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芳
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是研究施工企業會計核算問題的基礎。建筑產品具有施工周期長、投資額大、復雜多樣、整體難分、不易移動和生產工人流動性大等特點,這也決定了施工企業會計核算具有以下特點。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存在施工生產較分散、施工地點和生產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為了使會計核算與施工生產有效結合,準確、直接地反映施工生產的經濟情況,有必要采取分級核算、分級管理的會計核算方法,避免集中核算帶來的會計核算與施工情況脫節的現象發生。
建筑施工產品存在多樣性和單件性等特點,決定了施工企業不能根據某個時期內全部施工總費用和相應的工程總量來計算各項工程的單位成本,而應該按照企業所承包的每項工程分別進行成本費用獨立核算,同時使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的統計口徑相一致,以便于分析。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產品造價較高、施工周期偏長,這就要求施工企業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墊付大量資金。然而,如果等到工程竣工后再進行工程價款的結算,必然會影響施工企業資金的周轉,給企業正常運轉帶來影響。因此,除針對一些工期較短、造價較低的工程采取竣工后統一結算的方法外,大多工程主要采用分段結算的方法,保證資金的運轉。
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層的經營理念決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和企業決策執行情況,從而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成敗。目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者常忽視企業成本核算在會計核算中的重要性,成本核算制度也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認為會計核算的對象主要為資金的運轉和資金管理,會計核算的目標在于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和使用率,因而忽視了成本管理;其次,一般只有作業部門能掌握建筑工程項目的真實情況,財務部門無法掌握和記錄真實的成本信息,對企業管理者的決策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帶來損失。
建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對原始數據的統計不夠全面和細致,從而易導致后續的成本分析難以準確進行。具體表現為當對設備進行單機考核時,核算中無法提供每臺設備的準確消耗數據;當對班組進行考核時,沒有對生產和消耗指標進行詳細分解;當對個人進行考核時,難以分解并提供個人的詳細數據資料。
施工企業會計核算中,不及時和滯后性已成為核算中的嚴重弊端。會計核算工作即使能夠做到客觀準確,但如果缺乏及時性,則準確性的程度也會大打折扣。建筑施工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如不及時進行核算,其準確性和客觀性可能也難以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管理者對經濟情況的判斷和決策。
隨著建筑施工業的發展,施工企業財務會計人員規模不斷擴大,然而財會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仍然偏低,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現為有的會計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有的財會人員不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盲目聽從領導指揮制造虛假的會計信息,導致財務報表和相關信息的失真和造假。一方面,新會計準則實施后,對財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需要通過加強培訓和教育來提高相關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目前施工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相關素質,以及相應的培訓和再學習都被忽略。這兩方面的因素導致了目前施工企業財會人員素質偏低,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第一,全面推廣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為施工企業的會計核算提供數據處理和信息共享的便利條件,將工程項目的會計核算列為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子系統進行管理,有助于集團公司及時掌握各下屬單位的財務狀況。第二,針對當前會計核算人員素質偏低、難以適應企業需求的情況,應加強會計人員的素質。對在崗人員進行新會計準則和業務的培訓和考核。另外,應挑選素質較好的人員進行會計和現代化技術學習,培養復合型人才。第三,實現會計核算的專業化。應盡量將財務部門的操作職能與戰略決策職能分離,加強會計核算的專業性,加強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職能,有助于降低財務管理成本,從而實現規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