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作為轉型期制度創新最具優勢的社會組織,對于社會進化和“均衡狀態”的打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實質是政府主導型的制度變遷。改革初期,“政府主導型”模式對開啟和推動市場化進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市場經濟微觀基礎初步形成的今天,這種模式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探究政府在農地市場化進程中正確定位與制度、機制供給的重要性,研究政府調控的得失,構建推進農地市場化進程的宏、中觀政府規制框架,提出完善農地產權制度、健全農地流轉機制、規范農地市場運作、強化農地市場化法律支持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政府;土地;職能
中圖分類號:G25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0)04-0139-02
土地,是農業的根基,更是中國社會變遷的核心。即使到了現代社會,我們的改革開放也是先從土地制度改革拉開序幕。由于中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使中國農民對土地有著更為深厚的情節。有的農民進城從事非農產業并成了百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多年都不種地了,但仍不愿意放棄土地承包權。但歷史畢竟已進入20世紀,農業現代化已成為世界潮流,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是規?;?。規模化不僅決定著農業生產經營者能否獲得較多的利潤,而且影響著他們對現代農業科技的需求動力。
土地要規?;?,必須有人愿意出讓土地和有人愿意接納土地。然而,這在中國注定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一方面,由于中國農民對土地的特殊情結,離開農業卻遲遲不愿意放棄土地;另一方面,在中國,農業仍然是個微利行業,尤其是種糧食。如果從別人那里承包土地的人還要給別人一筆承包費,那么種地的人還會有多少利潤?又有多大積極性去擴大土地經營規模?不容置疑,中國的土地轉包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到今天,土地轉包的規模也略有擴大,但仔細觀察發現,承包方往往是一些涉農公司或暫時從事利潤較高的農業項目的農民。盡管土地流轉面臨很多困難,但土地規?;菤v史發展的必然。
胡亦琴博士是浙江財經學院的教授,2009年她撰寫了《農村土地市場化進程中的政府規制研究》一書,約23萬字,該書2009年9月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作者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感,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研究農村土地市場化中的政府規制。實質是探討在土地流轉中政府的職責和職能,以期通過政府的力量促進土地市場化,加快土地流轉。所以,作者對此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政府作為轉型期制度創新最具優勢的社會組織,對于社會進化和“均衡狀態”的打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實質是政府主導型的制度變遷。改革初期,“政府主導型”模式對開啟和推動市場化進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市場經濟微觀基礎初步形成的今天,這種模式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政府定位不當而導致的角色“越位”、“缺位”和“錯位”,嚴重地制約了農地市場化的進程。另外,土地的“準公共物品”特性具有突出的外部性,市場配置土地資源、引導土地利用時有失效,導致轉型期農地市場化陷入“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雙重困境,已成為新時期制約我國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的核心障礙。
本書綜合運用制度變遷理論、產權理論以及政府規制理論,以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農地資源在不同部門重新配置作為問題提出背景,以我國農地制度和交易機制演變、運作現狀和主要弊端為主線,以市場配置資源機制和權益界定為中心思路,立足于政府規制這一核心命題,透視中國農地制度改革史,以土地要素活動顯著活躍的浙江省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并基于西方國家農地市場化建設的理論和政策實踐、政府干預農地市場的比較觀察,確立“學習、糾錯和創新”的研究邏輯,揭示農地制度特別是產權制度變遷的基本規律;探討農地市場化的基本態勢、表征及發展趨勢,分析阻礙農地市場化的各種因素,確立市場運作規范;探究政府在農地市場化進程中正確定位與制度、機制供給的重要性,研究政府調控的得失,構建推進農地市場化進程的宏、中觀政府規制框架,提出完善農地產權制度、健全農地流轉機制、規范農地市場運作、強化農地市場化法律支持等對策建議。
胡亦琴在研究中,不僅旁征博引,而且仔細探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新的思考和探索。我認為:一個研究工作者他所研究的結論是否正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要有創新精神。只要有了創新精神,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成果問世。我欣賞和敬慕有創新精神的人,我也在不斷嘗試創新,如我在經濟學領域提出了“不在意資金”理論;在管理學方面提出“十二種人性”理論;在農業經濟管理研究中提出“精細密集農業”理論等等,盡管這些理論還不完善,甚至缺憾很多,但我卻沉浸在探索科學規律的快樂中,因為只有真知才是永恒的,只有創新才是人類進步的源泉。
該書有關政府角色定位、構建政府規制框架的觀點,以及作者構建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框架和市場主體博弈矩陣、關于農地資本化和證券化運作設想及相應對策,對于政府部門進行決策分析、制定相關政策等,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此外,從學術角度看,該成果的發表也有助于深化和拓展有關農地市場化的研究,是一本值得一讀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