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亮
農村經濟統計始于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是各級農經部門的一項基礎工作,各級農經部門一直把農村經濟統計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農經統計就是要通過周密的、系統的調查研究,掌握準確、詳實的基礎數據資料,反映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為各級黨委和政府制定農村經濟政策,為各級領導指導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但是近幾年來,農經統計工作由于種種原因存在一些問題,值得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士共同關注和探討。
1.農經統計工作是了解農民收入構成,掌握農村經濟發展狀態的重要渠道,是各級黨委、政府制定有關農業和農村政策,落實農民增收措施的重要依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的每一次重大改革,比如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改革、農村稅費改革等,都離不開農經統計數據的支撐。2009年,中央1號文件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為主題,并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對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認真做好農經統計工作,對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農村經濟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三農”工作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農經部門參與研究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各級黨委、政府對農村經濟、農民增收等信息的需求發生了較大變化,要求信息面更寬、信息質量更高、時效性更強,迫切需要加強農經統計工作,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工作水平,以適應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
1.領導不重視。在人民公社時期,農民的收入分配全靠農經部門統計的數據,各級領導是十分重視的。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到2001年,鄉統籌村提留的預算數是依據農經部門統計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確定的,各級領導也非常重視。2002年農村稅費改革后,農經統計的數據就不受重視了,個別基層領導認為,農村經濟統計主要指標就是農民人均純收入,這個指標統計部門也有數據,各級政府都是采用統計部門的數據,農經部門統計是重復勞動,可有可無甚至沒有必要。另外,一些鄉鎮農經人員和村會計對農經統計工作不認真,態度不端正,報上的數據不能用,沒有應用價值,領導自然不重視。
2.隊伍不穩定。鄉鎮機構改革后,鄉鎮農經機構沒有明確歸屬那個部門,甚至有的鄉鎮沒有農經機構,農經人員不穩定,而且有的身兼數職,根本沒有時間或精力學習農經統計專業知識,嚴重影響了統計工作的質量。
3.基礎不扎實。農村經濟統計起報點是村級,但是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在部分鄉鎮以村為起報點沒有很好的落實,一是有的村會計變動頻繁,文化基礎差,不懂統計業務,有的村會計責任心不強,不按時完成任務。二是經費十分緊張。各級政府沒有把農經統計的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報表越印越少,甚至連召開農經統計會議的經費都保證不了,以村為起報點自然無法保障。
4.數據難統計。一是范圍廣,農村經濟統計具有指標多、范圍廣的特點,從統計對象看,涉及農戶、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鄉村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從涉及部門來看,有教育、公安、國土、交通、民政、農機、水利、財政、衛生等部門,數據來源廣泛。二是資料少,除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負債表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表可以直接從村級賬薄中獲取外,農村經濟收益分配表、農民負擔情況表、農村經濟綜合報表都沒有現成的數據,需要到有關農戶、企業、部門去調查,去收集。三是準確度小,當前農戶收入來源多,農業人口流動大,農業產品銷售門路廣,要做到準確統計確實困難。
5.統計方法滯后。目前農經統計調查基本仍沿用層層匯總上報的定期全面統計報表制度,而以經常性的抽樣調查為主體,同時輔以重點調查、科學推算和全面統計報表綜合運用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尚未建立。
1.領導重視和提高思想認識是關鍵。目前,要擺脫農經統計工作的窘境,必須爭取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一方面,各級領導應對縣鄉農經統計工作給予高度關注,把此項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和工作計劃,采取有效措施,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大力支持統計事業。主要負責人是農經統計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具體抓,定期研究和解決統計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做好農經統計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促進統計工作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另一方面,統計部門也要積極爭取政府對農經統計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強身固體、樹立權威;在為地方領導解決難點、熱點問題中強化功能,發揮作用。
2.加大投入和改善基礎條件是保障。結合縣局域網建設和農業體系建設,為農經統計工作專門配備必要的計算機設備,連接數據網絡,加快基層統計信息化的硬件建設,建立農經統計信息網絡服務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的統計工作方式,改變基層單位統計數據報送方式。要有相應的經費專項用于農經統計工作的布置、統計調查報表和農戶登記賬冊的印發、設備的投入和維護更新、農經統計工作人員工作條件改善和業務培訓等方面,加大對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的投入,為統計事業的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3.強化培訓和提高隊伍素質是重點。在統計實踐中用心思考,通過數據發現問題和規律,通過數據提供決策和建議;在統計實踐中勤于學習,刻苦鉆研,成為統計專業的行家里手;在統計實踐中,努力做到甘于吃苦,甘于奉獻。同時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統計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一是集中培訓。每年組織一次以上的集中培訓,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報表口徑銜接、工作關系協調等。二是以會代訓。利用開農經工作會、統計布置會等機會培訓縣鄉農經統計人員。三是自主學習。編發統計信息、知識資料,讓統計人員隨時自學。四是交流取經。組織相關人員外地取經,學習交流經驗。五是現場指導。縣局派專人到鄉鎮、村指導工作,身體力行,做好引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