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貴
《證券投資學》是一門理論體系復雜且具有較強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的課程,運用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和掌握證券的基本知識和證券投資的基本原理,學會運用基本分析法和技術分析法進行證券投資分析而且經過長期訓練,還可以提高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和解決類似證券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能促使教師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投資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的著眼點不僅在于通過案例分析獲得其中蘊涵的投資原理、投資方法和技巧,還在于學生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實際投資問題能力的提高和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案例教學獲得的知識是內化了的知識,是自己理解了的能夠駕馭的知識,是有著真實背景的知識,而不再像課堂講授法下獲取的抽象的、過度概括性的生硬知識,它能立即被用到投資實踐中去解決,處理類似的投資問題。
(二)強化對學生創造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培養。案例教學多采用討論方法,從而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寬松的創造環境,學生有著較大的自由度和較多的展現自己的機會。這種討論式交流,不僅使學生在參與中增強學習的動力,同時經由激蕩式的討論交流,讓學生親自體驗到不同角度問題的分析觀點,聆聽別人的意見,并經由判斷最后形成自己的投資決策觀點。
(三)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的統一。案例教學通過把一些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在學生面前,要求他們設身處地地像投資者那樣去做出反應,從而也就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在不用真正深入實踐的條件下就能在短期內接觸并處理各種各樣實際投資問題的機會,從而成為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學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時,一方面不斷形成新的理論視野,掌握案例分析的技巧;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促進理論知識向實踐知識的轉化,真正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雖然《投資學》運用案例教學法有以上諸多優點,但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投資學》案例教學法還沒有得到學校及有關部門應有的重視。盡管案例教學法已經被證明是提高高校經管類專業學生素質的一條有效途徑,但在我國高校《投資學》教學中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雖然有些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運用案例教學法,但由于缺少學校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面臨自身無法克服的困難,如沒有或缺乏適合案例教學的教室和桌椅,教學案例來源有限,教學手段落后等等。
(二)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第一,教師在選擇或編寫案例時存在困難。由于我國各高校在《證券投資學》教學中引進案例教學法的時間不長,因此適合《證券投資學》課程內容的案例集并不多。雖然有些高校也編輯、出版了一些案例集,但適合學生分析、討論的案例集較少,有些案例要么早已時過境遷,要么太簡短而缺乏深入討論的必要,要么僅僅反映某公司投資的成功經驗。另外,教師自己編寫案例又受時間、精力和經費的限制。第二,教師在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方面存在困難。一方面,長期以來高校學生已適應了“講—聽—記”教學模式,很少愿意花時間動腦筋去分析、討論相關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全國各高校連續多年的擴招,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這種狀況也會影響案例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很多高校學生不適應案例教學法。《證券投資學》案例教學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因此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它要求學生不是表面上,而是實質上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一方面,學生在討論前應仔細閱讀老師下發的資料,在討論中要認真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最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論證它;另一方面,還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觀點正確、流利地表達出來。從被動狀態變成主動狀態,從不善于在公眾場合表達變成必須作言簡意賅的陳述和論證有據的辯論,許多學生還不太適應。
(一)教師應精選案例,引導學生積極閱讀案例。能說明同一問題或反映同一內容的案例可能不止一個,這就要求教師對眾多案例進行對比,從中選擇最典型的、最能說明問題的教學案例,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閱讀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重要環節。教師應向學生介紹所選投資案例的種類、性質、內容、分析評價的要求以及與本案例相關的背景資料的查閱方法和獲得途徑。學生應先粗讀案例,獲得基本信息和對問題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礎上精讀案例,充分掌握了解案例中提供的數據、信息和事實。從復雜的現象中得到啟發,識別并提出關鍵性問題。然后,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作出判斷并推薦備擇方案,采用定量法進行深入分析,尋求證據支持,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擬出完整備擇方案,準備參加討論。?
(二)分析討論。學生對證券投資案例的閱讀、研究、分析,獲得了自己關于案例問題及討論問題的見解后,便可進入案例的分析討論環節。案例討論方式的多樣化更容易實現教學目標,它既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班級討論的方式。為了高效有序地開展案例分析討論活動,教師應當擬訂出具體的課堂教學計劃,力求將討論引導到問題的解決上去。在討論時認真聽取學生發言,控制討論不偏離主題,讓針鋒相對的觀點能夠表達出來,讓學生在熱烈和相互尊重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教師應避免成為討論的核心,不要輕易給出所謂“正確答案”去干擾學生的思維表達,因為證券投資案例與現實經濟生活一樣,很難會有“標準答案”。在證券投資案例分析討論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冷場或僵局的情況。這種情形的出現,考驗著教師對分析討論活動的駕馭能力,必須及時作出處理。教師應視討論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處理方法:第一,可由教師指明問題,給出答案,并予以說明。這種處理,雖然容易使討論很快擺脫冷場或僵局,但它無疑會封閉學生的討論思路,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降低了案例教學的效果。第二,教師保持沉默,順其自然,由學生自行解決。這種方法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很高,否則很容易陷入十分尷尬的境地,使討論無法繼續下去。第三,教師可以提出新的問題,采用反問式的誘導啟發,開拓學生思路,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教師總結。案例教學雖然是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但若要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功能,教師并不能僅僅做一個消極的指導者。教師不僅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去思考和發表獨到的見解,還要通過總結評述把學生們的各種想法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首先,應要求學生撰寫案例學習報告,對自己在案例閱讀、分析討論中有什么收獲、解決了哪些問題、還存在哪些問題寫出案例分析報告,深化對案例的分析和理解。其次,在學生自我總結之后,教師應當對案例教學活動作出全面總結。教師在總結中,要對全體同學的閱讀和討論表現有一個總體評價,肯定討論中的優點和成績,指出討論中的不足或存在的問題。通過總結評述,可以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相互學習、相互比較,達成共識,從而學會運用基本分析法和技術分析法研判證券市場行情。此外,要表揚積極參與的同學,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激勵那些發言不主動的學生,案例教學不能只是少數學生表演的形式,我們應該盡力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發揮其積極性。可見,這種教學方法也是促進教師和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捷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