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周易》與中國書法關系淺析

2010-06-22 03:41:30歐陽志輝
周易研究 2010年1期
關鍵詞:書法

歐陽志輝

摘要: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中國書法集中體現了以《周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它既是一門藝術樣式,同時又是中國哲學的一種特有的表現形式,是一種哲學化的藝術。本文從三個方面分析《周易》和中國書法的內在關系:一、《周易》意象思維對漢文字起源的啟示。二、《周易》的陰陽思想對中國書法的理論和實踐的影響。三、《周易》的變化觀念在中國書法中的體現。

關鍵詞:書法;周易;意象思維;陰陽思想;變化觀念

中圖分類號:B221;J2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3882(2010)01-0080-07

中國書法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它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審美觀念和思維方式。中國書法是在漢字字體演變和中華文化發展中逐漸成熟的藝術樣式,它在傳統文化中孕育、產生、發展、變化。同時它的內涵與特質又代表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中國書法具有獨特的藝術稟賦。書家運用毛筆,通過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線條和結構,賦予漢字以生命。飛動的線條和多變的結構又表現了書家本人氣質性情、審美取向、藝術修養。楊雄《法言》:“書,心畫也。”劉熙載《藝概》:“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日如其人而已。”書法不僅包含各種形式技巧,還是書家的精神載體,它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哲理性藝術境界。

可以說,書法是中國哲學的一種特有的表現形式,書法是哲學化的藝術。熊秉明先生說:“西方藝術只有雕刻繪畫,而中國卻有一門書法,它是處于哲學和造型藝術之間的一環。比起哲學來,它更具體,更有生活氣息,比起繪畫雕刻來,它更抽象,更空靈。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國人靈魂特有的家園。”

中國書法從它的起源就受到以《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周易》的象思維方式奠定了書法藝術思維方式的基礎,書法所包含的藝術思維方式又體現了《周易》的精神內涵。

易道廣大,涉及宇宙萬物。它通過簡單的卦爻符號(陰爻和陽爻)的組合和變化表達人對宇宙自然、社會、人生哲理的觀察、感受、理解和把握,是古代哲學思想的寄予和表達。書法線條也猶如卦爻符號,它通過線條和字體結構的變化表現宇宙的生生不息、個人的才思和情愫,以有限的筆墨形式表現無限的宇宙萬物。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在哲學概念里難以理解和把握,而在書法藝術中則顯得真切、明朗。沒有其他文化樣式比書法更能充分、形象地體現這一精神。

《周易》對中國書法的影響,或者說書法藝術所蘊含的以《易》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精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闡述。

一、《周易》的意象思維模式與中國書法的物質載體——漢字

漢字并不等同于書法,但卻是構成書法成為一門藝術形式的物質載體。沒有漢字,書法便失去存在的基礎。書法是文字的藝術表現形式。文字的產生是出于實用目的,但它的創造卻包含審美的因素。宗白華說:“中國最早的文字就具有美的性質。”漢字音、形、義三位一體的特點也使得它具有審美性質。魯迅在《漢文學綱要》論文字的“三美”時說:“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許慎《說文解字·序》: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于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遠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從上面所述可知,八卦和文字的產生是古代圣人“觀象于天”“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的結果,即從宇宙萬物的存在形質、運動發展規律中獲得啟示而創造的。創造過程中,不僅有一事一物的具體關照,還有對性質不同事物之間差異以及它們之間共同規律的認識,更有對宇宙總體及其本質的考察。許慎的說法來源于《周易·系辭下》: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現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古代圣人取法天地之間的物象創造出八卦符號,而文字就是在八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八卦符號常被后世視為文字之始,宋代學者趙汝謀《周易輯聞》說:“伏羲之卦,蓋文字之祖,象數之宗,理之寓而辭之所由出也。倉頡作字皆離合卦畫而成文,則字實祖于卦也。夫理無形也,形于辭則有畫,故圣人立象數以形之盡之耳。”黃壽祺先生也指出:“蓋《易》之有卦畫,肇起文明,昔人以為名教之始,實亦文字與繪畫之初祖。”

八卦符號的創立方法則是“立象以盡意”。《周易·系辭上》: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漢文字的創造也同樣體現了《周易》這種“意象”思維模式。漢文字的構成有所謂“六書”。許慎《說文解字·序》: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日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日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日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日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搞,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日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字,令、長是也。

“六書”是造字的原則和方法,考察其實際,“轉注”“假借”并不產生新字,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才是造字的根本方法,它們可分為兩類,即“文”和“字”。

《說文解字·序》:“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著之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文”是“依類象形”。段玉裁注:“依類象形謂‘指事、‘象形二者也。”分析他們的說法,“指事”、“象形”屬于“初作書”,也就是說它們二者是較早的文字產生法則。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依類象形”。它們的區別在于“象形”是依隨實物形狀,用體現該實物的特征和規律的筆畫造字,如“日”“月”。這樣寫字就如同畫畫,象形體文字和圖畫沒多少區別。“指事”也是依類象形,但“指事”文字是“視而可識,察而可見”,如“上”“下”二字,必須由字的形象形體來視察其意義。“象形”體文字的形象字體是具體直接的,“指事”體文字的形象字體則有間接抽象的成分。但它們都是“依類象形”,以物象為本,其結構是“象一意”關系。

“字”是“形聲相益”的產物。段玉裁注:“形聲相益謂‘形聲、‘會意二者也。”即“字”包括“形聲”、“會意”。它們都是以象形體文字為基礎,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體文字的結合。段玉裁注:“‘會意合體主義,‘形聲合體主聲。”它們二者的區別在于它們對于“義”“聲”的側重不同。

“會意合體主義”,《說文解字·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搖,武信是也。”即“會意”體文字不是個別的象形體文字,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形體文字的結合,其建構原理猶如《周易》的重卦。如

“武”字由“止”“戈”二字結合而成,“信”字由“人”“言”二字結合而成。

“形聲合體主聲”,《說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即狹義的“形聲”體字是形與聲的統一,如“江”字是“水”字的形與“工”字的音的統一;“河”字是“水”字的形與“可”字音的結合。當然“形”與“聲”的結合,其“聲”的位置可以靈活放置,“聲或在左,或在右,或在上,或在下”,不管是“形聲”還是“會意”,它們的建構也可以用“象一意”的關系表示。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文字的構造主要由三條途徑實現:一是直接模仿自然;二是根據意向所指作抽象符號;三是結合兩個單體文字構成新的文字。這三條途徑無一不體現了《周易》“意象”思維方式的滲透。意象思維蘊含了古人對天人關系的哲學思考,這也是文字可以升華為書法藝術的主要原因。

在意象關系中,意是主體,象是客體,意與象相互生發,象的表現內容成為主體意的投射,象的成立不是為象本身,而是為了盡意。《周易》的意象理論將書法置于兩個相互切入、相互融合的范疇的基礎上:一是象形,即漢字的結構造型;二是表意,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涵。這樣使得書法成為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典型藝術形式,而當之無愧地被認為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

二、《周易》的陰陽思想對書法理論和實踐的指導作用

陰、陽最初指物體承受太陽光線的相背,向陽為陽,背陽為陰。后來陰陽被用來指稱事物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兩個方面。如日為陽,月為陰;春夏為陽,秋冬為陰;男人為陽,女人為陰;白晝為陽,黑夜為陰;生為陽,死為陰;依此類推,表里、正反、勝負、內外、高低、黑白,從宇宙自然到社會人生,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可歸于陰陽范疇。

陰陽是構成《周易》哲理思想的基本內核。《周易》以簡單的兩個符號代表陰陽,《周易,系辭上》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說卦傳》日:“立天之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在《周易》看來,陰陽是構成宇宙自然最基本的兩大元素。陰陽兩種力量的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相互融合促成了宇宙間萬事萬物、萬千現象的消長和存亡。這也是道的本體論意義。

最能代表陰陽的就是《易經》中的乾、坤二卦。這兩卦為眾卦之父母,萬物造化之根源,是《周易》的開宗門戶。《周易·系辭下》:“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乾的陽剛雄健與坤的陰柔含蓄的美德相互補充、相互推動、相互融合形成宇宙恒久不息的變動,“一陰一陽之謂道”,道的本質特征就是陰陽合一。

中國書法也起源于《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天地精神。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在其《九勢》中說:“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焉。”這一句話深刻揭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從哲學高度道出了書法藝術的辯證法則。書法與自然的關系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漢字和書法是受到宇宙自然及其陰陽作用的啟發而產生的,二是書法的創造和發展必須遵循自然之道,即陰陽運動的規律。“書肇于自然”就是要求書法要表現宇宙萬物的存在和運動規律。“形”是書法落實在物質載體上的具體形態,“勢”則是這些形態之間的某種關系,“形”是有形的,表現于外的,“勢”是無形的,是一種運動或是暗示著運動的力。形勢統一、陰陽調和體現了書法把《周易》陰陽辯證思想作為其自身理論和實踐的指南,這種認識,初唐的書法家虞世南在其《筆髓論》中也講得很明確:“字雖有質,跡本無為,稟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達性通變,其常不主。”

從書法形式上分析,一件書法作品的構成包含三個要素:筆法,即點畫表現;結體,即點畫安排;章法,即多字組合。《周易》的陰陽矛盾觀也貫穿于這三個要素中,我們從古代書論中可見一斑:

論用筆的:

書有二法,一日疾,一日澀。得疾澀二法,書妙盡矣。(蔡邕《筆勢》)

分間下注,濃纖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稱。(蕭衍《論書啟》)

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癡。(歐陽詢《傳授訣》)

遲速虛實,若輪扁斫輪,不疾不徐。(虞世南《筆髓論》)

論結體的:

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蔡邕《九勢》)

有偃有仰,有欹有側有斜,或小或大,或長或短。(王羲之《書論》)

畫促則字勢橫,畫疏則字形慢。構則乏勢,放又少則。(蕭衍《論書啟》)

橫多則分仰覆,以別其勢,豎多則分向背,以成其體。(蔣和《書法正宗》)

論章法的:

篇幅以章法為先,運實為虛,實處具靈,以虛為實,斷處具續。(蔣驥《續書法論》)

抑揚得所,趨舍無違。(蕭衍《論書啟》)

終篇結構,首尾相映,筆意顧盼,朝向偃仰,陰陽起伏,筆筆不斷。(張紳《書法要言》)

陰陽辯證思想在筆法方面,體現于線條的纖濃、方圓、粗細、輕重、順逆、提按、疾澀、遲速等等。在結體方面,則體現于結字的疏密、松緊、向背、覆載,平正與險絕。章法方面,則是縱排與橫列、整齊與錯落、主與次、整體與局部。唐朝張懷瑾《論用筆十法》就說:“謂陰為內,陽為外,斂心為陰,展筆為陽,須左右相應。”清馮武《書法正傳》在“筆法十門”專設“陰陽門”,說“陰陽門,濃淡,去往,內外,肥瘦等,妙在有形者為陰,妙在無形者為陽。”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說:“畫有陰陽,如橫則上面為陽,下面為陰,豎則左面為陽,右面為陰,惟豪齊者能陰陽兼到,否則獨陽而已。”書法形式的方方面面無一不滲透了陰陽對立統一的矛盾規律。

曾國藩說:“予嘗謂天下萬事萬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鼓蕩,脈絡周通,潛心內轉,此乾道也,結構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氣言,凡坤以形質言。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即此道也,作字優游自得、真力彌滿者,即樂之意也,絲絲入扣者、轉折合法者,即禮之意也。偶與子貞言及此,子貞深以為然,謂渠生平得力,盡于此矣。”他把書法的形質,即字的點畫、結構形態比作坤道,把書法的神采即書法作品表現出來的精神、風采比作乾道,可以明顯看出是受到《周易》的影響。

三、《周易》的變化觀在中國書法中得到充分體現

《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變”。《周易》是關于變的哲學,“變易”是它最本質的特征。司馬遷說:“《易》著天地、四時、陰陽,故長于變。”孔穎達《周易正義·卷首》:“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熊十力《體用論贅語》:“《易經》古稱變經,取變化之意。”強調變化,強調變化的普遍性和規律性是《周易》哲學的最重要的特點。

鄭康成日:“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簡易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要義,突出中心實質,省去其多余部分,有最簡單的符號表示,《周易》以最精簡的陰(--)陽(-)符號表示天地的一切變化法則,《周易·系辭上》:“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同樣書法藝術也體現了這一規律,這表現在,作為書法藝術核心要素的線條具有簡約性。從審美角

度來看,書法線條可以脫離文字表意的實用功能而具有獨立的美學價值。它以少御多,以有限表現無限。西方藝術中,線條只是幾何形體的線,而中國書法的線條卻能通過人的聯想與天地萬物產生聯系,具備了“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的功能。書法的特點就在于以最簡單的筆畫表達書家的心意,它是作為主體的人的意志與宇宙自然物象的結合,是主觀與客觀的高度統一,體現了《周易》的“簡易”之道。

張懷瑾《書斷》曰:“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簡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觀莫測,久視彌珍,雖書已緘藏,而心追目極,情猶眷眷者,是為妙矣。”

書法的魅力就在于在有限的空間內,通過線條和結體的變化表現無限的宇宙萬物的運動規律。“言有盡而意無窮。”《書斷·序》:“心不能授之于手,手不能授之于心,雖自己而可求,終杳茫而無獲,又可怪矣。及夫意與靈通,筆與冥運,神將化合,變出無方。雖龍伯系鰲之勇不能量其力,雄圖應篆之帝不能抑其高,幽思入于毫間,逸氣彌于宇內,鬼出神入,追虛捕微。”

《易》之第二義是“變易”。《周易·系辭下》:“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上下沒有常定,剛柔可以互相轉化,變化沒有固定模式,不能用常規的定理、規則去推測它,表明了變化的不可預知性,不可重復性。又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王弼《周易注》曰:“物窮則變,變而通之,事之所由生也。”孔穎達《周易正義》曰:“物之窮極欲使開通,須知其變化乃得通也,凡天下之事。窮則須事,萬事及生,故云通變之謂事。”

書法理論中最能體現《周易》“變易”思想的就是初唐孫過庭的《書譜》。孫過庭將《周易》的變化思想融入到書法美學的各個層次,將《周易》的辯證原理化為書法美學之理,體現了《周易》變化思想對書法創作的影響和制約。

《書譜》的開篇就提出了:“質以代興,妍以俗易。”指出書法藝術的表現和風格是隨著時代和社會風氣的發展而變化的。又說:“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離一遷,質文三變,馳騖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宮于穴處,反玉輅與椎輪者夫。”在孫過庭看來,書法藝術也應像人類社會和宇宙自然一樣不斷地發展變化,他反對“今不逮古”“古質而今妍”的觀念。這些得到了其同時代僧人書法家釋亞棲的回應,其《論書》一則曰:“凡書通即變。王變白云體,歐變右軍體,柳變歐陽體,永禪師、褚遂良、顏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書中法,后皆自變其體,以傳后世,俱得垂名。若執法不變,縱能人石三分,亦被號為書奴,終非自立之體。是書家之大要。”

《書譜》還提出了書寫運筆也要求變化的思想:“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叼挫于豪芒。”書法每一個筆畫都有提按、起伏、輕重、粗細、長短、肥瘦、緩急的區別,而要求有“自然之妙有”,又說:“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祛未悟。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為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方復會其數法,歸于一途,編列眾工,錯綜群妙,舉前言之未及,啟后學于成規,窺其根源,析其支派。”

姜夔在《續書譜》中也說:“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故一點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皆有三折。”這與孫過庭所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均提出了筆法變化的要求。

孫過庭還指出書法學習過程中同樣體現了變易思想:“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后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人開始學習書法,必須依照一定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練習,掌握書法的筆畫、結體、章法的基本規律和要求。這個階段必須“守規矩”“求平正”,正如《孟子·告子章上》所云“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張懷璀在《六體書論》中也說:“是故學必有法,成則無體,欲探其妙,先識其門。有知其門不知其奧,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繼而在這個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因為學習書法不是目的,而只是步驟和手段,這個階段是由“守規矩”到“出規矩”的過程。呂本中說:“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于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于規矩也。”潘伯鷹《中國書法簡論》也說:“不從古人成法中虛心苦學,就不能深入精微,不從古人成法中大膽力破,就不能突出范圍,別辟新途。書法的繼承和發揚便是在這樣的矛盾中,以波浪的螺旋的關系激蕩揚棄而進展的。”

最后,書者對書寫技巧的駕馭已嫻熟自如,于書法的規律和認識已爛熟于胸,達到了自由發揮、超越法度的境界,正所謂“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學習書法的最終目的還在于確立屬于自己的書法風格。變易觀念無疑在書法學習和創造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易”之第三義為“不易”即不變,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變化的規律,注重于變化,但某些根本性的原則和規律,又是不變的。“不易”與“變易”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即“不易”是在“變易”中體現和存在的。離開了作為根本規律之體現的“變易”,“不易”就失去了單獨存在的意義。

書法中,用筆與結體,法與意的關系則體現了《周易》“變易”與“不易”的對立統一。法是書法中指導書法學習、創作、表現的原理和規律,它集中體現于用筆。意則是指書法創作中書家主觀情意的表現和抒發。趙孟頫就說:“書法以用筆為工,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之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面乏俊氣,此又存夫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他認為書法的用筆存在著千古不變的規律,因而可以通過學習古人而獲得,結體則隨時代風氣和個人性情而有所不同。他又說:“學古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右軍書是矣。退筆因其勢而用之,無不如志,茲其所以神也。”

劉中定在其《衍極注》中也認為:“若夫執筆之妙,書道之玄,則鐘、王不能變夫蔡邕,蔡邕不能變夫籀古,今古雖殊,其理則一,故鐘、王變新奇,不失隸古意。”《衍極注》還認為法即道的反映:“道在兩間,法出于道,書雖不傳,法則常在,故執筆貴圓,字貴方,篆貴圓,隸貴方,圓效天,方法地,圓有方之理,方有圓之象。”虞集《六藝之一錄》也說:“書之易篆為隸本從簡,然君子做事必有法焉,精思妙造,遂以名世,方圓平直,無所假借,而后從容中度,自可觀。”他們都強調對“法”的重視。

“法”是書法藝術表現的方式,是書法學習和創作應遵循的規律,但書家不應拘泥于“法”而應求新、求變,表現自己的個性和品格。法和意是互相聯系、互相統一的。劉熙載《藝概》中說:“唐太宗論書日:‘吾之所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虞世南作《筆髓論》,其一為《辯意》:“蓋書雖重法,然意乃法之所受命也。”他認為法應由意生,意則是法的統帥,主張以意為主,而提出“意法相成”說:“他書,法多于意;草書,意多于法。故不善言草者,意法相害,善言草者,意法相成。”

總之,在書法創作中,法是書者應遵循的原理和規律,它是不變的因素。意則是書者個人才情和風格的表現,它是可變的因素。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才是絕對的,這充分體現了《周易》的變化思想。韓性《書則》:“書果有則夫?書,心畫也,短長肥瘠,體人人殊,未可一律拘也。書果無則夫?古之學者殫精神,糜歲月,臨模仿效,終老而不厭,亦必有道矣。蓋書者,聚一以成形,形質既具,性情見焉。異者其體,同者其理也。能盡其理,可以為則矣。”

責任編輯:黎馨平李尚信

猜你喜歡
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書法
娘子關(2021年6期)2021-12-16 01:18:44
書法
娘子關(2021年5期)2021-10-20 03:16:06
書法欣賞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3:18
書法
娘子關(2021年3期)2021-06-16 10:56:32
書法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福利片|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伊人福利视频|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第一页亚洲|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嫩草国产在线|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91无码网站| 91亚瑟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午夜欧美在线| 99re视频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色婷婷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国产新AV天堂| 久久黄色小视频| 久久精品66|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97国产在线视频|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99在线|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伊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污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毛片基地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福利一区三区|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欧美一级片在线|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精品91视频| h网址在线观看|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片在线无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