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須艷
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于防止舞弊、減少損失、提高資本獲利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不完善,主要在于以下幾方面原因:1.法人制度不健全;2.風險意識差;3.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4.對內部控制重視不足。
內部牽制是指在辦理具體業務時,不能由一個部門或一個人完成一項業務的全過程,必須有其他部門或人員參與,并且在工作內容上相互銜接,完成后一步驟工作需對前一步驟工作內容的正確性檢查。內部牽制由適當授權、不相容職責相分離、憑證和記錄、接近控制、獨立檢查等環節組成,包括上下級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關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此外,企業還可實行崗位輪換制,輪崗制度可以暴露出企業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幫助企業完善內部牽制制度。
財務內部控制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和企業財產的安全有著重要和直接的影響。建立科學嚴密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財務管理安全有效的基礎。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關鍵在于:(1)抓好關鍵人,如分支結構負責人和財會部門負責人。(2)把握住關鍵部位,如審批、資金調度、交接、計算機操作密碼等。(3)管好關鍵物件,如重要發票、銀行票據、印鑒等。(4)控制關鍵工作崗位,如出納、收支事項及憑證核準、實物保管等崗位。
一要切實加強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管理的關系,建立與新形勢相適應的、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和監督制約機制;企業管理層應重視內部稽核作用,增強其風險防范作用。二要提高人員素質。現代企業競爭是資金實力、產品質量和人才的競爭,但歸根結蒂還是人才的競爭,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創造出高品位的產品,才能切實提高企業資金實力,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三要加強計算機管理。企業管理層應對計算機管理予以充分重視,防止計算機犯罪的發生。四要切實制定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應在行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導下,切實制定適合自己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五要加強考核、監督、制約機制。企業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后,還要加強對制度執行的考核與監督。
內部審計在監督經濟活動、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必須將內部審計人員從財務、會計人員中分離出來,直接對董事會負責,監督和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性,使企業朝著良性軌道發展。一是在審計方式上,從以事后審計為主向事中、事前審計為主的方向發展。二是在審計職能上,從以經濟監督為主向監督、評價、預測、參謀、服務并重的方向發展。三是在審計范圍上,從以財務報表為中心的財務收支審計向以管理活動、業務經營活動為中心的內部控制審計方向發展。一個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應是組織結構、崗位責任、人員素質、工藝流程、規章制度等方面的有機融合。
預算控制是將企業財務戰略目標落實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并使之實現的保障與關鍵。企業實行預算控制,應首先在財務戰略指導下,在財務預測基礎上,科學合理地編制各種財務預算。其次,應將預算指標進行分解,落實到各基層單位、車間、班組及個人,并明確責權利,充分調動各責任單位、責任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其責任感;第三,在財務戰略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執行預算,強化預算剛性原則,不得隨意突破預算。第四,根據企業戰略環境的變化及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及時調整預算。
以上措施對民營企業內控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一是對財務人員職務分工、財務權限授受等進行規劃控制,以增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解決“專制化或集權化,責任封閉性、狹隘性或死板性”問題。二是重視和強化內部審計工作,檢查和評價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恰當性和健全性,以及各種資源和業務經營程序的有效性,確保財產安全和記錄可靠,促使財務活動處理得當、財務管理完成生效,解決“個性化決策中的管理漏洞、經營失誤或生產失敗”問題。三是推行和完善全面預算管理,解決企業生存發展中因責任不清、利益不明、道理不順、真理不真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