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芳 彭懷生
最早期婦女會計師的倡導者和領導者珍妮·帕倫,認為許多婦女擁有在公共會計界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她們要獲得大公司的職務相當難,而有同等條件的男人可以很容易地謀到職務。現實也是如此。女性在會計領域中難以超越“玻璃天花板”已成為國際性的問題。根據《女性會計人》雜志2008年調查的結果,美國會計業在合伙人或負責人職位上,男性的人數依舊遠高于女性,占據領導崗位的男性比例為82.8%,而女性僅為17.2%。在會計師事務所中,分所管理合伙人及管理層中女性領導者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0%至13%。而我國會計行業中有56%以上的女性雇員,這一比重超過幾乎各個行業中女性所占比重。但這美麗的數據無法掩飾女性會計行業中的尷尬——數量第一,地位單薄如紙。在注冊會計師、具有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等高端財務工作者及以上各類新元素云集的領域中,女性的身影漸次稀疏,男性人數遠遠高于女性;在理論界學術團體中,男性成為中堅力量,女性在其中,特別是在權威機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遠低于男性;而在財務領域的領導集體中,任職女性僅占7%~8%。會計職業女性領軍人才缺乏,不但使女性在權威機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遠遠低于男性,而且在會計領域游戲規則的制訂中也缺少發言權,與我國會計職業已出現明顯的女性化特征是不相稱的,也是不利于該行業的發展的。
結合中國會計人生存狀況調查的現狀,筆者認為我國女性會計地位制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一)會計行業自身的原因。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行業的社會吸引力也越來越強,會計已經成為就業的一種熱門專業,但同時也成為了高風險、高壓力的職業。中國會計人生存狀況的調查顯示:1.工作強度高方面。有17%左右的被調者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此外,每天的工作時間同職位高低呈正相關,職位層次越高,每日加班時間越長。數據顯示,高層管理人員每日工作時間在10小時或以上的占27%,遠高于其他職業層次的被調查者。2.工作壓力方面。超過5成的被調查者認為工作有明顯壓力,其中覺得壓力很大的約占兩成。職位層次越高,感受到的工作強度和職業風險的壓力越高。較長的工作時間和較強的工作壓力不僅破壞工作與生活的生活關系,也會影響健康與安全。職位越高,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越大,必然令女性對職位提升望而卻步。針對會計行業工作性質和特點,美國會計行業協會建立了許多引領女性邁向成功的會計職業措施,而我國會計行業至今還有采取針對措施來改善女性職業地位。
(二)會計專業教育模式的不合理。會計教育是會計人員獲得綜合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并且會計人員某些先天素質缺陷也可以通過后學習得到不同程度的補償,從而發展她們在工作所需的業務勝任能力,我國實務界已經領悟到大學教育對會計職業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國會計高等教育呈繁榮趨勢,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會計專業。然而,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設置大多數是以專業知識和傳統行為規范的內容,沒有涉及作為和男性平等的女性應具備的超越傳統社會角色的素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女性在會計教育模式的狀況限制了她們參與會計職業的條件、資格和能力,從而也影響了她們在會計領域中的地位。
(三)性別結構觀念的制約。以男性為主導性別結構觀念,會影響男性與女性對家庭事務的分配不公,同時具有傳統觀念的男性會更愿意讓他的妻子從事家務勞動,從而制約了女性提高職業自己地位的可能性。對全球五大會計公司問卷調查中(C.Windsor,2006)發現,男性與女性在有孩子的情況,男性在會計行業成功的機會遠遠大于女性。此外,這種以男性性別結構觀念還會影響領導體制選拔風格“think manager,think male”(Schein,2001)。這一點在我國財政部選拔會計領軍人物可以得到證實。我國“男主外,女主內”傳統家庭觀念根深蒂固,必然會影響到女性職業會計對家庭和事業進行兩難選擇。
(四)社會保障制度的缺失。在對家庭社會福利政策較完備的新加坡和家庭社會福利政策較弱的澳大利亞女性職業會計調查中(C.Windsor,2006),表明盡管好的社會保障政策對她們在會計職業中地位沒有決定性影響,但會對女性在會計行業地位提升有益的幫助。目前,我國公共服務事業的過度市場化,使得女性不得不為撫養子女、照料家庭付出巨大的無酬勞動,以填補被取消或縮減了的公共服務。當女性背負雙重負擔參與女性男性職業地位競爭時,會計行業對女性的偏見就不可避免。
(一)構建會計行業支持體系。女性是會計行業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的充分發揮對提高整個會計隊伍的素質和會計行業的執業質量具有重要作用。Patterson and Kim通過一次大型的調查發現,女性一般不會做出違背自己個人價值觀的事,還發現女性不太可能在工作中做出某些偷竊、偷懶等行為,這種特性在某種程度會抑制會計行業造假的行為。在《女性優勢》一書種,認為女性在語言溝通與領導協調能力等方面的優勢,這也是我國會計人適應國際化所必須具備的潛質。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女性會計師已經面臨可以在公司內擔當領導角色的職業轉折點。因此,會計行業為女性實施最為有效的措施包括靈活的工作安排、家事請假制度和帶薪休假制度,讓她們平衡家庭與工作的矛盾。其他方面,實施女性職業規劃指導、女性會計高級管理人才培訓計劃等方面措施。此外,會計行業也要提高女性在相關領域眾領導人數中的比例。
(二)構建高校女性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美國伊利諾斯州CPA聯合會的主席兼CEO Elaine Weiss曾說:“下一代的會計業領導者將來自各級會計專業畢業生,而目前,女性畢業生的人數遠大于男性畢業生。如果會計界希望提高女性領導者的人數,為將來做好準備,那么,急需在更大的范圍內實施針對女性從業人員的相關計劃。”高校是培養女性會計的搖籃,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教學方法要按照女性心理特征設計會計教育,便于女生更好地掌握會計知識和會計技能;二是在大學所有的教學活動中,讓女生都必須獨立地承擔各種角色,包攬一切事務,這就使她們有更多的機會去鍛煉、發展和展示自己的智慧,培養她們自強、自信、自立的優秀品質;三是超越傳統角色培養,培養她們對生活和事業始終抱有強烈的上進心,不安于現狀,不沉迷于安逸,不輕易在壓力面前妥協放棄,不斷嘗試超越自我的素質;四,學校要經常聘請會計職業群體高端女性來暢談成功經驗,鼓勵廣大女生者樹立現代女性角色意識,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沖破自身束縛,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為將來會計職業生涯成功做好準備。
(三)構建社會保障體系。社會應當采取一切適當措施,改變男女的社會和文化行為模式,以消除基于性別而分尊卑觀念或基于男女定型任務的偏見、習俗和一切其他做法,支持女性走向社會參加工作,并以法律保障女性能夠在工作和社會領域享受到真正的男女平等,同時要求男性必須和女性共同承擔家務,以法的力量推進家庭生活領域的男女平等。政府應當發展并完善嬰幼兒照料、老年生活服務、家庭教育支持等社會公共服務,減少女性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