(2)題。

(1)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地點中能夠同時看到其它三地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圖中陡崖的最大相對高度可能是:

A.990mB.580m C.1 300m D.1 249m

參考答案:(1)A (2)D

原創試題

1.圖18是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某校高中學生夏令營在圖示區域進行了野外天文、地質、植被、聚落等綜合考察活動。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同學們沿圖中的登山線路行進,觀察到沿途植被垂直變化不大。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圖示擬建一火情瞭望臺,最佳位置應在何處?同學們為什么把夜晚宿營地點選在圖中A處?分別從圖中提供的信息簡述理由。

(3)突臨的一場暴雨,使位于B處的營員小劉迷了路。請給他一個獨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辦法。

(4)若考察小組在D處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條逃生線路中最佳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2.充分認識區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圖19為我國某區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5)歸納圖示區域年降水量分布規律。判斷A地與B地年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6)簡述C地農業生產特點,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條件。

(7)C地某校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對農村秸稈的利用方式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圖20。請從發展生態農業的角度,評價該地區秸稈利用是否合理,并闡述理由。

(8)D地是我國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請依據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結合圖21,描述該地荒漠化的演變過程。

參考答案:(1)沿線相對高度不夠大,水熱狀況垂直分異不顯著(2)550米山頂海拔最高處,視野覆蓋范圍最大;位于鞍部,地形相對平坦開闊(3)順河谷的溪水流向走(4)B(5)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A地降水量大 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響更大;地處山地迎風坡(或者B地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地處山地背風坡)(6)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糧食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有利條件: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平原面積廣大;黑土肥沃等(7)不合理 秸稈燃燒、自然腐爛比重較大,資源浪費嚴重且污染環境;秸稈作飼料、肥料比重較小,會使土壤有機肥力降低(8)人口增長導致糧食需求增加,農作侵入牧區,過度開墾使得草地變成旱地;草場面積縮小,導致牧場進一步超載,并向環境脆弱地區轉移,荒漠化進一步加劇;農作區需要較多勞動力,又會造成新一輪過度墾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99久久精彩视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91亚洲国产视频|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91在线精品|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va|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日韩123欧美字幕|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欧美色图久久|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99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夜色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com|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免费aa毛片|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片在线无码观看|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91在线视频福利| 亚洲视频无码|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亚洲第一色网站|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亚洲大尺度在线|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无码免费试看|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