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茜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的經濟活動日趨復雜,高校財務管理的領域不斷延伸,而傳統的高校財務管理把重點放在貨幣資金管理及經常性支出控制上,缺少主動認識和適應高等教育管理變化的能動性,不能主動參與競爭,與時俱進,傳統的財務管理習慣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因為預算是高校經濟運行的整體目標,應當反映全年的收支計劃和工作重點。然而,從目前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預算管理存在著編制不科學,預算執行剛性不強,預算內容不全面,部門預算不準確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預算編制時間過短,編制過程透明度不高。二是高校領導預算管理意識較淡薄,重視不足,經常特事特辦,隨意批條子,使得預算變更頻繁。三是財務管理認識上存在偏差。許多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只注重事后記賬、算賬、報賬等事務性工作,輕視從事預算、參與管理、實施控制、事后分析等工作;或者是重預算編制,輕預算執行,這樣也常會使預算失控。四是各部門負責人的預算觀念不強,僅從自己分管的部門出發,盲目羅列預算項目,夸大預算項目經費額度,也容易造成預算不準確。
現在,高校財務仍然按照《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1998年頒布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進行核算。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以收支兩條線為原則核算高校各類收支,采取固定資產采購一次性入賬、固定資產不提折舊、貸款利息支出不分期攤銷、基建建設會計單獨核算等做法,不能真實地反映高校凈資產,各期教育支出計量不科學,確認新增建設性資產價值的周期太長,不能如實反映高校整體的經濟內容,財務報表內容過于簡單,不能全面反映高校財務狀況,不能滿足多元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現在的高校財務管理中,沒有實行教育成本核算,也不注重成本收益。這就形成一方面教育經費長期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固定資產重置、閑置現象嚴重;一方面,高校一味地投入,另一方面投資效益不高等矛盾。這些主要是因為財務管理只注重報銷,而缺少財務分析,即使有分析也只是對預算執行情況、收支情況和財務狀況等一般性分析,沒有能反映高校整體的資金使用效率、教育投資收益及經費支出合理性、資產購置必要性等的深入分析,財務管理嚴重僵化。
目前,許多高校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或者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且執行不嚴。如果沒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就容易造成高校內部有些部門利用職權,自定標準,隨意支出,甚至自行收費,私設“小金庫”;有些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揮霍浪費,變相報銷。但是有些高校雖然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財務部門執行卻不嚴格,對一些違規違紀行為視而不見,不履行財務控制和監督的職責,也容易造成財務管理混亂。
隨著高校的快速改革和發展,高校財務管理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高校領導和各類信息使用者對財務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財務管理工作任務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復雜。然而,高校中有些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法律觀念淡薄,服務意識不高;有些財務人員交流學習少,不能主動鉆研業務,缺少現代管理理念,自身素質不高,造成會計信息質量低下,很難滿足現代高校財務管理的需要。
通過加強預算管理,能夠使高校充分、合理地組織和運用全部資金,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效益。首先,財務部門應了解高校的發展規劃及發展重點,對學校的綜合財力進行預測、分析,制定中長期的資金積累和使用計劃,為編制科學的高校預算提供保障。其次,高校領導應樹立科學的預算管理理念,重視高校預算的編制與執行,真正達到預算管理的目的。再次,財務管理部門應改革傳統的財務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僅注重財務的報賬、核算工作,也要重視預算的編制、執行工作。應結合學校的綜合實力與工作重點來編制預算,盡可能細化地編制,同時重視預算的編制、上報、調整、執行、監控以及分析評價工作。第四,組織校內各部門負責人學習相關的政策文件,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認識到預算的嚴肅性,在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上,使各部門的工作有機地協調起來,保障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第五,建立高校預算管理的評價制度。建立合理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上一年度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量化考評。通過考評,掌握各單位項目管理及投入資金使用效益,作為加強項目管理及以后年度安排項目資金投向的重要依據。
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已無法滿足新形勢下會計核算的需要,為此財政部于2009年下半年擬定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在征求意見稿中適當引入了權責發生制原則,體現了收入與支出的配比關系。將基建會計納入高校財務統一核算、固定資產提取折舊,能夠真實地反映高校資產的價值,也為建立教育成本核算機制奠定基礎。改革財務報告,更加真實完整地反映高校財務狀況。同時《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還兼顧了高等學校預算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信息需求。這些改革明顯改善了財務信息的質量,使高校財務管理更加規范。當然《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還存在一些不足,我們還應積極探討和完善它,以便更好地解決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提高現代高校財務管理和核算水平。
高校財務管理不僅要抓財務核算,也要注重財務分析。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分析評價體系,深入地分析高校教育投入與教育產出的關系,核算高校生均教育成本和各類資源的使用效率,評價高校整體的業績和效果,才能完整地反映高校整體的經濟狀況。將集財、理財、用財統一起來,綜合平衡,統籌安排,既可以滿足高校日常經費開支的需要,又能保證教學重點建設和學校長期發展。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高校財產物資的完整,是加強財務管理規范的基礎。高校財務部門應當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范圍和內容,針對預算、收入、支出、貨幣資金控制、物資采購、資產管理、內部審計等各方面存在的重點問題,全面、系統地制定內部控制制度。還要將高校二級單位財務也納入內部控制范圍,同時加強學校內部控制制度的宣傳,使高校領導和各二級單位負責人都了解并能嚴格遵守內部控制制度。財務部門也應該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定期檢查和評價各個控制環節。
面對高校快速發展對財務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高校財務人員要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升整體素質。首先,要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強化法制觀念,樹立服務意識,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工作責任感。其次,通過進修、培訓、對外交流等方式,加強財務人員學習,更新財務管理思想,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再次,通過崗位輪換、工作評比等方式,定期考核會計人員,適當調整會計崗位,形成良性競爭,提高服務質量,營造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
為適應時代的步伐和高校的改革與發展,高校財務部門應積極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推行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加強預算管理,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分析評價體系,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