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舉
我國大多數企業具有規模較小、業務單一、經營靈活、效率較高的優點,相對大企業而言,具有一定的創新優勢。由于企業是在市場經濟中出生和成長起來的,具有很強的生存意識,大多采用了集中一點、尋找空白、特色經營、關鍵環節突破等經營策略,具備較好的經營彈性。然而,或許正是這些優勢造就了它們的諸多劣勢:組織結構簡單、規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許多企業法律法規意識淡薄,有法不學、有法不依,想方設法打擦邊球,有的逃避納稅、逃廢債務的愿望比較強烈;偏好投機取巧,產品技術含量較低,質量意識較為淡薄,造成客戶資源不廣,顧客忠誠度低;管理隨意性大,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差,沒有預算或預算彈性過大,造成管理粗放,職能部門職責不清,信息不暢,管理死角不少;不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不重視精神激勵,獎懲沒有制度,員工的不公平感強烈;管理觀念陳舊,人員選用上任人唯親,相信血緣關系,不注重才能,強調忠誠老實,往往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企業留不住人才;財務不透明,會計信息質量不高,會計處理隨意性大,信息失真嚴重。
內部控制目標是內部控制所要實現的目的或收到的效果。目標的主要功能,一是提供一個中心點,來分配組織資源和擬訂作業計劃;二是提供一個尺度,作為評價進度與績效的指標。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與其經營目標緊密相關,企業經營目標一般包括:提供良好的產品與服務,超越競爭對手,為員工提供合理的待遇,維持正常的發展,維持合理的投資報酬,重視社會整體利益等。
明確控制目標,前提是科學地制定目標。依據企業戰略目標制訂公司年度計劃,并將其細分至相關部門,確定產品(技術)、銷售、生產、成本、工資、費用、利潤、資金等各項部門子計劃,各部門再據以制定更詳細的目標,如銷售分解至片區落實到業務員、成本分解至生產工序落實到班組、費用包干至部門落實到項目等等。有了控制目標,企業的一切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而更重要的,是必須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強化控制目標的剛性。
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不可能在真空中進行設計、執行和評價,它必然受到組織結構、職工的勝任能力及忠誠度、分權與責任表達、預算與財務報告、組織牽制與制衡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控制環境是對控制程序和控制技術的選擇及其有效性有著重要影響的各種因素的總和,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大類,但外部環境超出了企業的控制能力,因而不能作為內部控制系統的組成部分。
因此,優化控制環境,首要的是企業的管理者重視起來。其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業文化。再次,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氛圍,努力建設“學習型”企業。實際而論,許多企業的管理尚處于原始階段,離現代企業的科學管理還有相當差距,應該拋棄個人經驗主義的一些東西,以謙虛的態度,從大型企業、先進同行那里學習管理中的好制度、好方法。同時,還要善于從書本上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和方法,敏于觀察、勤于思考,總結和制訂適合自身管理和發展的內控制度。
1.建立健全與業務規模相適應的組織機構。企業要有效地從事各項業務活動,必須設置相應的組織機構,行使管理與控制的職能。企業在設置組織機構時,首先要根據自身特點,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劃分不同的管理層次,設計不同的組織機構,不能面面俱到求得職能部門齊全,也不能因陋就簡使得關鍵職能缺失,而應充分注意部門之間職能的科學劃分,做到簡單、高效、協調,確保控制目標的實現。要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明確規定各職能機構的權限與責任,根據各職能機構的經營任務與特點劃分崗位系列,確定需要的崗位,根據崗位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人才。要規定各層次主管人員不僅要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要對其下屬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檢查,保證各層次目標的實現。組織結構要有利于上下級信息的溝通,避免機構重復,以最小費用取得最大效果。
2.根據崗位選擇合格的人才,不斷培養適合自身的人才。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設置的各個崗位,必須要有能履行其職責的人來勝任。造成企業的各種問題的因素中,歸根結底是人才因素。目前,企業中關鍵崗位的人才還主要依靠外聘,要善于挑選能力突出、經驗豐富、具有職業精神的高端人才為己所用,充分發揮其才智。此外,要著手培養自己的人才,逐步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員工培訓體系,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技能技術教育,促進本企業各類人才的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