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青蓮
會計核算中心是以統一核算為手段、集中資金為基礎、加強財政資金收支管理為目標的一種模式,是公共財政建設的要求,是國庫集中收付的基礎和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財政支出管理的一項深層次的重大改革。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就是為了加強財政資金收支的管理和監督力度,規范財務管理和會計行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為構筑公共財政框架、實現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礎,建立公開、高效、廉潔、務實的行政管理運行機制。它的建立對提高財政理財能力和會計工作效率,規范會計行為,加強會計監督和廉政建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鄄城縣會計核算中心成立于2003年11月,中心自成立以來,人員編制就嚴重不足,主任及工作人員10人,擔負著全縣200多個單位的核算工作,2005年7月,增加了4名工作人員,又增加統管了16個鄉鎮100多個單位的核算工作。工作量非常大,會計工作難免會出現不夠規范的地方。比如說,原始憑證科目記載不準確、不完整或審批手續不健全,會計人員缺乏經驗沒有審核出來,賬冊裝訂存檔不及時的情況時有發生,對每個單位的具體業務的了解程度不是十分透徹,涉及的單位多,管理的工作性質不同,比如:工會單位的記賬科目與其他單位的記賬科目的性質就有很大區別。另外各單位報賬人員的會計知識層次不均,有的單位報賬人員對會計科目分辨不明,大大降低了會計核算工作效率,因此,在2005年10月份我縣核算中心對各單位報賬人員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專業會計培訓工作,使會計核算工作得到了很大進步。
2010年初,我縣縣直單位增加到400個賬套,會計基礎工作繁重,又缺乏規范的預算管理基礎,目前納入核算中心管理的單位在實行預算規范化方面尚有差距,在支出方面控制不嚴,預算對支出的約束力非常弱。會計核算中心沒有實時實地監督的優勢,單位報賬時,會計中心工作人員只能根據票據來判斷,支出的合理性難以控制,發票的真實性難以把握。特別是固定資產的管理上,單位財產賬實不符,單位納入核算中心管理后,財產和賬薄相分離,核算中心只管賬薄不管實物,從而導致個別單位固定資產未按程序處理,財產及收益存在流失現象,會計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相脫節,都會造成會計信息的質量。
會計核算中心對日常財務監督過程不全面,例如:除政府采購管理的業務外,對其他自行采購行為的監督,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和效果,核算中心人員對檢查審核的票據給予付款,無法對付款前的購買行為是否真實、合理、合法做出判斷和監督,無法保證賬實相符。會計核算中心工作人員業務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充分發揮監督管理職能,所以無法全過程監督。
1.對業務要細心,對每一筆業務都要多思量,認真對待,記賬憑證摘要填制齊全,科目運用要正確,對每張原始單據嚴格審核把關,對收付款憑證內容填寫不全,數字有涂改、不正確或付款數額超出存款余額的,一律不予支付。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單據不予受理,對不完整的、記載不準確、審批手續不全的予以退回并提出修改意見,堅持簽字不全不報銷,發票不合格不報銷,違反規定不報銷的原則。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專款專用,自覺維護財務賬目的客觀真實性,支出的合理性。
2.對業務要專心,尤其是會計核算電算化,更不能出錯,要做到高效服務,方便快捷、準確,做好本職工作。需要不斷充實更新新知識,新理論,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勤于學習,常思進取,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干好會計核算中心工作。
3.熱情耐心服務,樹立為會計核算中心工作盡心服務的觀念,對各單位來報賬的工作人員,要熱情,耐心,對業務不明白的報賬員要耐心細致的講解,服務周到,本著制度先行,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樹立服務好會計核算中心工作是自己的光榮的職責和義務的宗旨,盡量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以高效優質的服務,做好會計核算中心工作,同時做好會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
4.忠于職守,會計人員由于崗位的特殊性,廉潔自律是會計人員的必備品質,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遵紀守法,盡職盡責。對經濟信息要比別人知道的多一些,全面一些,尤其核算中心人員,1個會計記多個單位賬務,會計人員要正確對待所掌握的信息,嚴守工作紀律,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守口如瓶。做好會計核算中心工作,需要辛勤的勞動和無私奉獻,會計核算中心工作人員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工作改革創新,一定做到:法規和制度是我們工作中不可逾越的底線,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的要求和規范,精打細算、厲行節約是我們不變的誓言,堅持原則、不徇私情是我們的職業習慣。
5.出納組會計實行印鑒分管,每筆付款業務必須有三只印章,分三個出納會計分別管理。會計核算中心主任資金申請單簽字后、稽核會計根據賬戶余額填寫資金支付單,出納根據資金支付單和出納賬銀行余額開支票。通過審批、審核與開支票分開的監督制約制度,做到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確保各項資金安全。
6.加強對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和監督,認真登記固定資產賬,及時對固定資產增減和報廢進行賬務處理。
7.妥善保管好會計檔案,及時對會計憑證、賬薄、報表立卷歸檔,防止會計檔案丟失或損壞。
8.對單位資金及會計資料負責保密,不得隨意向外界提供或泄漏單位任何會計信息。
一是加強了資金審核,防止了腐敗現象。各有關預算單位納入會計核算中心后,各單位支出行為受到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督,違規違紀現象得到有效控制,超標準,不合理的支出明顯減少,遵守財經紀律的意識明顯增強。
二是規范了開支標準,初步實現了公平分配。實行集中核算后,各項支出標準得到充分執行,納入中心核算的所有單位的工資福利差距也趨于合理化。
三是規范了會計工作,提高了會計信息真實性。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由于核算中心會計人員與原單位徹底脫開,與原單位的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有條件有義務依法、公正、嚴格的按照《會計法》和會計制度的規定行使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職能,及時審核、糾正單位報賬會計不符合會計制度的賬務處理和財務支出,避免了過去一些單位做糊涂賬或假賬的現象。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單位會計信息的可比度大大提高,維護了正常規范的會計工作秩序。
四是加強了財政監管,鞏固了“收支兩條線”成果,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單位原來的銀行賬戶,統一由會計核算中心開戶,避免了單位多頭開戶,私設小金庫現象,所有預算外收入全部繳入財政專戶,有效地防止了收入分散在各單位存款賬戶上難以監管的現象,從根本上解決了財政資金收繳不及時、坐收坐支現象嚴重的問題,同時也杜絕了單位利用小金庫亂發錢物、亂支費用的不合理現象,保證了各類財政資金專款專用。
五是推進了預算制度改革,從根本上杜絕在預算執行中的克扣、截留、挪用等現象,從而逐步建立起“統一收付、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和“單一賬戶”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形式,為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我國公共財政的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實施必須相應地成立國庫支付執行機構(或國庫支付中心或國庫審結中心),具體負責預算單位用款計劃管理、財政直接支付的審核和支付、財政授權支付額度的下達、收入收繳管理、財政收支會計核算、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收入收繳和支出業務的監督檢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