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馮潔
【核心提示】
他是乾龍創投合伙基金的創始人和合伙人,也是一個多次成功創業而蛻變成的風險投資人;他曾創立和軟銀共同投資的早期中國技術性創業公司的孵化機構IdeaFactory,組建過中國最早的搜索引擎、在線學習、在線音樂和手機游戲等公司;他的新浪博客,以VC與創業者的雙重身份,詼諧幽默由淺入深地娓娓道來那創業的不能承受之輕,鼓舞著中國本土的草根創業者們,點擊率居高不下。
“很多年輕人都懷有創業的夢想,但當投資人給你一個億的時候,絕大部分人一時間很難回答自己能干什么。”2010年4月,一本名為《給你一個億》的新書在市場上火熱不已,而這本書的作者正是查立,這位天使創投人,將自己的經驗和感悟化作文字,沉淀于紙張之上,與年輕人共享創業之道。近日,本刊記者就“青年創業”這一話題采訪了查立先生。
記者:能否談談您寫《給你一個億》這本書是出于怎樣的考慮?您希望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能夠給之后的創業者帶來哪些層面的借鑒?
查立:我最初并沒寫書計劃。這本書源于我的博客,世界上很多事情開始設定的目標和最終的結果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一年多前,一個朋友忽悠我開博客寫博文,寫博就寫博吧,小菜一碟的事情,可誰想到,今天的結果是被一群朋友鼓搗著出書……創業不也正是如此嗎?想得再好都是紙上談兵,得挽起袖子動手去做去付諸實踐才能把idea變成可能,義無反顧地走出第一步,才可能會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這本書的內容是從上面提到的我那個博客里整理出來的,講的都是有關“創業”的點點滴滴、是是非非,是隨筆寫的創業巷戰的實戰體驗,作為給初次上路的創業者們的一些叮囑。但是,千萬別以為讀了這本書,你就懂得如何去創業,明白了如何去創新、如何去和VC周旋……創業本質上是神秘的、宿命的、不可知的,成功之前你是不可能知道如何才會成功的;創業的過程猶如寫一部獨特、曲折、離奇、璀璨的人生長篇小說,所以它才會有如此的魅力,能吸引地球上最聰明的、最能干的、最異想天開的、最頑固的那些年輕人們去冒險嘗試。
記者:相較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市場環境對于創業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選擇適合的行業進入,創意更是不可或缺。身為天使投資人,您的選擇標準是什么?更看重的是創業者哪一方面的潛質?
查立:我覺得創業投資的關鍵是“人”,即創業者本身,這是一切的一切,沒有優秀的創業者,創業和創業投資都無從談起。優秀的創業者可以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在最艱苦的環境里尋找到機會,打造出偉大的企業,相反的,二流三流的創業者,也許會把一個好idea搞砸鍋,會把VC給的一大堆錢燒光,最后一事無成。所以,第一是人,然后才是行業、項目、模式……
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一定會有樸素的價值觀,所謂“樸素價值觀”,即基本的做人原則,有了它,我們就不會成為誘惑的俘虜、我們在迷茫時不至于幻滅;創業也有“樸素的價值觀”:做比想更重要,堅持堅持再堅持,世界上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VC給再多錢也會燒光的、客戶最重要、速度很重要、現金流很重要、如果失敗必找出自身原因,以便東山再起。
一個創業者必須是誠實的,必須有組織和引領團隊的領袖素質,必須能全神貫注專注在顧客的需求和滿意上,必須百折不撓和靈活機智,必須在重大決策上做正確決定,所以創業者必須提升自己的思想力,真正的成功背后不是關系,不是VC的錢,而是思想的智慧和實力。為何人人都應去試試創業?因為創立一家公司猶如創立一個國家,治理公司需有思想,你CEO可以獨裁專制,也可以當開明領袖,公司可走市場的道路,也可走地下的道路,創業者在路途中會明白許多社會的世故,理清思路。做生意沒法扯皮:賺錢或者不賺。一個人成功創業,不僅賺到錢,還賺到很多錢以外的東東。
記者:在寫完《給你一個億》后,您可能已經預想到,將會有無數年輕人為之所動,投身創業者行業。您覺得,對他們而言,在中國創業的最有利條件是什么?對于成千上萬的創業者,您有什么樣的忠告?
查立:如果我的這本書能給創業者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我心滿意足。很喜歡“創業邦”這個詞,很希望中國的成功創業者們大家都來添磚加瓦,建設一個創業者的城邦,這樣,新上路的創業者就不再會那么孤獨了……這本書,但愿是一塊磚,砌在創業城邦的城墻上,但愿它對后來的創業者會有些用場。在這本書里,我自己也不時地在兩個不同的角色之間串場,一會兒是VC,一會兒又是你的創業者老大哥,一會兒以VC自居,一會兒又說VC是魔鬼……嘿嘿,別誤會哦,不管我頭上戴了哪一頂帽子,充當了哪一個角色,目的都是同一個,想方設法把自己創業和投資的經驗和教訓傾囊而出,分享與你,愿你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快、更遠!
記者:您個人早年接受過藝術教育,又具有出國留學的背景,此后又在上市公司擔任要職,對許多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獵。之所以選擇創投行業,背后最吸引您的因素是什么?
查立:我在中國美院畢業前幾天被開除,本來順順當當的人生道路遭到了斷裂般的顛覆,呵呵,這種外界環境的突變使我走出了狹小的畫室,走向了一個廣闊和豐富多彩的大世界。我在許多大公司工作過,后來又數度創業,久而久之蛻變成為一個VC似乎是必然的歸宿。但是創投這個行業,尤其是早期的創投,和我早年的藝術訓練息息相關,分不開的;藝術需要創造、創意,不斷提升、不斷尋找新的主體和靈感,不斷創新,而這些,不正都是早期VC所追求的東西嗎?藝術是靈感、idea的發展結果,創業公司也需要靈感和idea的打磨,藝術是一個人的世界,創業是一個團隊的事業,從某種角度說,創業的難度和強度更高更大,更有挑戰性。
記者:對于抱有創業理想的后來者,您覺得在創業之前,哪些領域的嘗試和閱歷是最重要的,也是您最看好的?
查立:創業者的思想力,當然,這是需要一輩子練功的。我很看好年輕人、大學生、甚至大學沒畢業的人去創業,俗話說,無知者無畏,世界上那些最牛逼的公司都是沒讀完大學的大學生創造的,比如微軟、蘋果、谷歌、戴爾、Yahoo、Facebook……所以,年輕人怕什么?要創業馬上出門去創業,別等待,其實即使你等到頭發白了,也等不出創業的經驗,創業的學習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學校里即使有創業課程,即使考100分照樣不能保證你一定成功,學歷、資歷對于創業沒什么用處,甚至會成為包袱,創業無方,創業者和非創業者的唯一界限就是行動!
有人說大學生畢業應去大公司鍛煉,成熟后再創業。此話是“過來人”賣老,為不敢創業找幌子。大公司的經驗在創業公司里是用不上的,很多甚至有害。大學生在學校沒學過創業課,在大公司里學不到創業經驗,所以大學生創業和讀大學、大公司經驗無關,大學生想創業,不管畢業與否,有無經驗,時機就是現在!
記者:對于行業,您有沒有特殊的喜好,哪些行業會讓您優先考慮?
查立:我只投資自己熟悉的行業,比如投房地產很賺錢,我也只能眼巴巴看別人賺錢,因為我對房地產一竅不通,如今是知識經濟,只有做自己熟悉的領域,成功系數才高。
記者:作為一個過來人,您覺得創業者應當抱著怎樣的心態投身創業大軍?
查立:還是我的那句老話,創業者要有樸素的價值觀,有偉大的愿景和抱負,脫離了原始的和樸素的價值觀就會飄渺無邊,變得云里霧里找不到北。即使開大排檔,專注把它開到極致,就成了今天的麥當勞;開雜貨鋪專注把它開到極致,就成了今天的沃爾瑪。萬事一定有個起頭,再大的公司都有起步的第一天,邁出的第一步,創業像在極端的矛盾中舞蹈:一會兒說成功不能碰運氣,一會兒又說成功全靠運氣;一會兒說idea很重要,一會兒又說idea不值錢;一會兒說創業是闖出來的,一會兒又說要精心算計;一會兒說要Think big,一會兒又說要Think small;一會兒說不要干壞事,一會兒又說創業就是要做出格的事……哈,不然咋叫創業?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嘛!
一定要向創業者推薦這句話:Failure has to be an option,but fear is not!(失敗是必備選項,恐懼不是!)創業必須做好失敗準備,但絕不恐懼失敗。勇敢的心才配去創業,即使慘敗,也必定是個終生難忘的炫麗故事,這是《泰坦尼克號》導演卡梅隆說的。
記者:未來,您覺得創業會不會成為年輕人擇業的一種趨勢?從中國的市場環境考慮,您認為創業具有怎樣的有利土壤,又有哪些機制是需要改善的?
查立:創業應該成為每一個年輕人的必修課程。創業是門大學問,絕對超過教室里的任何一門課,創業是個大課堂,大得能裝進整整一個世界。課堂里的成績再好,得到的只不過是老師的認可,如果創業成功,得到的則是全社會的認可,所以每個大學生都好好思考一下“創業”二字的含義,今生今世一定要親口去嘗嘗創業的滋味。
今天的年輕人創業應該不再滿足那種原始的生存性創業,比如開間大排檔或者開個雜貨鋪什么的,年輕人創業要有知識、有智慧、有技術、有新的模式,要能夠去改變世界……可創業又談何容易啊,那會是一次次向自我極限的挑戰。好的idea怎么來?怎樣才能把一個異想天開的idea變成一個人人追搶的熱賣產品?怎樣組建和打造優秀團隊?怎樣和大公司競爭?怎樣才能賺到錢?怎樣和投資者談判?怎樣起草法律文件?怎樣控制成本、培育企業文化、提升領袖魅力……天下沒有一個人與生俱有這些本領,我們每個人都有無數的“第一次”,重要的是看自己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跨不出第一步,就永遠不會有第二步;更何況我們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潛能,每一個人都是一座火山,只不過是有的火山爆發了,有的火山一輩子沉寂。
創業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創過業的人通常比常人更懂事,更了解社會、更理解價值、更善于做決定、更有人緣、更有錢、更熱愛自由、當然也會更加感嘆世間善惡和人生滄桑……從這個角度說,大學生創業不僅僅是年輕人成熟的加速器,也會促進社會的進化和更新。因為一旦有更多的年輕人體驗到了創業的艱辛,體察到社會的不完善,他們會比成熟的人更加敏銳、更加積極的尋找機會來改善,能更快地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
中國的創業環境遠遠不如美國,但每五個中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在想創業,當然“想”創業和創業是有天壤之別的。中國的文化傳統保守,所以社會上保守思想看不到年輕人的顛覆力量,政府對國營企業什么都開綠燈而對民營企業設置各種限制,比如形形色色的“資質”,認為制造不平等競爭,中國的銀行并不服務于民營的中小企業,中國的投資人急功近利沒耐心,不投資未來,只愿意炒股票倒手一把房地產,人們認識不到真正的價值產生在哪里,這些客觀的因素增加了中國創業的難度和風險,強勢的政府能否看到這些問題?雖然到處是創業高新園區的高樓大廈,這只是表面的硬件,其實,我們的創業支持系統(軟件)很爛很落后。創業者應該有自己的組織,應該建立和政府的對話渠道,但是個人對此并不樂觀,一個不理解不相信經濟是由“無形的手”來推進的政府,不相信市場自由競爭的政府,會給創業者帶來障礙。即便這樣,創業者照樣去創業,成功的創業公司必將成功,而這些都不是政府造就的,是創業者自己練就的。
地處民營資本最為活躍區域的杭州銀行,近年來發展速度非常迅猛。2009年年報顯示,杭州銀行總資產達1500億元,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239億元和858億元,每股收益1.00元,實現凈利潤13.66億元,同比增長6.9%,各項經營指標與已上市的幾家城商行相比都可圈可點。作為城商行梯隊的佼佼者,杭州銀行如今已經進入上市沖刺之路。2009年以來,杭州銀行通過一系列的增資擴股,內部股權結構調整措施,掃清最后的上市障礙。
經過近8個月時間的辛苦談判,寧波華翔集團旗下的寧波勞倫斯汽車內飾件公司有望于7月份完成對英國捷豹路虎旗下汽車內飾公司的并購,收購涉及資金超過1500萬英鎊。華翔集團董事局主席周辭美則表示,1500多萬英鎊并購后,帶給華翔集團的收益卻是無法估量的。他指出,通過收購,華翔集團不僅成功獲得了為捷豹、路虎等歐洲豪華車、配套生產年產值3億元真木內飾件的巨額訂單,更重要的是還進一步確立了在該細分領域的競爭優勢,躋身汽車真木飾件行業的全球三甲。
7月12日晚間,步森服飾首發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資料顯示,浙江步森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計劃在深交所發行2334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9334萬股。公司主營業務為“步森”品牌男裝的設計、生產和銷售。值得注意的是,壽氏家族12名控股成員中有7人為步森服飾的高級管理人員,其中陳建飛為發行人、董事長,王建軍、陳能恩、吳永杰為發行人、董事,王建軍、王建霞、壽鶴蕾、吳永杰為發行人、高級管理人員,由此壽氏家族可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決策,對步森服飾存在一定的家族控制風險。

“千億浙資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屆中國低碳產業投融資大會”將于8月26日至2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其中,大會中首屆石化低碳經濟論壇由網盛生意寶(Toocle.cn)旗下中國化工網承辦。據悉,本次大會議題包括: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各地加快調整產業結構以及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的新規劃和新舉措、后金融危機下浙資狀態評估及主要投資趨勢等。
由杭州動漫“龍頭企業”浙江中南卡通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大型動漫歌舞劇《魔幻仙蹤》,在北京解放軍歌舞劇院參加文化部舉辦的首屆全國民營藝術院團優秀劇 (節)目展演上亮相。
2010年,經過數十次的前期策劃和反復修改打磨,大型動漫歌舞劇《魔幻仙蹤》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上首次亮相,連演五場,幾乎場場爆滿,贏得了現場觀眾與業內專家的充分肯定。此次《魔幻仙蹤》進京展演,是杭州原創動畫在動漫舞臺劇領域的一次全新探索,在完善動漫產業鏈模式上的一次有益嘗試。
凱恩股份,這家位于浙江遂昌以生產特種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作為浙江麗水當地唯一的上市公司,曾經的風光上市,如今卻負面新聞纏身,一切緣由都隨著凱恩集團董事長王白浪的瘋狂減持自家股票而浮出水面。3個月內,凱恩股份股價從9.66元一路暴漲至最高的14.79,漲幅達53%。在此期間,凱恩集團和公司實際控制人、凱恩集團董事長王白浪分別減持2590萬股和662.5萬股,合計占比16.7%。減持后,凱恩集團仍持有4115.06萬股,占比21.13%;王白浪本人直接持有凱恩股份的股票,已經全部清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