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課題組
建議從轉型升級、社會民生和環境資源三個方面來研究“十二五”規劃的主要發展指標,這三個方面涵蓋了“轉型發展”所包括的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四個領域,銜接了浙江發展新階段的特點
發展目標是發展戰略的體現,也是明確和落實發展任務的一個主要依據。從全國來講,2020年要建成惠及全國人民的全面小康社會,2050年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從浙江來講,全面小康和基本現代化都要率先,已經提出力爭到2010年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這是浙江“十一五”規劃綱要已經明確的),到2020年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國際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進入了大動蕩、大調整時期,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因素增加,將對我國和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笆濉睍r期,浙江要圍繞繼續化解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全力以赴推進“轉型發展”來研究發展目標;同時要考量高水平地實現十七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即增強發展的協調性、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強文化建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和建設生態文明),考量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主要階段性目標在“十二五”的體現,還要體現省委、省政府明確的涉及改善民生、社會發展、體制改革和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的發展目標。為此,建議從轉型升級、社會民生和環境資源三個方面來研究“十二五”規劃的主要發展指標。這三個方面涵蓋了“轉型發展”所包括的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四個領域,銜接了浙江發展新階段的特點,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一致的。
增長速度。按照保持一個有利于加快轉型升級的經濟增長速度的要求,建議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為7%或8%,如果定7%,按現行價格和匯率計算,到201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萬億元左右,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5萬元左右,相當于9573美元??紤]的基點:(1)“十二五”時期,對擴大內需不能太過樂觀,對國際市場的回暖也不能寄予過高的期望;(2)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轉型升級,而轉型升級對浙江而言將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3)制定一個相對較低的增長速度,有利于集中精力抓轉型升級;(4)保增長和保穩定不能唯GDP,浙江率先實現轉型升級就是對全國的最大貢獻;(5)浙江經濟在“十二五”時期將呈現一個增長速度由慢到快的漸近過程。
產業結構。到2015年,服務業得到加快發展,制造業基本完成轉型升級,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調整為4.5∶47.5∶48,基本形成以“三產”為主導的、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紤]的基點:(1)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依賴于農村改革,“十二五”時期農村改革步伐將會加快;(2)浙江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在危機環境下展開的,是市場倒逼下的被動選擇,雖然挑戰大于機遇,但是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識與合力;(3)工業、農業等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服務業的發展和帶動,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推進將會促進服務業的更快發展;(4)在新的發展階段,一、二、三次產業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加快,將進一步促進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5)形成工業為基礎、“三產”為主導、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本來就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要求。
增長格局。投資、消費和出口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關系及其內在結構逐步得到調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投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外貿出口保持在10%左右,競爭力有所提高。財政收入增長應該保持在適當降低的水平??紤]的基點:(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擴大內需的戰略導向,將有利于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雖然大規?;A設施建設高潮即將過去和傳統產業規模擴張多數向省外轉移,但轉型升級的投資需求和激活民營投資的潛力,能夠使投資增速保持一定的水平;(3)隨著國際經濟的復蘇,出口將出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但回升的速度不會太快,估計出口增速保持在10%左右是可以爭取的;(4)適度降低財政收入增長水平是為了配合實施結構性減稅,也是為了“放水養魚”,為轉型升級創造相對寬松的環境。
創新能力。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左右,科技綜合實力、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前列??紤]的基點:(1)符合中央提出的“三個轉變”的要求;(2)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已提出,到2012年R&D經費支出占GDP比例在2%以上;(3)隨著“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的深入實施,創新型省份建設將進一步加快。
城市化水平。新型城市化有效帶動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發展。2015年,非農產業就業比重達到85%以上,城市化水平達到62%??紤]的基點:(1)城市化問題,不是簡單的發展問題,更是改革的問題,“十二五”時期浙江改革的進程將加快;(2)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必然提高城市化的發展水平;(3)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已提出,到2012年城市化水平超過60%;(4)預測“十二五”時期,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0.5-0.7個百分點是可以爭取的;(5)2010年是人口普查之年,合理地界定城市人口,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通過城市人口統計口徑的變化,或將“提升浙江城市化水平”。

按照保持一個有利于加快轉型升級的經濟增長速度的要求,建議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為7%或8%,如果定7%,按現行價格和匯率計算,到201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萬億元左右,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5萬元左右,相當于9573美元
常住人口。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不斷提高生育質量,到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預計達到5400萬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左右,機械人口增長速度有所下降。考慮的基點:(1)低生育水平不僅是計劃生育政策維持的結果,更是新生代的發展趨勢;(2)隨著浙江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大規模農民工入浙的高潮將漸行漸遠,而高素質勞動力的流入會逐漸增加。因此,機械人口增長速度必然下降,但增長總量還將上升。
人均收入。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家庭財產普遍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000元左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000元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紤]的基點:(1)省人大十一屆一次會議已提出,到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70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1000元;(2)隨著“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的深入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將進一步提高;(3)農村改革的推進,社會保障覆蓋面的擴大,新農村建設和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為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快于城鎮居民創造了條件;(4)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58元;按與GDP同等增速計算,2015年城鎮居民收入可達37179元,農民收入可達15145元。
社會保障。2015年,社會基本保障覆蓋率達到100%。
就業水平。2015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基本建立覆蓋全社會就業管理網絡,常住人口失業率控制在6%以下。
公共服務。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較大提高,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城鄉居民工作、居住、通行、休閑環境更加優化,信息服務更加完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預期壽命。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醫療保健水平進一步提高。2015年預期壽命達到77歲。
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這是由國家確定下達的約束性指標。預計國家很可能會提出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10年基礎上繼續下降的要求,也可能調增相關約束性指標。在與國家銜接過程中,浙江可以爭取一個突破“一刀切”的、更加符合浙江實際的下降幅度。
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比“十一五”規劃有所提高。
循環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實現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階段性目標,核心指標應該比“十一五”規劃有所提高。
森林覆蓋率保持穩定,水環境功能達標率特別是海洋環境功能達標率應該有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