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經典作家關于發展黨內民主基本原則的思想

2010-07-27 15:58:50王保彥
唯實 2010年7期
關鍵詞:列寧政黨馬克思

王保彥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 黨建所,天津 300191)

經典作家關于發展黨內民主基本原則的思想

王保彥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 黨建所,天津 300191)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建黨學說中,包含著發展黨內民主原則的基本思想。他們的觀點和實踐表明,無產階級政黨必須以積極主動的態度發展黨內民主,并根據社會環境和形勢的變化正確選擇發展黨內民主的策略,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和富有凝聚力、戰斗力。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進一步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大力宣傳和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的精神與部署,熟悉經典作家的思想和實踐背景,是達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取得實實在在進展不可或缺的環節。

經典作家;黨內民主;基本原則;團結統一;策略

黨內民主指在黨的政治生活中,全體黨員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決定、管理黨內事務。它是現代政黨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無產階級政黨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目前,作為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原則成立成長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在社會深刻轉型的新形勢下,面對艱巨的執政使命和復雜的社會利益群體,特別需要推進黨內民主,最大限度地凝聚全黨智慧和力量,激發全黨創造活力,鞏固黨的團結。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建黨思想中,包含著非常明確的黨內民主思想,確定了發展黨內民主的基本原則。它們是我們發展黨內民主的思想場域。因此,要真正領會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黨內民主建設的精神,在黨內民主方面有所躍進,有所創新,就必須熟悉和準確掌握經典作家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有關發展黨內民主的基本原則。

一、發展黨內民主必須積極主動

黨內民主是工人階級政黨所應當具有的一個重要屬性,是工人階級政黨把自己組織和團結起來,實現黨的偉大歷史使命的重要保證。以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政黨自誕生以來,一向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來推動黨內民主的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準備時期,他們歷來主張無產階級的組織要實行民主并不斷發展民主。恩格斯在1845年就指出:民主已經成了無產階級的原則,民主在今天就是共產主義。鑒于早期工人政黨搞密謀,實行絕對集中、絕對服從的教訓,為了吸引更多的工人加入黨組織和確立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統治地位,馬克思恩格斯一開始就把黨內民主思想作為建黨的切入點。在改組正義者同盟成立共產主義者同盟的過程中,馬、恩明確了未來政黨的黨內民主原則,即所有盟員一律平等,“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員會由選舉產生并隨時可以罷免,僅這一點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獨裁的密謀狂的道路。……現在一切都按這樣的民主制度進行”[1]。

在指導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過程中,他們都貫徹了積極發展黨內民主的思想。在《國際工人協會臨時章程》中,規定了國際工人協會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代表大會,必須由代表民主選舉總委員會的委員。國際工人協會每年要召開一次代表大會,每個委員都能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馬克思還指導國際工人協會依據章程制訂了一系列制度和紀律,規定了黨員義務與權利的不可分割,規定了民主討論和少數服從多數的政治生活根本原則。馬克思還以拒絕和建議撤銷國際工人協會主席職務,實行輪值制的實際行動敦促黨內民主的實行。正是他們的積極倡導和親身躬行,第一國際形成了在高度民主基礎上實行集中統一領導、集體領導的組織原則。在第二國際成立前后,是歐美工人運動向橫、廣方面發展,各國處于建立民族國家范圍內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并開展合法斗爭為主的時期。恩格斯非常重視在黨的政治任務和組織狀況發生新變化情況下發展黨內民主。他認為,為了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群眾性工人運動的條件,黨在遵守共同原則的前提下,要在黨內充分發揚民主,展開自由討論、批評和自我批評,允許在黨綱黨章范圍內自由交換意見,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強調“應當堅持每年召開一次黨代表大會。即使為了遵守黨章,你們執行委員會也必須這樣做”[2]。而且,為了活躍黨內民主生活,領導干部要善于聽取容納不同意見,他還建議德國黨辦一種刊物,在綱領和既定策略的范圍內可以自由地反對黨所采取的某些步驟,并在不違反黨的道德的范圍內自由批評綱領和策略。

同時,為了推進黨內民主的正常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強烈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突出和個人崇拜。在組建和領導無產階級政黨的活動中,他們一貫發揚民主作風,堅持實行個人平等和集體討論的原則,反對對個人歌功頌德。早在19世紀70年代,馬克思就表示:“由于厭惡一切個人迷信,在國際存在的時候,我從來都不讓公布那許許多多來自各國的、使我厭煩的歌功頌德的東西;我甚至從來也不予答復,偶爾答復,也只是加以斥責。”[3]19世紀90年代,恩格斯進一步明確,“任何一個身居高位的人,都無權要求別人對自己采取與眾不同的溫順態度……”[4]。他堅決反對為自己搞慶祝活動,強調要避免讓群眾覺得有人高高在上。

列寧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實踐者,從俄國工人運動當時所處的歷史條件出發,即在無產階級政黨的存在和活動還帶有很大秘密性的情況下,民主制不可能完全實現,主張建立一個集中統一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爭取實現黨的革命目標。但他本人是一個具有民主作風的領袖,而且他從來沒有放棄發展黨內民主的原則,條件具備時更是積極推動黨內民主的進程。

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初創時期,盡管列寧認為廣泛的民主原則難以實行,他仍指出,即使黨處在秘密狀態,其領導機關仍應通過一定的代表會議選舉產生,實行一定的民主。“只有社會民主工黨才不顧一切巨大困難,甚至不顧重大犧牲,在組織中真正實行民主制”[5]。1906年,列寧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統一代表大會上強調,在黨組織中真正實現民主集中制是一項重大的、嚴肅的和非常重要的任務,要進行頑強不懈的努力,實現直到現在還多半是在紙上承認的所有黨組織的自治權。1920年9月,俄共(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關于黨的建設的當前任務》中對黨內民主做了詳細規定,提出盡可能經常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允許普通黨員旁聽黨的代表大會;創辦經常批評黨的錯誤和在黨內進行一般批評的報刊;以推薦制代替干部任命制等。1921年,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明確指出,黨將繼續不斷地采取一切手段并實驗各種新的辦法,來反對官僚主義,擴大民主,發揚自主精神,保證全體黨員甚至最落后的黨員都積極地參加黨的生活,參加討論黨所面臨的一切問題。列寧還非常重視黨內監督。黨內監督是黨內民主不可或缺的部分,為了防止濫用權利,維護黨內民主,1920年就開始設立監察機關。其后,又推動建立了與黨的委員會平行的獨立性的監察委員會。

在列寧領導俄共(布)執政的7年中,他堅持了黨的代表大會年會制,召開了6次全國代表大會,5次全國代表會議,45次中央全會。即使在國內戰爭極為艱險的時期,會議也按期舉行,而且每年還堅持召開中央全會。1920年,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還提出了必須更經常、更廣泛地召開全體黨員大會等黨內民主的20條具體措施。而且,在代表大會上允許發表各種不同意見,甚至允許不同意中央觀點的人在大會上作副報告,供全體代表討論和評議,最后每人一票平等表決。對于重大分歧問題,必須交付全黨展開廣泛的討論和爭論,充分自由地進行黨內一切批評,才能集體制定全黨性決議等。在逝世前,他還提出了諸多對黨內民主制度包括黨內高層民主的建議,如擴大中央委員會的人數,吸收更多的工農分子參加;改組工農檢察院,使其與中央監察委員會結合,共同監督黨的中央領袖等。

二、發展黨內民主必須保證黨的團結統一

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馬克思、恩格斯創建無產階級政黨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過程中,非常重視黨的團結和統一,反對宗派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指出必須正確開展黨內斗爭。

在第一國際期間,他們把團結作為國際的一個基本原則,表示“革命應當是團結的,……我將繼續自己的事業,為創立這種對未來具有如此良好作用的所有工人的團結而不倦地努力”[6]。為了維護團結,他們提出了黨內不允許搞宗派主義的原則。從考察宗派發展的歷史根源和規律性,說明了反對宗派主義的重要意義,認為宗派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童年,無產階級必須跨越這個階段。因為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無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歷史使命,這時,宗派及其解決社會矛盾的方案就成為無產階級運動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恩格斯從存亡的高度指出,宗派主義的特征是緊緊糾集在一起并進行陰謀活動,要求階級運動服從特殊的宗派活動。所以,宗派運動和階級運動是對立的,哪里有宗派主義,哪里黨的團結和統一行動就會遭到破壞。正是基于此,馬克思恩格斯即使在工人運動陷入低潮的時期,依然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堅持同蒲魯東主義、工聯主義、右傾機會主義小宗派和巴枯寧主義做不妥協的斗爭,澄清黨內的混亂思想,捍衛了黨在思想和組織上的統一。

同時,他們也認識到,黨內斗爭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過民主的思想斗爭,才能不斷克服黨內各種機會主義思潮的影響,鞏固和發展黨的組織。馬克思明確提出,矛盾決不能長期掩飾起來,他們總是以斗爭來解決的。在幫助歐美各國創建工人階級政黨時,他們就發現由于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共產黨內部的斗爭是不可避免的。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發展,無論在什么地方總是在內部斗爭中實現的。”[7]653因此,為了建立黨內真正的和諧,使黨不致蛻化成為宗派,甚至發展到組織上的分裂,應當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通過討論弄清思想;應當允許爭論,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民主說理的方式,而不是專制、壓服的方法解決黨內矛盾,實現黨內監督。既要保持原則的堅定性,又要有利于黨的團結統一。恩格斯在談到通過正式機關報轉載《哥達綱領批判》時堅定地表示,一個能給自己奉送無情的自我批判的黨,有著讓敵人驚愕的巨大的內在力量。而且,他還闡明了工人運動要堅持言論自由,沒有批評就沒有真正的團結。并指出,各國民主主義者的團結并不排斥相互間的批評。沒有這種批評就不可能達到團結。沒有批評就不能相互了解,因而也就談不到團結。并以反問的方式著重表明“批評是工人運動生命的要素,工人運動本身怎么能避免批評,想要禁止爭論呢?難道我們要求別人給自己以言論自由,僅僅是為了在我們自己隊伍中又消滅言論自由嗎”[8]。

此外,他們還闡明了維護團結統一的根本原則底線——革命的原則,即堅持真正的社會主義,堅持運動的無產階級性質,反對拿原則做交易,退讓調和。恩格斯在評價法國工人黨內馬克思派和可能派的分裂時,指出:“在可能團結一致的時候,團結一致是很好的,但還有高于團結一致的東西。誰要是像馬克思和我那樣,一生中對冒牌社會主義者所作的斗爭比對其他任何人所做的斗爭都多(因為我們把資產階級只當作一個階級來看待,幾乎從來沒有去和資產者個人交鋒),那他對爆發不可避免的斗爭也就不會感到十分煩惱了……”[7]653

列寧也始終堅持發展黨內民主必須保證黨的團結統一。首先,他認為誠懇地、始終如一地貫徹民主制,就能保證黨不發生分裂,保證黨內思想斗爭能夠而且應當同嚴格的組織上的統一,同大家服從共同的代表大會的決議完全一致。其次,列寧堅持這一原則還主要表現在對黨內自由討論和宗派活動上。在與少數派爭論民主制與集中制的過程中,他表示行動一致、討論和批評自由就是我們明確的看法。1899年,列寧在《我們的當前任務》中指出,社會民主黨地方性活動必須完全自由,同時又必須成立統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黨。由于德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少數不愿服從多數,并且開始搞分裂活動,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1905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向少數派直截了當地提出了承認多數派的決議,也就是實際恢復黨的統一,還是正式徹底的破壞黨的統一的問題,要求“全體黨員不分上下都必須無例外和無條件地承認黨的紀律”。直到1906年俄共四大,兩派才重新合并,恢復了黨的統一。此期間,列寧對黨內民主必須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有較多論述。在《前“布爾什維克”派出席統一代表大會的代表告全黨書》中,他表明了“在目前所處的這樣的革命時代,……每一個社會民主黨人的職責,就是力求使黨內關于理論和策略問題的思想斗爭盡可能公開、廣泛和自由的進行,但是,決不能使這種思想斗爭破壞和妨礙社會民主主義無產階級的革命行動的統一”的態度。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統一代表大會上他也強調,黨組織應當是統一的,但是,在這些統一組織里,應當對黨內的問題廣泛地展開自由的討論,對黨內生活中各種現象展開自由的同志式的批評和評論。“應該徹底消除爭地盤的斗爭、畏懼其它‘派別’的心理。但愿我們能真正有團結一致的黨組織,而在這些組織內部,各個不同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派別之間只能進行純粹的思想斗爭。這是不容易做到的,我們也不可能馬上做到。但是道路已經確定,原則已經宣布,我們現在應該完全地、徹底地實現這個組織上的理想”[9]59。他在《批評自由和行動一致》一文中說:“民主集中制和地方機關自治的原則所表明的正是充分的普遍的批評自由,只要不因此而破壞已經確定的行動的一致,——它也表明不容許有任何破壞或者妨害黨既定行動的一致的批評。”[9]129針對同立憲民主黨化的社會民主黨人的斗爭和黨的紀律問題,他指出,沒有討論和批評的自由,無產階級就不承認行動的一致。為此,俄共(布)中央還專門出版了不定期的《爭論專頁》,開展黨內批評,討論有關黨的戰略、策略以及經濟建設方面的問題。

針對俄共(布)執政后黨內出現的不間斷的派別活動,列寧嚴厲指出:“任何派別活動都是有害的,都是不能容許的,因為即令個別集團的代表人物滿心想要保持黨的統一,派別活動事實上也必然會削弱齊心協力的工作,使混進執政黨內來的敵人不斷加緊活動來加深黨的分裂,并利用這種分裂來達到反革命的目的。”[10]1921年,列寧在談到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錯誤時,明確提出黨內進行思想斗爭,并不是要互相排擠,而是要互相促進。

三、發展黨內民主必須根據社會環境和形勢的變化正確選擇策略

馬克思主義黨內民主思想,是與時代、國情和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緊密聯系的。他們反對絕對的集中制,但也不主張絕對的民主,而是根據社會環境和形勢的變化,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統一起來,正確地選擇發展黨內民主的策略,循序漸進的展開。

為了堵塞任何要求個人專斷和獨裁的道路,黨的組織原則必須是民主的;而為了反對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和克服渙散狀態,黨的組織同時又應該強調集中、權威和紀律。在組建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和指導其活動的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從突出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組織原則,與以往的密謀、半密謀或渙散的工人政黨相區別,壯大黨組織,提高戰斗力和吸引力出發,著重強調了黨內民主的必要和重要。在第一國際前期,馬克思根據新的經驗對黨的民主原則做了進一步的擴充,如規定每一個支部,無論其成員多少,都有權派一名代表參加代表大會;每一個代表在代表大會上只有一票的表決權;原則問題實名投票制;定期報告制;調查報告制等等。特別是第一次提出了權利和義務不可分割的理論,對發揚黨內民主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到第一國際后期,為了反對以巴枯寧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馬克思恩格斯著重強調了權威和集中領導的意義。無政府主義反對一切政黨組織、反對一切政權機構、反對一切權威,主張國際工人協會應當是一些自治的支部的自由聯盟,應當拋棄身上任何會導致權威主義和專制的原則,攻擊巴黎公社,攻擊總委員會企圖把國際導向權威共產主義,給當時的工人運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和危害。馬克思恩格斯堅決反對這種謬論,并指出了其在實踐上的危害。在《政治冷淡主義》一文中,馬克思批駁了巴枯寧主義和蒲魯東主義關于無產階級放棄政治斗爭和立即廢除國家的理論,揭露了無政府主義思想是要使工人階級無所作為而永遠處于受奴役的地位。他提出,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無產階級必須進行政治斗爭,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中,權威和集中更為重要,如果沒有權威,革命就不可能取得勝利,即使取得勝利了,也不能夠鞏固。因此,“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絕對好的東西,這是荒謬的”[11]226。恩格斯還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有人向我說,權威和集中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兩種應當詛咒的東西,那么我就認為,說這種話的人,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過是口頭革命派。

在歐美各國工人階級政黨建立起來以后,根據群眾性的工人政黨斗爭條件的變化,恩格斯又著重強調了發揚黨內民主、健全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他指出,為了適應已經變化了的情況,黨必須盡快地超越迄今存在的嚴峻紀律的框框,在黨內充分發揚民主,開展自由討論。在遵守共同原則的前提下,絕對自由的交換意見是必要的。為了發揚民主,他強調在黨內要實行人人平等的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迷信。這就是說,民主和集中對一個政黨來說都是必要的,只不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側重點有所不同。當黨處在秘密工作狀態時,要格外強調集中和紀律;處在公開合法狀態時,則可以適當擴大黨的民主生活。馬克思恩格斯在當時的條件下,雖然沒有明確地指出循序漸進的原則,但是在他們同黨內不同派別斗爭的過程中,在教育引導工人階級覺悟的過程中,一貫反對過激的言行。馬克思曾指出:“權利絕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11]305

列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在俄國的主要傳播者和實踐者。他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把握黨內民主節奏。根據俄國的國情和黨情,列寧也對民主與集中的強調有不同的側重,在不同時期分別強調過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和民主制。在俄國社會民主黨成立時,在沙皇兇惡的專制統治和黨組織極端渙散的背景下,為了同俄國過去一切革命政黨相區別,列寧指出,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按照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必須是統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黨。1904年,他在《進一步,退兩步》中談到,黨組織的基礎的基本思想第一是集中制思想,它從原則上確定了解決所有局部的和細節的組織問題的方法。同時,他也認為,社會民主黨地方性活動必須是完全自由的,應該把集中和這種自由結合起來。黨內民主的程度取決于黨工作的歷史條件,在黨的存在和活動還帶有很大秘密性的情況下,民主制不可能完全實現,但他從未放棄利用任何可行條件發展民主。在《怎么辦?》一文中,他進一步解釋道:“在黑暗的專制制度下,在流行由憲兵來進行選擇的情況下,黨組織的‘廣泛民主制’只是一種毫無意思而且有害的兒戲。”[12]列寧運用集中制更多是為了加強黨的組織紀律性,把黨建成有嚴密組織的集中的黨,從而在斗爭中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他明確提出,俄國政治環境非常惡劣,反動政府對工人運動進行殘酷鎮壓,對民主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實行摧殘。從黨自身的情況看,黨員分散且思想未統一,小組織習氣盛行。如果沒有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統一和集中,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民主的統一是不可能的。而只有權利威信和上下級組織服從,才能使黨成為一個有組織的整體。在內部討論尤其是思想或路線論爭中,他并沒有借以壓制不同意見或少數派的思想或行動。1905年,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使社會民主工黨獲得了暫時的合法存在的權利,列寧就決定利用這個時期,來建立一個公開組織的思想的民主制度;實現選舉制和按有組織的黨員人數選舉代表大會代表。他主持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會議通過《黨的改組》決議,確認了民主集中制原則是不容爭論的,必須實行廣泛的選舉制度,賦予選舉出來的各中央機構以進行思想領導和實際工作領導的全權,同時,各中央機構可以撤換,它們的活動應廣泛公布并應遵守嚴格地做工作報告的制度。在此后的四大上,布爾什維克提出,在目前的政治條件下實行民主(的)集中制固然尤其困難,但是在一定限度內仍然是可以實行的。只有在無法克服的警察阻撓和及其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放棄自下而上的黨組織的選舉。會上,民主集中制原則第一次被寫入黨章,并成為以后共產國際的組織原則。在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后,列寧仍申明:“一旦有了公開活動的條件就立即向工人政黨的民主組織過渡。”[13]1917年,在“二月革命”后,鑒于黨成為“合法”政黨,由地下黨變成公開的黨,布爾什維克召開六大,再次肯定了民主(的)集中制原則,并就黨內民主的制度做了具體的規定,如確立了黨的代表大會年會制,并規定可以根據代表要求另行召開非常代表大會。

十月革命勝利后,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處于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巨大壓力下,鑒于黨內派別活動的嚴重危害,列寧更多地強調集中制。蘇維埃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宣布全國為軍營。黨組織事項“軍事化”,在黨內部實行“極端集中制”、上級組織對下級的“命令制”和黨員干部的“單一任命制”。1921年戰爭結束,進入和平經濟建設時期后,列寧及時強調要不斷擴大黨內民主,以激發全黨的積極性。俄共(布)召開十大在確定過渡到新經濟政策的同時,決定從“極端集中制”過渡到“工人民主制”。其中,《關于黨的建設問題》指出了極端集中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提出隨著形勢的變化和黨的工作重點的轉移,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形勢和新的工作方法,必須由戰斗命令制改為實行工人民主制。要排斥一切委任制度,從下到上的一切機關都實行普遍選舉制、報告制和監督制,充分自由地進行黨內一切批評,集體制訂全黨性決議,反對官僚主義,擴大民主,對黨員濫用自己的地位和物質特權的現象進行堅決的斗爭等等。針對會前在工會問題爭論中派別林立的狀況,通過了“關于黨的統一”的決議,禁止一切派別活動。當然,那時俄國的國內狀況危機四伏、饑荒遍地、騷亂不斷。會后,形勢再度惡化,為了解決政治、經濟中的主要矛盾,穩定國家政權,十一大和十二大有意識地限制了廣泛的民主。這正符合了十大上提出的處理黨的組織形式的重要觀點,即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根本否認能找到一種絕對的正確的、對革命過程中的一切階段都適合的黨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法。相反,組織形式和工作方法應當完全取決于具體的歷史環境的特點以及由這種環境產生的任務。總之,列寧根據俄國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和形勢的變化,做到了民主與集中各有側重而又互不相害,共同推動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此外,十一大上還首次制訂了《監察委員會條例》和《中央監察委員會條例》,推動了黨內監督的發展。

綜上,我們黨關于黨內民主的思想是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相關思想為指導,在長期的黨建實踐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黨的十六大強調,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十七大進一步指出,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進一步推進黨內民主建設,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的發展,就要在大力宣傳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有關論述和十七屆四中全會部署的前提下,熟悉經典作家的思想和實踐背景。唯有此,才能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實踐才能富有時代感和歷史的責任感、厚重感,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0.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4.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9.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2-73.

[5]列寧.列寧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241.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80.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4.

[9]列寧.列寧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10]列寧.列寧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

[1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列寧.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132.

[13]列寧.列寧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97.

責任編輯:張功杭

book=4,ebook=268

D261

A

1004-1605(2010)07-0004-06

王保彥(1974-),女,山東蘭陵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黨建所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黨史黨建。

猜你喜歡
列寧政黨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布達拉(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列寧晚年意識形態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民主黨派政黨認同的有效構建
民意調查:列寧和斯大林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
列寧的贈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午夜影院|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第三页|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毛片视频网址| 亚洲人妖在线|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福利社| 毛片在线播放a|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青青青国产视频| 婷婷亚洲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www.狠狠|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视频|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亚洲男女天堂|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天堂|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免费在线|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欧美另类一区|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a级片|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 a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在线无码九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一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色首页AV在线| 91欧美在线| 色色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91视频| 欧美天堂久久|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色成人综合| 天天综合色网|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欧美午夜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