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霞 車勇鶴
?
元認知監控策略對英語網絡自主學習成效影響——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朗酷英語學習網站的個案研究
王軍霞 車勇鶴
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基礎部
隨著多媒體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自主學習已經成為獨立學院學生最主要的學習形式之一。獨立學院學生是高考招生第三批錄取的的本科生,英語基礎差,自主學習能力低,因此使用多元監控策略是獨立學院開展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關鍵所在。本研究在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建立朗酷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基礎上,對其學生網絡自主學習采用了“自控+他控”的元認知監控策略,旨在探索此策略對網絡自主學習成效的影響,并提出一些相應的建議,以確保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
元認知監控策略 英語自主學習 網絡
隨著“以教師為輔,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高校的廣泛應用,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模式已經成為高校英語教學發展的新趨勢。網絡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又是終生教育的一項技能。但是面對網絡教學的快速發展和網絡信息的良莠不齊,學習者在網絡自主學習中存在很多問題,他們缺乏主動、自覺學習的習慣,自我監控能力差,學習成效低,不能充分有效利用網絡的學習時間和學習資源。美國自主學習研究的著名專家齊莫曼教授(1980)強調自主學習是一種自我定向的反饋循環過程,認為有效的自主學習者必須具備監控自己學習方法或策略的能力,并根據這些反饋反復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因此,為了保證學習者的成功,提高自主學習效果和質量,達到學習目的,對學習者在網上的學習活動進行計劃、監控、評價、反饋和調節的一系列的元認知監控就越來越顯得重要。
自主學習及成效監控以建構主義、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為理論基礎,強調在語言教學中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20世紀80年代,Henriholic將這一概念引入英語教學領域,之后Dickson及Littlewood等進行了大量研究[1],其核心是學習者自己負責管理學習能力,根據自身實際確立目標,制定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自我評估。而元認知監控是在認知活動進行的實際過程中,根據認知目標及時評價、反饋認知活動的結果與不足,正確估計自己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據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認知行動、策略的效果。由此可見元認知監控和自主學習中的計劃、監控、調節幾乎完全吻合。但是元認知監控是一種更高級、更復雜、更全面的監控[2]。鑒于網絡自主學習自身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元認知監控策略模式應由自控和他控兩個部分組成,自控,顧名思義,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學習活動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對其進行積極的計劃、監察、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過程。他控是指自控指標之外的外在監控因素,如同伴監控、教師監控,常用方法包括課堂觀察、面談記錄、學習日記、讀書筆記、自我監控問卷、同伴監控問卷等。他控是學生自主監控的有效補充,可以幫助學生相互督促,增強參與性,激發積極性。他控和自控兩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
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實行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教學方式主要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學生是學習英語的被動者。由于獨立學院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自我監控水平低,英語基礎差,學校為全體大二學生開通免費英語學習網站——朗酷英語自主學習,作為對英語學習的補充,網絡課時規定為32學時。本研究對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大二某英語教師所教授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試驗(注:兩個班學生都是大學二年級,分別是會計9班和會計10班,每班30人,英語基礎相當),其中一個為實驗班,另一個是對照班,在朗酷網絡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對兩個班采取了不同的管理策略。
采用準實驗研究方法,對實驗班(會計9班)使用“課堂教學+多元化元認知監控的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即自控+他控。實驗班在朗酷網絡自主學習中心上網學習,網絡中心的學習資源和信息已經過分類、篩選和優化,并且規定學生每周上機學習時間不得低于兩小時,共16周。對照班(會計10班)使用“課堂教學+常規網絡自主學習”模式,自己選擇上網時間和地點,教師鼓勵對照班學生制定網絡學習計劃,小組成員互相幫助,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但不作具體要求,不監督、不強調,不檢查,不反饋。
在2009年9月初對實驗班實行網絡自主學習監控,2010年1月對學生進行成效測試,具體做法包括:
3.3.1學生自我監控。首先學生制定詳細的網絡學習計劃,建立學習日志,并且要上交學習日志,同時確保網上學習至少達到32學時。其次,接受系統的自主學習策略培訓,包括網絡英語閱讀、聽力、寫作、詞匯學習策略等,然后在學習每一單元或每一章節內容之后,學生及時進行網上測試,測試內容及測試成績記錄在網絡數據庫中。最后教師要幫助學生根據某一階段的測試成績準確作出自我評價,并隨時調節學習策略。
3.3.2同伴監控。學生之間進行網絡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安排小組作業,如朗酷網站的單詞擂臺、互動論壇、人機對話等欄目,以促進學生在合作小組中互相監督、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小組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要給出團體分。
3.3.3教師監控。教師隨時檢查網上的學習進度,并做記載,起督促作用;不定期地組織課堂討論活動,學生做學習交流;檢查學生網上自主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并將課外自主學習的時間、進度、績效納入期末總評考核體系。大學英語課程總評成績=網絡自主學習(30%)+期末成績(70%)。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站里的互動軟件或者論壇、聊天室、E-mail等工具,來保證自主學習的基本環節,如教學內容的發布、作業、答疑、考試、討論、做筆記等等[3]。
我們在實驗前后分別采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測試、批閱試卷、收集數據,然后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對比分析,使用獨立樣本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t-test),重在考察多元化的監控策略對學生自主學習成效是否存在影響,我們將大二開學初的四級真題考試成績與實驗一學期后的考試成績進行了對比,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下:

表1 實驗前后成績對比
表1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前Mean(平均分)相差只有1.0分,兩個班成績幾乎平行;而實驗后實驗班平均分比對照班高6.12分,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Sig.(2.tailed)為雙尾均值檢驗的顯著性概率。兩個班開學時四級真題測試成績的顯著性概率為0.646,大于0.05的顯著水平,表明兩個班大二開學初成績無顯著性差異。而實驗后的四級真題考試成績顯著性概率為0.003,小于0.05的顯著水平,表明兩個班實驗后成績差異顯著。
實驗結果表明,由自我監控-同伴監控-教師監控形成的多元化監控策略,有利于克服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缺陷,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基礎差、自主學習能力低、知識素養也較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問題,就知難而退,產生懷疑自身學習能力的心理,很多學生就是因為自學過程中難點太多,又沒有教師在身邊指導,從而放棄了網絡學習。此外,獨立學院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內部動機,網絡學習投入時間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不會使用學習策略,更不能正確評價自主學習成效,不能獲得學習成就感和滿足感。為了進一步提高網絡環境下英語自主學習的效果,我們應該堅持“自控+他控”相結合的網絡學習模式。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干涉和控制,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任務,進行“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調整和完成既定的學習計劃,科學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幫助他們逐漸增強學習毅力,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步實現從他控到自控的自主學習[4]。
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是一種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是一種借助網絡,倡導自主學習的開放式教學。本研究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網絡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大二某班學生采用了元認知監控策略指導下的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實驗初步顯示:學生自我監控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同伴監控是自主學習的輔助,教師監控是自主學習的保障。教師監控(如在線交流和異步交互)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機、幫助學生鑒別和篩選有效的網絡資源,減少學習中的困惑,優化學習過程,獲得最高學習效率,最終完成學習計劃和目標[5]。多元監控指導下的網絡自主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現探索監控模式及規律,養成監控習慣,從而逐漸轉化為自身的監控,逐步適應網絡學習。當然,實驗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怎樣把課堂教學和網絡自主學習有效結合;在注重個案研究的同時,又如何推進全校網絡自主學習等等。
[1] Dickinson, L. Talking Shop: 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J]. ELT Journal, 1993, (4):330-335.
[2] 王煥景,張海燕. 對網絡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 現代教育技術,2005,15(1):33-36.
[3] 郭茜.利用形成性評價促進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性的培養[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2(2):66-68.
[4] 華維芬.關于建立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調查報告[J]. 外語界, 2003,(6):43-48.
[5] 董奇,周勇.論學生學習的自我監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