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軍鋒
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院(無錫214000)
腦出血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在我國占所有腦血管意外的20% ~30% ,死亡率及致殘率極高。筆者應用醒腦靜注射液聯合納洛酮治療急性腦出血,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無錫市人民醫院急性腦出血患者100例,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關于急性腦出血的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證實。納入標準:(1)臨床診斷為腦出血,并經頭顱CT證實;(2)年齡50~70歲;(3)發病時間48h以內,病情穩定、無血腫擴大;(4)無全身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排除腦卒中、出血性腦梗死;其他腦部器質性病變;嚴重精神疾病、癡呆者;過敏體質;深度昏迷或腦疝。隨機分為兩組。納洛酮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54.65±10.53)歲;基底節出血22例,腦葉出血12例,腦干出血9例,小腦出血7例。聯合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64.10±10.02)歲;基底節出血20例,腦葉出血14例,腦干出血11例,小腦出血5例。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根據出血量給予不同劑量的脫水劑,根據病情控制血壓、血脂、血糖,保持水及電解質平衡。聯合組予納洛酮注射液2.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每日1次;醒腦靜注射液(無錫濟民可信山禾藥業有限公司生產)20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每日1次。納洛酮組予納洛酮注射液2.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每日1次。兩組均以14d為1療程。用藥期間定期復查肝、腎功能。
1.3 療效標準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采用NIHSS量表,意識障礙程度采用Glasgow評分量表進行評定評分。兩組于治療前、治療后7d及14d進行評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以增分率來判斷療效,計算方法:增分率=(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治療前積分)×100%。增分率86% ~100%為基本治愈;增分率46% ~85%為顯著進步;增分率16% ~45%為進步;增分率 <16%為無效。顯效為基本治愈+顯著進步。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t檢驗及Ridit分析。
2.1 兩組治療前后Glasgow評分比較見表1。結果示聯合組Glasgow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優于納洛酮組 (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Glasgow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Glasgow評分比較 (分,±s)
與納洛酮組比較,△P<0.05。下同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7d14d聯合組509.35±3.0112.92±3.59△13.76±4.98△納洛酮組509.56±2.5810.05±4.5211.02±5.96
2.2 兩組治療前后NHISS評分比較見表2。結果示聯合組NHISS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優于納洛酮組 (P<0.05)。
2.3 兩組NHISS評分幅度變化比較見表3。結果示聯合組NHISS評分幅度變化均明顯大于納洛酮組(P<0.05)。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4。結果示聯合組療效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HIS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HIS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7d14d聯合組5030.06±6.9118.22±5.65△14.25±4.18△納洛酮組5028.93±5.6822.25±7.5217.65±8.51
表3 兩組NHISS評分幅度變化比較 (分,±s)

表3 兩組NHISS評分幅度變化比較 (分,±s)
幅度1:第7日評分-治療前評分;幅度2:第14日評分-治療前評分
組 別n幅度1幅度2聯合組5011.84±1.39△15.82±3.86△納洛酮組506.58±1.8611.28±2.85
顯著優于納洛酮組。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腦出血后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與血腫本身占位有關外,亦與遲發性腦損害包括血腫周邊缺血、水腫、自由基損害密切相關。腦出血后腦水腫是影響腦出血患者療效及預后的重要因素。腦出血后血腫周圍存在著一個組織損傷和水腫進行性加重的區域,該區域內腦組織發生著復雜的病理變化,嚴重地影響了腦出血患者病情程度及預后,對腦出血后腦水腫的治療成為臨床關注的熱點之一。實驗與臨床研究已證明急性顱腦損傷(包括腦出血)患者內啡肽(EP)含量明顯增高[1]。β內源性嗎啡能減少腦血流,而納洛酮在腦缺血的情況下可提高腦灌注壓,從而逆轉內源性嗎啡的繼發損害,顯著地減輕腦水腫和改善神經功能。研究表明醒腦靜注射液對腦出血患者有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改善腦缺氧、減輕神經細胞損害等作用[2]。
中樞神經系統存在著多種神經肽,對中樞(包括對大腦皮質、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延髓呼吸中樞等)及外周組織器官(心臟、腎臟、肺等)起重要的調節功能[3]。研究表明,腦出血血阿片肽值大于腦梗死,同時CT檢查腦出血的腦水腫程度也較腦梗死嚴重,認為阿片肽值越高,則腦水腫越重[4],腦出血患者血漿及腦脊液中β2內啡肽和強啡肽含量明顯增高[5]。內源性阿片肽通過相應的受體參與了腦出血后腦水腫的發生發展,與意識障礙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納洛酮為羥二氫嗎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體的純拮抗劑,可迅速競爭拮抗應激狀態下機體釋放的大量阿片肽,阻止其與阿片受體結合后產生的病理損害,對抗或逆轉由阿片肽所致的意識障礙[6]。醒腦靜注射液是以安宮牛黃丸為基本成分的水溶性靜脈注射液,主要為牛黃、麝香、梔子、郁金、冰片等組成。方中牛黃清心豁痰開竅,麝香開竅醒神,共為君藥;水牛角、黃連、黃芩、梔子助牛黃清心解毒;冰片、郁金芳香辟穢以助麝香開竅醒神,共為臣藥;朱砂、珍珠清心重鎮安神;雄黃助牛黃豁痰開竅,共為佐藥,諸藥合用以豁痰祛風、開竅醒腦。藥理研究表明[7],醒腦靜注射液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增進大腦功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昏迷患者得以迅速蘇醒。
納洛酮為阿片受體拮抗劑,其脂溶性高,能快速通過血腦屏障,拮抗內源性B-EP和DynaA的產生,可逆轉對中樞、呼吸、循環系統、興奮性氨基酸及自由基釋放的抑制,保護神經細胞膜,減輕腦水腫,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對抗中樞抑制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激活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同時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謝,調節前列環素和血栓素平衡,抑制[Ca2+]i內流,以緩解腦血管痙攣且對抗γ-氨基丁酸和激活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對保護腦出血后神經元有較好的作用[8-9]。納洛酮還能間接促進紅細胞膜的合成,保護紅細胞表面CR1受體,阻斷過多的β2內啡肽與紅細胞表面的β2內啡肽受體結合,從而提高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改善腦循環,加速血腫吸收,促進神經功能恢復[10]。本觀察表明,醒腦靜注射液聯合納洛酮可加強神經功能的恢復,顯著減輕腦出血后腦水腫,加快血腫吸收和血腫周圍水腫的消除,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1]廖小平.鈉洛酮治療腦出血45例臨床觀察[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3,9(1):56-57.
[2]耿寶劍.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腦出血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21) :2306-2307.
[3]王峻,陳金和,周濱音,等.創抽吸引流術加局部納洛酮灌注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觀察 [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4,4(3):201-202.
[4]Fried R L,Thaddaeus S,Nowak J R.Opioid peptide levels in gevbil brain after transient ischemia:Lasting depletion of hippocampal dynorphin[J].Stroke,1987,18:765-770.
[5]黎發本,何光明,程海民.出血性中風患者血漿及腦脊液中β-內啡肽和強啡肽含量的變化[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1994,6(6):157.
[6]吳文蓓,吳文軍.納絡酮對急性腦出血意識障礙的療效觀察[J]. 腫瘤研究與臨床,2000,12(3):207.
[7]付洛安,張志文,章翔,等.醒腦靜對腦創傷后自然病程的影響及其機制的探討[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1997,9(增刊):18-19.
[8]王迎.納洛酮治療急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臨床醫藥雜志,2002,11(2):98.
[9]韓珍.鹽酸納洛酮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 [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1,10(4):249.
[10]丁素菊,宋承偉,李永生,等.納洛酮對急性腦梗死患者β2內啡肽和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影響 [J].中國急救醫學,2000,20(11):6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