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桂云 宋 寧
農村經濟審計工作是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能,它在農村財務、農民負擔和土地承包監管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濟越發展,農村經濟審計就越重要。通過審計,糾正和制止違紀違法行為,嚴肅財經紀律,堵塞經濟漏洞,促進農村廉政建設。加強村級財務清理審計工作,直接關系到農村經濟能否穩定發展,關系到干群關系、黨群關系及社會穩定等重要問題。
我國的農村經濟審計制度建立在90年代中期,起步比較晚,加之我國農村分布廣泛,各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地域差距較大,因此各項審計措施還未完善。目前,我國農村經濟審計還未建立起統一的審計制度,只是允許各地區可以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自身特點,制定地方的農村經濟審計制度。所以,我國的農村經濟審計制度具有多元化、地域性的特點。
1.有利于增強農村集體經濟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程度,密切黨群關系,保護和激發廣大農民對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從而促使其發展壯大。
2.有利于農村干部的清正廉潔,以拒絕或避免貪污,挪用等違紀違規現象的發生,可以及時挽救干部,使其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
3.有利于端正村干部的經營思想和經營行為,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
4.有利于加強集體財產所有者代表的管理責任,防止“漏管、失管和濫管”。通過審計可以強化農村集體財產合理有效使用。
5.有利于發現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強化農村財務公開制度的落實。
根據審計的獨立性這一審計監督本質特征,審計的主體應當是“獨立”于被審計一方之外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但是,目前還有很多地方實行的是村級財務會計委托代理制,由于受經費等因素的影響,代理會計一直由鄉鎮經管干部兼職,同時鄉鎮經管干部又承擔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這種組織機構的監督性就大大減弱了。
審計人員應該具備較全面的財會、審計知識及相關制度和法規才能勝任。但由于我國的農村審計起步比較晚,審計人員從事村集體經濟審計的工作實踐很短,缺乏經驗,水平有限。一部分農村審計人員還不能達到相應的水平。
農村審計人員由于受到審計工作實踐經驗、審計業務水平以及審計工作時間等方面的限制,對不同的審計客體所采用的審計工作方法單一,審計人員往往只注重閱讀和審查會計憑證、賬簿、報表以及有關文件。還不能有效的運用其他方法。如詢問法、復核法、分析法等審計效果不理想。
目前,由于各地方經濟發展不均衡,一些條件不好的地區還沒有將審計工作經費列入預算,或者審計經費太少無法保障正常審計工作。因為沒有經費或經費不足,審計人員、審計時間、審計方法的實施就都會受限,審計工作質量降低。
農村審計除了少數省市出臺了地方性農村合作經濟審計條例。目前尚無全國性條例,僅有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結果所出現的村級財務嚴重問題,因為缺少專門的針對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方面的法律、法規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改變鄉鎮經管干部又干會計又干審計。設立專職的審計機構、未配備專職的審計人員充分發揮農村經濟審計的職能和作用,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秩序。
1.通過考試考核等方法選拔具有審計、會計專業的審計人才,建立持證上崗和定期考核制度。
2.抓好農村審計職業資格建設。定期對農村經濟審計人員取得的審計證進行年檢。淘汰素質低和工作不力的審計人員;
3.定期對農村審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加強對農村審計人員的政治理論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審計專業知識及技能教育。加強審計人員政策法律及業務培訓,使審計人員的政策法律水平和業務技能得到提高,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培訓使審計人員明確審計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明確農村經濟審計的工作重點及相關法規政策。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會計監督。建立健全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村級財務預算制度、民主理財制度、財務開支審批制度、財務公開制度。
2.外部審計監督。做好代理監督、業務部門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針對代理監督可以通過代理會計對村級每月報送的原始單據進行審核監督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相應處理;針對業務部門審計監督,經管部門應對村代理資金、財務審批手續、賬目處理、財務公開內容進行不定期檢查監督;社會監督可以通過張貼財務公開榜、設立群眾意見箱等形式接受群眾的監督。
盡快制定全國性的農村審計條例和與之相配套的審計取證、報告、檔案管理等辦法。使農村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發揮農村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國家對農村經濟投入的不斷加大以及農村經濟審計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的農村經濟審計總體定會得到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