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民
河北省復員軍人醫院(邢臺054001)
扁桃體為人體免疫系統的一個器官,如未引起炎癥時,應盡量不采取手術摘除的治療方法,但扁桃體炎癥的反復發作除了造成局部的病變和全身暫時的反應之外,還可繼發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肌炎、急性腎小球性腎炎等嚴重并發癥,因而扁桃體切除術仍是目前比較普遍采用的較為徹底的治療方法。但扁桃體切除術后局部疼痛、水腫明顯,常使患者因疼痛影響情緒和飲食,一些水楊酸類止痛藥又可引起出血的副作用[1],而進食障礙則直接影響機體免疫機能和應激能力,進而影響疾病的轉歸和手術預后,因此術后的止血止痛十分重要。筆者近年觀察口含中藥冰塊與常規靜脈用藥兩種方法以比較扁桃體切除術后的滲血及止痛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06年8月-2007年5月收治的慢性扁桃體炎且作切除術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6~12歲33例,>12歲17例。對照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6~12歲38例,>12歲12例。≤12歲采用扁桃體擠切術,>12歲行扁桃體剝離術。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病情、麻醉及術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予中藥山豆根9g,紫珠草10g,金銀花40g,甘草20g。加水1000mL,煎濃取汁200mL,另加1%普魯卡因0.5g、葡萄糖粉適量。待中藥湯劑冷卻后置入冰箱冷凍室特制的小盒內凍實備用。冰塊大小適宜患者口內含化為準。患者術后給予冰塊口中含化,將融化的中藥藥液慢慢吐出。疼痛不明顯者一般在進食前含用即可,而疼痛明顯者可反復使用,不予其他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抗生素及止血藥靜滴3~5d,術后次日予以本院自制復方硼砂液漱口,每日4次,并囑其勿吞咽藥液。
1.3 評價指標(1)術后3h滲血停止情況;(2)術后6h進食情況;(3)術后12h白膜完整形成情況;(4)術后6h疼痛消失情況;(5)術后24h發音是否正常。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
見表1。結果示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扁桃體術后疼痛嚴重者不敢進食或進食量減少,不敢說話,活動減少,精神緊張焦慮。因此,有效的鎮痛治療可減少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動,縮短住院時間和減少醫療費用[2]。
我們所用之中藥冰塊組方中,山豆根苦寒、歸肺經,關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咽;紫珠草苦平,歸脾胃經,長于止血散瘀、解毒消腫,可縮短凝血酶原時間,收縮小血管有止血作用;金銀花甘寒、歸肺胃經,長于清熱解毒利咽,以上兩味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甘草可解毒止痛,并可與輔劑葡萄糖共同緩和藥液的苦澀;普魯卡因可阻斷術后疼痛刺激。藥液凍制成冰塊后,由于其低溫及其藥物作用而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組織水腫,減少炎癥介質如緩激肽、5-羥色胺等的釋放,降低了神經敏感度,故而能減輕創面疼痛。本觀察顯示,應用中藥冰塊治療的患者術后疼痛消失及早日進食例數明顯多于常規方法治療的對照組;在其術后3h滲血停止例數亦明顯多于對照組。由于中藥冰塊接近于人們喜食用之冰糕,且含化給藥可免除一些疼痛性操作,如靜脈滴注和肌肉注射,因而易于患者接受。
綜上表明,含服中藥冰塊作為扁桃體切除術后患者的治療方法,效果優于采用靜脈用藥者,且經濟實惠,值得臨床應用。
[1]田涌泉,孫愛華,李源,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 [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4-156.
[2]李仲廉,安建雄,倪家襄,等.臨床疼痛治療學[M].3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