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波

此次瘋狂的海南樓市泡沫不僅對海南是一劑及時的退燒劑,對仍在持續發燒的長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國樓市都是一個警示。
在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后不久,海南省就決定在國際旅游島建設總規劃正式獲得國家審批前,全面暫停土地出讓和審批新土地開發項目。一時間,各路資金(包括央企、國企)蜂擁而至,海口、三亞及瓊海等多個地方房價應聲跳漲,猶如“海鮮”時價,一天一個價。
然后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成了海南樓市的分水嶺。與節前的火爆景象相比,海南樓市呈現出高燒退卻后的冷清。今年春節,海南樓市旺季不旺,瘋漲的房子終于賣不動,開始出現打折潮。瘋狂的海南房地產市場已經大大透支了國際旅游島概念的利好。
海南出現房地產泡沫也不是頭一回了。1988年海南被劃為經濟特區后不久,房地產泡沫加劇了海南的經濟泡沫。1998年底,泡沫破裂,703萬平方米的房子沒有售出,占全國爛尾樓總量的10%,海南島成了名副其實的“爛尾島”。而這場泡沫最后的遺產,不但使無數投資者血本無歸,就是600多棟“爛尾樓”、18834公頃閑置土地和800億元積壓資金,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壞賬就高達300億元,甚至出現建國以后第一家因支付危機而被央行宣布關閉的銀行。最終影響到了海南特區建設,影響了海南發展十幾年時間。房地產歷史是螺旋式、有起伏的,泡沫總有破的一天。根據美國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因為受到次貸危機影響,美國就有280萬戶家庭在2009年收到喪失抵押房產贖回權通知(丟房產),創歷史新高;這一數據在今年預計將持續增長。此次瘋狂的海南樓市泡沫不僅對海南是一劑及時的退燒劑,對仍在持續發燒的長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國樓市都是一個警示。
幸好黨中央也在給非理性的房地產市場降溫,如今年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國11條),明確了各級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責任,其中第十一條指出:“進一步健全和落實穩定房地產市場、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市、縣人民政府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各地要結合本地區房地產市場情況,認真落實差別化的土地、金融、稅收等政策,抓緊清理和糾正地方出臺的越權減免稅以及其他與中央調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規定。對于境外機構和個人在境內投資購買房地產的,要嚴格按照現行政策執行。要按照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增加有效供給、完善相關政策的原則,加大工作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筆者認為,在當前全國樓市泡沫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各級政府、銀行必須認真執行中央政府的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畢竟房地產價格的“大起不落”不利于我國樓市的長期健康發展。
針對目前的中國樓市泡沫問題,筆者認為:“國十一條”應該有操作細則和懲戒措施;物業稅、所得稅必須盡快征收;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戶型(要恢復“90/70”工程)要加快建設;要嚴懲囤房囤地違法行為;也要嚴懲各級政府、銀行的不作為、瀆職、違法和腐敗行為。
就房地產領域本身而言,要盡快建立規范的制度,要緊緊抓住“管住地根、管住銀根、遏制投機、抑制投資、嚴懲腐敗”的二十字方針,使中國房地產價格理性、主動回歸,這也是廣大中低收入者的期盼。(作者為獨立房地產研究評論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