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臣
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充滿變數,財務困難致使企業退出市場的情況隨時存在。所以企業領導者必須清楚財務危機的表現,努力把握財務危機的轉化機會,做好化解危機的工作以保證企業財務運行正常。
企業財務危機的發生不是突然的,我們要把握它的發展狀況,遏制財務狀況的不斷惡化。根據對多家企業在現實中的經營情況調查來看,企業財務危機爆發前會出現許多先發性情況,有些問題開始出現時并不很嚴重,如果能及時解決,會降低危害。
保證利潤收入是企業經營的主要目的,也是反映財務狀況的重要標志。一個企業盈利水平持續下降,財務現金的流入量減少,意味著企業管理出現問題,市場的競爭力也就在減弱。因此,為了避免出現更嚴重的狀況,當企業的盈利率不斷下降,盈利數額不斷減少時,領導者就應該知道企業經營狀況正在不斷惡化,財務風險也在不斷加大,投資者應該適當地采取措施作出調整。
公司的財務結構惡化是財務危機發生的顯著征兆,財務結構惡化,容易導致財務經營崩潰。由財務危機導致經營危機突出表現為:企業無正常的積累能力,支付比重過大,投資項目回報降低,風險投資越來越多,負債比重過高,可流動資金減少,資本性投資膨脹。這種由財務結構危機導致的經營危機主要通過財務經營能力的改變才能化解。
一個企業的賬款一般包括應收賬款和支付賬款。應收賬款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公司結算周期內的正常占款;二是給客戶一定的付款期限而形成的賒銷占款,主要是為了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正常情況下前者經過結算期后可收回,后者也會因賒銷期滿而收回,但如果資金結算周期、賒銷期限過長,占用在應收賬款上的資金就很難調度,企業就不能處于一個良性循環。其主要原因還是表明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較弱,企業為了保住其客戶不得不延長賒銷期限,這樣勢必造成資金的周轉不靈。另外,公司的支付賬款主要是用于企業投資和長遠規劃,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如果支付的賬款長時間內都不能獲利,就意味著公司的資金風險越來越高,企業存在著更多的財務危機可能性。
市場經營過程中,企業與企業之間形成了必要的財務鏈條,尤其是重要的相關企業,說他們之間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也不為過,這也是企業的經營方向決定的。同時,關聯企業倒閉也意味著你的產業鏈條存在著矛盾和風險。
處理財務危機的基本方法很重要,無論哪種辦法來處理危機都要尊重這樣的基本措施:在處理過程中應采取主動進攻的戰略;在處理行動中,要注意機會成本的回收和社會期望值的提高;在解決問題時,既要滿足解決眼前的要求,又要立足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
(1)加強管理。在理論支持方面,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為防范財務風險,應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隨時制定各種應變措施,以便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方法。在管理系統方面,要建立并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在人員設置方面,企業應設置高效、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以防范因財務管理系統的不合理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2)提高決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影響財務決策管理工作的失敗,企業必須采用科學的決策方法來決定企業的經營方向和整合方法。在決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驗證方法,保證其市場調查數據的精準,并適當地進行模型驗證、合理的評價,千萬要注意不要主觀決定。
在處理財務危機過程中,應充分調動相關利益部門、外部力量和利益個人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會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企業要設立財務危機處理的專職部門,站在這個角度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確保處理問題公開、透明。與此同時,企業全體員工要積極支持與配合,形成共同進退,齊心協力的企業人文環境。尋求外部支持也是必要的調整辦法。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經濟環境中,企業隨時會出現難以改變的財務危機,企業領導者必須重視財務危機的表現,做好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調查和研究,重視才能完善,才能保證企業持續發展,不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