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年公務員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需要公務員們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進行改變。
近年來,一些跡象表明,公務員這一群體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處于典型的亞健康狀態(tài),公務員過勞死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給社會、家庭和事業(yè)帶來損失。因此,中年公務員正遭遇健康危機,亟需引起重視并采取措施。
為及時、全面地了解公務員身心健康的現(xiàn)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及產(chǎn)生的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干預對策,安徽行政學院調(diào)查組圍繞公務員的工作習慣、飲食習慣、睡眠狀況、體育鍛煉、身體狀況、心理狀態(tài)等多個方面,針對年齡層次男子在35-59歲、女子在30-54歲之間的各級中年公務員進行了抽樣調(diào)查。其中共發(fā)放問卷21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有效率為95.2%。
中年公務員健康四大問題
從公務員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滿意程度來看,對自己健康狀況不太滿意、很不滿意以及一般的達到近6成。而幾乎所有年齡層次的公務員都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其中就包括30-39歲的公務員層次。因此,目前中年公務員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需要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進行改變。
第一,生活不夠規(guī)律,不良嗜好影響大。
調(diào)查顯示,公務員睡眠無規(guī)律,經(jīng)常熬夜的占10%,每天睡眠時間小于6小時的占10.5%。有吸煙嗜好的比例占38%,其中,每日吸煙支數(shù)在11-20支的占14.5%,每日吸煙支數(shù)20支以上的占5%。經(jīng)常喝酒的占35%,而男性公務員經(jīng)常喝酒的比例占到45.6%。
吸煙有害健康人人皆知,而過量飲酒會促使體重超標、高脂血癥、脂肪肝、糖尿病、胃炎的患病率明顯升高。
第二,工作方式單調(diào),常見疾病并發(fā)嚴重。
公務員中普遍存在著伏案工作時間長、加班多等問題。調(diào)查顯示,公務員每天的工作時間在8-10小時占54.5%,10-12小時占7%,超過12小時占1%;每天在辦公室連續(xù)坐著的時間在4-5小時占23.5%,在5-6小時達到33%;每天面對電腦的時間在5-8小時占47%,8-12小時占6%。
每天“文山會?!眱蓚€“坐”字帶來了很多的弊端。長期伏案工作,單調(diào)的工作方式引起的不適,如眼睛酸脹占54.5%,脖子和肩頸酸脹占69.5%,容易疲倦占38%,頭暈眼花占18%等等,已嚴重影響到公務員們的身體健康。
同時,隨著年齡的增加,工作壓力加大、競爭更加激烈、生活無規(guī)律等種種因素,致使三個年齡段的公務員均不同程度上患有多種慢性病。本次調(diào)查中所列18種慢性病中,居前五位的分別是頸椎疾病占35%,高血壓占23.5%,脂肪肝占23%,咽喉炎21.5%,慢性胃腸病占16%,其他患心血管病、關(guān)節(jié)炎、膽囊炎、痔瘡、膽或腎結(jié)石等的也在9%以上。
第三,各方壓力較大,心理狀況堪憂。
心理狀況已經(jīng)成為影響公務員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公務員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人際關(guān)系。調(diào)查顯示,公務員不同程度的有疲倦感、煩躁感、自卑感和孤獨感,尤其是縣區(qū)街道的基層公務員,他們的快樂感和滿足感明顯要比省直和市直單位的公務員低,甚至相差達到了近10個百分點。
由于基層公務員接受心理健康知識的機會太少,對其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心理問題更加突出。
第四,健身運動不多,參與各類活動較少,疾病預防意識較差。
目前,各級公務員普遍存在著運動量相對少、健身意識差、預防疾病意識差的問題。調(diào)查顯示,在公務員中有12%的人從不參加體育鍛煉,有近一半的公務員只選擇散步作為其日常體育鍛煉方式, 并且有54%的公務員每周的平均鍛煉時間少于20分鐘。
此外,數(shù)據(jù)還顯示,在不清楚原因,感覺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公務員選擇去醫(yī)院的比例只有30.5%,不足三分之一,而憑借自己常識去判斷,詢問旁人,以及忽視不顧的比例卻達到了近六成,這足以說明公務員們預防疾病的意識較差。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各級機關(guān)單位對公務員定期健康體檢相當重視,普及率達到95%,但組織各類健康活動相對較少,如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健康講座只有10%,組織員工開展各種健身活動只有8%,組織開展辦公健康保健操只有5.5%。
改變健康狀況的對策
從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中年公務員身體健康狀況有不少隱憂,有些問題還比較突出。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與國家機關(guān)公務員的工作重,加班多,長期伏案工作,生活習慣單一、日?;顒恿可俚让懿豢煞?。
首先,針對公務員生活不規(guī)律,不良嗜好影響其健康的問題,改變這種狀況的途徑就是建立文明的“公務文化”。辦公桌上的事情不要在飯桌上去辦,公事公辦,切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中年公務員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要嚴格按照“金字塔結(jié)構(gòu)”來改變自己的飲食狀況。少食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在保證營養(yǎng)價值的基礎(chǔ)上,鼓勵多食纖維素食物,合理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減少食鹽用量,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
其次,針對中年公務員普遍存在著運動量相對少、健身意識差、預防疾病意識差的問題,首先應當增強運動意識,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多運動,將鍛煉當作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與休閑結(jié)合起來。少開車,少坐車,有意識步行去上班,少乘電梯,多爬樓,工間休息時做做工間操。如此,既強身健體,又愉悅了心情。
特別是基層公務員,要把“坐辦公室”盡可能的變成“流動辦公室”。能下鄉(xiāng)辦的不在辦公室辦,能站著辦的不坐著辦,加大體力活動量。同時選擇較好的體育鍛煉項目,把強身健體列入工作的必修內(nèi)容。
第三,公務員腦力勞動者多,工作壓力較大,面對的競爭激烈,身體長期處在緊張狀態(tài),在處理面臨的矛盾和沖突時,極易出現(xiàn)焦慮、激動、易怒、壓抑等心理問題,導致體內(nèi)神經(jīng)體液的調(diào)節(jié)差,內(nèi)分泌功能失常,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因此,在心理調(diào)整方面,中年公務員應注意自身如何定位,找準壓力來源,自我分析并提供通過不同的途徑來解決相應的問題。
如,通過相互交流、參加體育鍛煉和豐富多彩的業(yè)余生活來改善人際關(guān)系,放松情緒,減輕壓力感,并增強自身的心理承受力;加強自身的獨立性、果斷性、堅定性、自制性等方面的培養(yǎng),使其能夠?qū)W會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平衡自身的心態(tài),保持心情愉快。
第四,要正確對待升遷,從容面對一切。針對中青年公務員的健康問題呈上升趨勢這一問題,就需要在公務員中建立一種合理的提拔任用機制、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和健康的行政文化氛圍,這就有利于中青年公務員的發(fā)展,也有利于中年公務員的發(fā)揮,減輕公務員的心理和社會壓力。
中年公務員的健康狀況急需提上議事日程,首先要從意識上向中年公務員灌輸保健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使他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行為發(fā)生徹底改變。與此同時,從制度上對這一人群的健康給予更多的保障,使中年公務員的健康行為得到進一步強化。
有關(guān)部門應組織一些針對公務員群體的健康講座,以增強公務員的自我保健意識,自覺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不良嗜好。不僅公務員達到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也會對整個社會起到很好的表率和放大作用,使社會生活更加和諧、更富效率。
(執(zhí)筆:徐紅、張榮勝、韓林)
點評
中年公務員健康的特點
戴光強(著名醫(yī)學保健專家)
中年公務員健康問題有兩大特點:一是公務員這一職業(yè)特點帶來的健康問題;二是中年這一特定年齡公務員的健康問題。我覺得這兩個關(guān)注點選擇得好。
調(diào)查指出,中年公務員普遍存在著一些對健康不利的因素,一是坐的時間長而運動少,每天在辦公室連續(xù)坐著的時間在4-6小時的達到56.5%;每天面對電腦的時間5-12小時的達53%;而每周平均5次以上鍛煉的人只占11.5%。二是工作壓力大、心理壓力大是中年公務員身心健康受到影響的另一個職業(yè)特點。三是煙與酒是危害中年公務員健康的兩大危險因素。四是對健康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對獲取健康保健知識的意識不強,中年公務員自我保健能力普遍較低。
而中年公務員的“中年”年齡特點有其特殊性。其一,人到中年壓力最重。中年人所承受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經(jīng)濟壓力和心理壓力,遠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群。其二,中年正經(jīng)歷著自身生理上的退行性變化,人體健康開始走下坡路了。其三,中年人普遍存在著致病的危險因素,如吸煙、大量喝酒、熬夜、運動少而坐的時間長、飲食不規(guī)律、營養(yǎng)不合理等等。其四,中年人對自身健康關(guān)心不夠,社會對中年人健康關(guān)心也不夠。以上是中年人健康問題的四大特點,中年公務員也不例外。
所以,中年公務員常是疾病發(fā)生的高危人群,是疾病的高發(fā)人群,在本次調(diào)查中就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特別是“英年早逝”現(xiàn)象在中年公務員中較為突出,我們正在學習的先進模范沈浩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例。
從調(diào)查中我們不僅了解到中年公務員的健康狀況,還發(fā)現(xiàn)了其成因,為解決或改善中年公務員乃至全體公務員存在的健康問題,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第一,真心實意地希望中年公務員,也包括其他公務員能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認識到現(xiàn)在發(fā)生在中年公務員人群中的健康危機,從而增強健康意識極為重要。
第二,真心實意地希望中年公務員,能主動地去學習科學的健康保健理念和方法,樹立科學的良好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在工作和生活中去獲取健康。如今,威脅我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而這些疾病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不良飲食習慣、不良心態(tài)造成的。
第三,健康保健不僅要去學,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即把學到的保健知識在工作、生活中去實踐、去實現(xiàn)。只要堅持去做,就會有回報,這種回報是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