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
圖1為某島嶼示意圖,島上人口密度大,屬于發展中地區。圖2是其氣溫與降水年內變化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經過該地的臺風是由_______發展而來的。臺風在1、2、3位置時乙城的風向變化是______________。
(2)臺風帶來的災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容易在該地引發________、________等地質災害。臺風也有功勞,如它能緩解_______天氣,補充______資源,減輕______災害對農業的影響。
(3)判斷該地氣候特征為______。該地6~9月盛行______風,主要原因是______。
(4)甲為港口城市,根據圖中所示信息,分析甲城為港口的有利區位。
(5)乙吸引外商投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參考答案:(1)熱帶氣旋 西北風—北(東北)風—東風(東南風)(2)狂風、 特大暴雨、風暴潮, 滑坡、泥石流 高溫 淡水(地下水) 干旱(3)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 西南 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形成西南季風(4)為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利于筑港;河流入海口,水域廣闊;淡水充足;腹地廣闊(5)勞動力廉價豐富;地租低廉;政策優惠等。
[題目二]
閱讀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某鎮是著名的特色農業區,主要以生產瓜果為主,此瓜果色澤鮮艷、果實飽滿、含糖量高、口感絕佳,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指定產品,贏得了各國運動員和游客的贊譽,各地訂單不斷。
材料二:圖3、圖4分別為該鎮1988年和2008年相關社會經濟要素分布圖。
材料三:該鎮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分布圖(圖5)。
材料四:該鎮某種瓜果近幾年供求情況統計表(表1)。
(1)流經該鎮的河流汛期主要在______季,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從氣候因素分析該鎮瓜果品質好的原因。
(3)據材料分析該鎮發展農業的社會經濟因素發生的變化。
(4)該鎮為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應重點做好生態環保工作。為達到以上目的,其在發展農業過程中應注意哪些方面?
(5)分析材料四,為我國特色農業發展提出建議。
參考答案:(1)夏季 該地為干旱區,河流水源補給類型為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氣溫高,冰雪融化量大,形成河流汛期(2)降水少,光照強;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日較差大(3)人口數量增加,勞動力多;交通運輸條件改善;耕地面積擴大;市場擴大等(4)合理灌溉,防止土地鹽堿化;要節約用水;合理墾殖,防止土地荒漠化(5)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加大科技投入,研究農產品冷藏、保鮮技術;加強市場信息網絡建設等 。
王士亮/江蘇省鄭梁梅高級中學(223400)
[題目三]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新疆區域振興規劃將在2010年5月份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結束以后出臺,并和中央“十二五規劃”相銜接,最終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夯實長治久安的基礎。讀圖(圖6)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1)區域規劃將著眼開發新疆的優勢資源,包括石油化工、______、有色金屬以及______農業產業。
(2)完善_______建設是實現新疆區域振興的重要基礎,也是新疆區域振興的首要任務。
(3)簡要分析制約新疆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4)對新疆地區自然環境的正確敘述是:
A.地處西風帶,氣候溫和濕潤
B.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C.全部為干旱區
D.河流徑流量年際變化大
(5)該省區的新能源有:
A.石油、煤炭
B.風能、太陽能
C.風能、地熱能
D.煤炭、風能
(6)新疆坎兒井是引地下水灌溉農田的特殊灌溉系統。近年來,坎兒井數量急劇減少,功能也發生了變化。坎兒井的水源來自哪里?什么季節水量最大?近年來坎兒井功能發生了什么變化?
參考答案:(1)煤炭 特色(2)基礎設施(3)氣候干旱、水資源不足;生態環境脆弱;工業基礎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科學技術水平相對較低(4)B(5)B(6)坎兒井水源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最大;坎兒井在灌溉功能基礎上具有了新的旅游(文化景觀)功能。
[題目四]
2010年3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接受記者采訪。郭聲琨介紹,要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讀圖(圖7)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北部灣位于______、海南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及______之間,全部在大陸棚上。
(2)其氣候類型為______季風氣候;北部灣屬于新生代的大型沉積盆地,蘊藏著豐富的______資源,是我國大西南地區出海口最近的通道,從昆明到北海建有______。
(3)試分析北部灣獨特的區位優勢。
(4)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后,給廣西帶來了怎樣的發展機遇?
參考答案:(1)雷州半島 越南(2)熱帶和亞熱帶 石油和天然氣 南昆鐵路(3)北部灣處于華南、西南和東盟的結合部,是中國大陸東、中、西三大地帶的交匯點,東臨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沿海、沿邊、沿江,是中國西部惟一的沿海地區,是中國對外開放、走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在中國與東盟、泛北部灣、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區等國內外區域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4)有利于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臺,充當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橋頭堡”;有利于廣西擴大與東盟的貿易和投資合作,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有利于廣西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廣西企業開拓東盟市場。
李樹果/山東省安丘市第二中學(262100)
[題目五]
降水變率是降水平均偏差與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穩定程度的指標。讀我國某地降水變率等值線分布圖(圖8),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降水變率等值線分布分析,降水變率分布較明顯的規律是什么?
(2)試分析A、B兩地降水變率較小的主要原因。
(3)土地荒漠化是該地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為了遏制沙漠化趨勢,有人認為栽種草和灌木比栽種喬木更好,試分析其原因。
參考答案:(1)降水量愈少的地區降水變率愈大,反之則小;新疆北部降水變率較小,南部降水變率較大(2)A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降水較多,降水變率較小;B地位于河西走廊,受季風影響降水較多,降水變率較小(3)因為該地區降水量少,氣候干旱,蒸發量大,風力強,不利于喬木的生長;喬木的生長需水量大,易導致該地區更加干旱;草和灌木矮小,根系發達,抗風固沙能力強;草和灌木需水量小,在干旱地區容易成活。
[題目六]
集約用地,不僅關系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而且關系國家長遠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根據2008年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的《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別保持在18.18億畝和18.05億畝。結合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耕地集中分布區示意圖(圖9)。
材料二:近年來我國耕地面積變化情況(圖10)和耕地減少因素構成圖(圖11)。
(1)從圖中可看出,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最大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②③⑤地區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我國耕地減少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年。
(2)簡要說明我國耕地集中分布區共同的優勢自然條件。
(3)為實現全國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與2020年分別保持在18.18億畝和18.05億畝的目標,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生態退耕導致耕地減少,但從長遠意義看,其有利于改善環境質量。簡要分析生態退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5)我國“人增地減”的矛盾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基本國策。試列舉除此之外我國為保障社會、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其它基本國策。
參考答案:(1)① 建設占用耕地(城市化進程加快,非農用地增加) 2003(2)地形以平原、盆地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位于季風區,水熱條件配合較好;河流眾多,灌溉便利(3)建立災害預警系統,加快生態治理步伐,減少災毀耕地;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提倡農村住房公寓化(4)擴大森林、草原面積,在干旱地區防風固沙、保護農田,水土流失地區涵養水源、保護水土;生態退耕擴大湖泊、沼澤面積,增加蒸發量、降水量、徑流量,使水循環活躍;保護生物資源多樣性,促進生態環境良性循環(5)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盧大亮/安徽省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