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華江
(作者為慈溪市市長)
家電產業是慈溪的主導產業,擁有家電生產整機企業2000余家、配套企業近萬家,已經形成了從零配件生產到整機制造的龐大產業鏈。2009年,慈溪家電產業實現總產值600億元,整機出口達到18億美元,分別占慈溪市工業總產值和外貿自營出口總額的30%和35%。先后獲得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授予的“中國家電產品出口共建基地”和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授予的“中國家電采購基地”稱號。飲水機、電熨斗、歐式插座等14個產業已成為全國“單打冠軍”,并成為全球主要生產基地,慈溪家電已與順德、青島家電呈“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之勢。在“家電下鄉”活動中,慈溪家電累計已有55家企業中標,約占全國同類中標企業總數的1/4。2009年,慈溪家電又被列入省產業集群提升示范區試點。隨著慈溪家電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對相應的技術水平、品牌檔次、產業組織、企業結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渤海灣、珠三角、長三角三大家電產業群的產值與銷售額均占到中國整個家電產業的80%以上,其代表城市分別是山東青島、廣東順德和慈溪。與青島和順德等老牌家電生產基地相比,慈溪家電產業具有產業鏈完整、市場敏感度高、經營機制靈活等比較優勢,但在技術研發、品牌創建、企業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技術研發方面。青島家電產業目前已建成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正向國家標準制定者、甚至是國際標準制定者靠攏,在很多產品領域已達到世界最新技術水平。尤其是海爾集團平均每個工作日開發一個新產品,每天申報兩項專利,在智能家居集成、網絡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技術領域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近幾年,慈溪家電產業的技術和研發能力雖有明顯提高,像方太、沁園、奇迪、先鋒分別是國內集成廚房、飲水機、凈水器、取暖器的行業標準制定者之一,但是廣大中小企業生產技術以模仿為主,核心技術明顯缺失。目前,慈溪家電企業技術開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
——品牌創建方面。青島家電產業的品牌數量不多,但品牌影響力較大。海爾品牌價值達786億元,目前海爾有9種產品在中國市場位居行業之首,3種產品在世界市場占有率居行業前三位。海信收購科龍和容聲后,成為國內唯一擁有三個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集團。順德家電業也涌現出像美的、格蘭仕、萬家樂等一批國內知名的品牌。慈溪家電產業在經歷了打上海牌、收購品牌、聯合強勢品牌以后,方太、沁園、先鋒、奇迪、卓力等家電品牌在國內已有一定知名度,像方太品牌價值已達42.91億元。但就影響力而言,慈溪家電品牌遠遠不及青島和順德,許多品牌連本市內知曉度都不高,遑論在國內外提升市場影響力。
——企業制度方面。在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雙重作用下,青島、順德家電產業都培育形成了一批大企業集團,龍頭企業均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海爾、海信、美的、科龍等企業成功實現上市。相比青島、順德家電產業的大企業集團,慈溪家電多為家庭作坊演變而來的民營家族制企業,絕大多數家電企業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的治理結構,導致企業規模擴張緩慢,產業集群升級不快,缺乏龍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局面,企業相互間靠價格競爭現象十分突出。同時也正是由于家電企業規模較小、現代企業制度不完善,影響了對人才和外資的吸引力,導致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核心技術缺失,對市場風險的承受力和抗擊力不強。
推進慈溪家電產業轉型升級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產業層次的提升,即推動企業由中間制造為主向前端研發設計和后端品牌營銷延伸,由行業基礎地位向行業制高點邁進,從而使企業逐漸由依靠制造與成本優勢轉向依靠技術與品牌優勢,以此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二是產業組織的優化,對現有家電產業中的企業組織、發展載體、服務平臺、區域品牌等進行規劃引導和有機整合,使之成為企業集聚度高、龍頭帶動力強、區域創新體系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的現代產業集群。簡而言之,就是要堅持“提質、創牌,做大、育強”八字方針,努力促進慈溪家電產業高效、持續、快速發展,通過轉型升級在中國乃至全球家電產業領域完成綜合實力取勝的戰略演變。
——堅持加強技改投資和招商引智同上。鼓勵家電企業加大先進技術裝備引進和改造升級為核心的硬件投入,以及包括研發、設計、信息化、人才等方面的軟件投入,努力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探索建立產學研創新聯盟,在智能家電、機電一體化產品、新材料、節能環保技術等領域開展科技對接活動,促進產品結構高端化。加快新材料加工應用,提升模具設計制造能力,推進壓縮機、電機、控制板等主要配件自主高端開發,提高家電產品核心部件的本地配套率。同時,通過開放招商直接引進國內外知名家電企業來慈投資充當龍頭,以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示范、引領、幫助慈溪家電產業轉型提升。多渠道引進培養研發團隊和實用技能型人才,通過強化人才支撐體系奪取產業發展制高點。
——堅持行業整合與產業鏈延伸同舉。積極實施省家電產業集群提升示范區試點,整合區域空間,集約利用資源,推動功能集合,提升家電產業整體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建立完善家電行業協會,促進家電行業抱團發展。通過促進各類要素和政策向優勢家電企業集中,著力培養若干主業突出、行業領先、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把建立健全銷售網點和服務網絡作為延長慈溪家電產業鏈的重中之重來抓,逐步降低直至擺脫對國美、蘇寧等家電銷售商的依賴。
——堅持公共創新服務平臺與企業研發機構同建。充分發揮現有家電科技城、智能家電設計服務中心、中國家電研究院華東分院等服務平臺作用,加快建設科技孵化中心、工業設計服務中心。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獨立或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組建研究開發院,支持骨干企業組建面向全行業、開放式的企業工程(技術)中心,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依托各類創新載體,加快推進家電制造業與信息化的結合,引導家電企業利用嵌入式技術、集成電路芯片開發和應用等技術變革來提升家電產品技術含量。
——堅持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同創。加快推進國內品牌培育,力爭有更多的產品列入中國名牌產品目錄,提高品牌的美譽度、知曉度和市場占有率。引導已經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實施科技創新與品牌創新互動戰略,通過提升產品科技含量、產品質量、文化含量和社會信譽,提高馳名商標的含金量。鼓勵家電企業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例,加快實施品牌輸出,提升慈溪家電在海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同時,推進家電品牌企業集群發展,著力打響“慈溪家電”區域整體品牌。
——堅持企業產權制度與治理結構同調。加快企業產權制度創新,推動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開放式的股權結構,將經營管理骨干和技術骨干吸收到企業股權結構中來。推動企業以利益、資本、品牌為紐帶,在家族之外進行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引導現有中小企業組成規模較大的集團公司。積極推動家電企業開展“民外合璧”,大力實施股權招商,以股權換資金、換技術、換品牌、換管理、換人才、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