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龍
以我區的情況為例,在2009年行政事業單位部門決算報表中,我區納入部門決算報表編報范圍的206個行政事業單位,部門決算報表匯總后年末暫付(應收)款項1.92億元,年末暫存(應付)款項2.5億元,年末結余3.58億元。我區行事事業單位的往來款項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往來款項余額較大,核算內容繁雜。我區行政事業單位年末往來款項余額占年末結余的比例高達123.46%,遠遠超過了年末結余數。有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處理不規范,隨意對財政撥入專項項目資金予以暫存,對專項項目資金支出又掛暫付款,大大削弱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財政部門原先暫借給行政事業單位的款項,財政部門根據有關規定轉為財政撥款,行政事業單位未及時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轉為行政事業單位的收入。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與財政部門的會計處理不一致。因此,虛增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往來款,造成個別行政事業單位的暫存(應付)款項甚至超過了總資產。
2.是掛賬時間較長。行政事業單位大多部分往來款項形成時間比較久,對歷史遺留的往來款項沒有進行及時的清理和核銷。造成行政事業單位的往來款項掛賬主要有以下原因:①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對于債權核銷無明確規定,導致其長期掛賬。②行政事業單位怠于行使債權清收職責,這是導致債權規模越來越大、逾期時間越來越長的最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是單位負責人缺乏主人翁責任感,認為單位的債權是國家的,債權的相應債務人不是與本單位有密切業務關系的部門和單位,就是本單位的干部職工,如果行使債權清收職責,將會得罪有關單位和本單位干部職工。于是,有些單位放棄了本應能收回的債權,給國家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③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不管有無償還債務能力,執意舉債,用于提高職工福利待遇,濫發各種津、補貼,或高標準建造、裝修辦公大樓,或超標準配備小汽車。這些舉債單位負責人名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實則為自己升遷創政績。④少數行政事業單位誠信意識淡薄。有的行政事業單位為使自己擁有資金使用權,有償債能力卻怠于行使債務清償職責。有的單位“新官不理舊賬”,拒絕償還前任領導任期內的債務,致使債務問題越來越嚴重。
往來款項長期掛賬不僅違反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同時也為違法違紀行為的產生提供了可能。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往來款項管理的對策:
1.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會計處理的嚴肅性。要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組織認真學習《會計法》、《預算法》、財政部頒布的有關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及準則和相應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堅決糾正錯誤的往來款項管理方式,在單位形成往來款項管理的良好風氣。進一步規范財政行為,立足本職,正確履行職責,增強他們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造就一批作風過硬,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依法理財的財會人員隊伍。
2.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和約束機制。應嚴格按照現行的財經法律法規和有關制度辦事,及時上繳有關款項,做到會計核算真實、完整。財政部門要牽頭制定債權債務定期核對、核銷等制度,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往來款項核對,對無法支付或收回的往來款項建立往來款項核銷制度。同時,應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單位領導應及時掌握應收款的發生、增減、余額及其每筆賬齡等財務信息,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以減少資產損失,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
3.要建立往來款項定期報告制度,讓有關部門全面掌握行政事業單位往來款項的具體情況。現行的單位報表只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往來款項的總余額,不填報明細項目,建議年終報表中單獨列出往來款項的明細核算內容,以加強財務監督,規范會計核算,真實全面反映單位的經濟活動。
4.要建立健全“以票管錢”的票據管理制度,加強對往來款項的源頭管理。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往來結算票據使用管理,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監督,防治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行為的發生。對應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的款項,應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擅自將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的款項掛單位往來款,要從嚴進行處理。
5.嚴格執行領導干部任期責任制和離任審計制,進一步完善干部管理、提拔任用制度。把往來款項管理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對于無故出借資金、收入做暫存的等現象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糾正;對形成多年的債權債務,要按照規定,報經有關部門批準后予以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