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連
1.財務制度落實不到位,財務管理混亂。村干部財務管理意識不強,造成村級財務管理不能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相關財經法規政策,財務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沒有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出現問題相互推諉扯皮。加上財務人員自身的素質,沒有精準的會計處理技能,在會計處理中經常看村干部的臉色和意愿行事,導致會計核算不規范,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
2.執行財務制度不嚴,經費開支無專人審批。如利用公款大吃大喝、鋪張浪費;亂發工資、獎金;隨意借支,打白條;坐支收支等等。另外,村干部隨意經手現金支出現象嚴重,支出未經專人審批,常常是先買了東西再去跟財務報賬,經費開支自己說了算,會計只負責記賬、出納只負責保管票據,完全失去了財務管理的監督作用,會計出納形同虛設。
3.財務公開不及時,流于形式。多數村級的民主理財、財務公開只是一句空話。如有些村子往往只是公開表面的,深層次的實質的問題卻很少公開,對群眾的反饋意見很少聽取。
4.鄉鎮對村委會財務管理工作監督不到位。村級財務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也是維護農村安定團結的重要工作之一,鄉鎮應盡全力做好村委會的財務管理監督管理工作,目前,很多鄉鎮對村委會的財務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只注重經濟工作的管理,最后導致監管力度不夠。
5.村級會計代理記賬中心自身存在缺陷。各鄉鎮的村級會計代理中心由鄉鎮農經站負責,對各村級財務管理進行審核和把關。由于農經站人員自身業務素質不高,有時候為了做老好人,對村級的財務處理不能執行原則,在會計審核中審憑證不審支出是否合理,使違反財務制度的票據得以入賬。加上有的農經站的管理經費主要靠收取村級財務審計費和代理記賬服務費來維持運轉,使得管理中心只是將收支整理后分類記賬、編報表,成了村里的記賬員,財務管理職能嚴重弱化,代理記賬流于形式。
1.鄉鎮的經管站對村委會的監督管理不夠。一方面是想做老好人,怕得罪村干部,弱化了監管的力度;另一方面經管站本身沒有執行權,在調查取證工作上受限,無法做到監管有力。
2.村委會的干部本身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不重視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出現問題消極對待,不能嚴格按國家的相關財經法規執行,嚴重違反各項財務規章制度。
3.對于各鄉鎮村級會計代理中心記賬的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不高,影響了其工作的積極性,影響各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
1.增強村干部財務管理意識,提高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村級的財務管理是個敏感的問題,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好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各鄉鎮、村干部一定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村級財務管理工作,鄉鎮領導應嚴格督促各村委會干部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將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經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及時解決,層層把關,認真落實,真正做到認識到位、工作到位、監督到位。
2.加強農村財務隊伍建設,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做好村級財務管理應加強農村財務隊伍建設,定期做好財會人員的專業培訓和教育,并定期進行考核,提高財會人員專業素質。村委會應利用各種媒介,對國家新出臺的有相關農村財經法規政策及時下達并充分理解和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另外要加強對財會人員法制觀念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意識,提高財會人員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同時,在農村財務人員的選用上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堅持執證上崗,挑選業務精通的人員。
3.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為了做好村委會的財務管理工作,使各項財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首先應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包括財務公開制度、財務審批制度、資金管理制度等,通過嚴格的規章制度來規范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
4.強化村級財務公開,加大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力度。村委會財務問題歷來是廣大農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要切實保護農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凡是村里的重大事務和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都應向村民公開,尤其是村級財務要公開。村委會要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參與財務管理;集體重大事項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定期對村干部使用資金情況進行審核;設立村務公開欄,定期將財務收支情況、大額資金使用、干部報酬、個人借款、水電費、招待費等一些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專項公布,以增加村級財務收支的透明度。財務公開內容要完整、公開時間要及時、公開程序要嚴格,對財務公開中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妥善處理,把群眾對財務公開的監督落到實處,把村組財務置于群眾的經常監督之下。
5.加強審計,加強鄉鎮對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鄉鎮要建立有權威的審計組織,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督檢查,定期對村級財務進行常規審計和專項審計,審計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嚴把審計關,對村級報來的收支單據,審核人員要審查單據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確性及真實性,對違規違紀的支出單據拒絕入賬,審計出的問題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并對照有關制度、規定及時嚴肅處理。要完善農村財務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制度加強約束,對違反村級財務管理規定的村干部,要進行責任追究,決不姑息遷就。要突出對村里一些臨時性收入的審計監督,經管站要嚴格按照程序,加強監管,及時入賬,堅決取締“小金庫”現象,除財務出納外,其他人一律不準經手錢物,確保從源頭上堵住違紀行為的發生。另外,農村經濟工作中要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在做好對農村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同時,加強對村委會的業務指導,幫助各村分析農村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為各級各部門經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6.切實推行“村財鎮管”制度,加強村級會計代理記賬中心的作用。為確保村級各項資金收、繳、管、支出環節上安全、有序、高效地運行,確保村級會計工作步入正常軌道,要切實推行“村財鎮管”制度,在堅持村集體資產所有權不變、使用權不變、財務審批權不變,資產使用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切實推行“村財鎮管”制度,對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獨立核算,村級資金全部上交會計代理記賬中心代為管理,由村級會計代理記賬中心的記賬人員與村級民主理財小組人員共同對村級財務把好關,同時制定相關制度,對村級會計代理記賬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監督,加強村級財務代管中心的作用。
總之,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要重視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轉變傳統觀念,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體制,強化監督,努力提高農村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認真管好、用好有限的資金,保證農村基層組織的正常運行,以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