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滔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的企業的財務控制方面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因而企業的經濟利潤也是備受困擾,當然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如何來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控制從而來降低企業經營的成本,為企業的決策和預算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資源,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收益,這是企業財務控制問題需要解決的。只有重視財務內部的控制,完善各項財務控制的相關制度方可使得企業實現良性的循環和發展,隨著市場化的開發,我國的企業將變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以及自我完善的角色,為了在市場的角逐中略勝一籌,或者實現發展的目標,就必須保證企業財務內部的控制。
財務內部控制系統是一個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基礎系統是否完善。直接體現著財務管理的水平,影響到企業收入的保障、費用的控制和利潤的目標實現。
在企業的會計的審計工作中,基本上大多數的企業都能夠僅僅的結合本單位的具體實際情況來制定出適合當下企業自身發展的財務內部的控制制度,因而在具體的控制制度方面還是比較健全的,但是在具體的實際過程中缺乏執行力度。
在會計法中,我國明確的規定了出納人員不可以兼管稽核、會計檔案和債務債權等的賬目登記工作,而在具體的工作環節中,很多的單位為了節省開支,以精簡人員為官方的理由,來讓出納員進行兼管報銷,企業的財務的專用印鑒同樣由出納人員進行保管,這些做法都觸犯了會計法規定的相關條例,這種不當的做法不僅容易在實際的財務工作中發生不必要的錯誤,而且也為某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條件。
在記賬的會計憑證上填制、審核、記賬、主管人員的印鑒不是十分齊全,另外原始的憑證要素也存在缺漏,例如購貨發票上缺少品種、單價、數量、用餐發票缺乏日期等,由于管理人員很多無法及時的將相關的憑證提交給審核機關,因此在當期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收入費用的入賬上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很容易造成統計的混亂。
有的企業單位在進行財務對往來賬目統計這一塊,往往將這類的賬目作為萬能賬目,在實行了經營責任制之后,部分的經營管理者,為了實現小集體或者個人的私利,往往將潛盈以及潛虧等項目歸入往來賬目中不進行及時的處理,對外投資或者向外貸入的資金等也掛入了往來的賬目,而這些對外的資金可能由于對方企業的倒閉或者破產而使得這部分資金成為壞賬,無法收回,但是仍然在往來賬目中進行核算,而在債權或者債務等核算中,連續幾年都不發生變化,因而也不做相應的調整。
有一部分企業在對物資或者生產原料的采購和管理過程中不嚴格把關,甚至預期的估計都沒有,因而在采購過程中不論生產的實際用量,都進行大批量的、重復性的采購,這種做法的后果就是使得很多的生產物資資料出現積壓,造成浪費,最終加重了成本的投入,另外一部分的企業在所購物資入庫和出庫的過程中,相關的手續不齊,使得物資的管理部門在月末或周期性的結賬過程中無法與財務的管理部門對賬。
不論企業財務的控制制度如何嚴謹規范,以及落實的如何徹底,也無法對管理者提供絕對的擔保。首先財務內部雖然進行控制,但是無法避免串通類的作弊行為,雖然對互不相容的職務進行分離能夠有效的避免個人的作弊行為,但是一旦兩個或者多個人員或者部門進行聯合作弊則無法完成有效的控制。其次,財務內部的控制即使很完善,但是還是無法避免人為的差錯。再者就是財務內部的控制無法有效的避免管理者的越權行為以及濫用職權等的行為。最后,財務的內部控制的制度在更新上還存在一定的障礙,無法跟上經營管理的步伐,在遇到具體的實際業務時,過去的控制措施很可能起不到作用。
首先要做到就是提高相關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要保證工作的質量能夠達到預期的標準,這就需要具體的人員要承擔相應的職責,具備較硬的基礎實力功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以從加強領導者思想覺悟和對財務人員的嚴格考核上;其次,要發揮企業財務的內部審計作用,通過對財務環節的審計可以有效的發掘財務控制的薄弱環節,進而起到完善的效果。再者就是要盡量的完善和健全企業的財務內部的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