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社會主義學院 周潞資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中小企業占有很大比重,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多,對推動社會就業、增加國家稅收、滿足廣大群眾多樣化需求等各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肩負著吸納勞動力就業,增加國家稅收的重要作用,在過去的經濟發展進程中,中小企業自身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繁榮發展。
中小企業以其經營靈活的特點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益加劇,中小企業因為其經營管理不規范、缺乏自主品牌和技術創新,中小企業在世界經濟浪潮中的生存空間已越來越小。因此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應規范生產經營,實行科學管理體制,建立好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其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目前,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練好“內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大型企業實力雄厚,在銀行或者投資中都享有較高信譽,因此融資渠道較多,融資困難也相對較小,然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不足,銀行又擔心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等問題,導致了中小企業本來就融資困難,因此在融資過程中會因為擔保、信用等一系列問題而導致融資困難,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目前,在金融危機下,全球經濟不景氣,國際金融政策適度緊縮,這更給中小企業的融資雪上加霜。如果資金不到位,企業的生產、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都會出現問題,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只能是空談,任何發展策略都得不到有效的實施,中小企業也就無從進一步發展。
銷售作為企業生產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企業的生產規模較小、人才缺乏導致我國中小企業的營銷戰略不明確、不合理或科學性較差,營銷行為形不成體系。主要是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由于生產規模較小,沒有進行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沒有長遠的企業發展眼光,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前瞻性,因此沒有合理、科學的營銷戰略,導致了營銷行為的失敗,使產品銷售出現問題。另一方面由于人才的缺乏,企業領導自身素質不高,導致整體營銷方向的不合理,銷售人員素質不高導致營銷運作失敗,而生產產品的銷售一旦出現問題,會導致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絕境。因此制定合理的營銷戰略是至關重要的,目前中小企業營銷戰略不合理會直接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
我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是私營企業,而私營企業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因此造成其管理混亂,其管理存在著以下問題:首先,由于企業內部有一部分員工是企業所有人的親屬,所以公司的薪金制度不公平,這必將導致企業內部的不穩定,非親屬員工有意見;其次中小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很多中小企業甚至譏笑考核制度缺失,導致員工的積極性不高。最后,由于對企業所有者的束縛不夠,導致企業員工的利益難以保證,承諾的待遇難以兌現。這些問題終將導致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時由于福利的缺乏也很難吸引有能力的人才。
中小企業文化建設不完善原因: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大都采用家族式管理,通常是企業所有者的一言堂,所以導致中小企業的文化不健康,企業文化建設不重視或者尚處在萌芽階段。由于企業文化在許多中小企業所有者看來在短期內并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并沒有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發展的導向性作用,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忽視,而只重視追逐眼前利益,因此中小企業往往很難有長遠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文化往往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各種理念和文化的積淀,中小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小、經濟基礎薄弱,并沒有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因此企業文化的建設也無法建立。
一方面,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加大國家公共財政的扶持,為中小企業建立信用檔案體系,對那些信用好、有發展前途的企業提供一定的信用擔保。各融資機構也積極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探索新的出路。我國創業板的上市,就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新的出路。另一方面,對于企業自身來說,合法經營,樹立良好的誠信形象,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為自身的融資積極尋求更多的出路。只有切實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才能進一步解決生產、銷售、管理等其他問題。
中小企業要切實提高其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就要進一步創新生產戰略管理。其產品的生產創新主要以以下幾個方向為導向:第一,增加產品的技術附加值。要切實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生產戰略的核心內容,中小企業要積極進行技術革新,下大力氣做好新技術的研發工作,中小企業只有切實提高了產品的技術含量才能提高產品的競爭力。第二,中小企業加強品牌戰略。新的世紀,品牌戰略已成為所有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是缺乏自己的品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特點,可以依靠區域內的產業集群來發展自身的品牌,或者尋求與其他成熟品牌的合作,增強自身實力,同時積極研發自己的品牌。第三,中小企業在制定新產品生產戰略時,要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選取市場中相對空白的領域作為自己產品的生產策略,因為對于相對飽和的市場領域來說,中小企業自身并不具備競爭優勢,只有選擇相對空白的領域作為發展的基點才比較科學合理。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要做好市場細分工作,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顧客群,以求得更大的發展。
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中小企業的產品營銷帶來了新的契機,為中小企業的產品宣傳提供了新的平臺。電子商務可以為企業的產品提供展示平臺,減少中間環節,節省了營銷費用,提高了產品的管理效率。而對于中小企業自身來說,由于中小企業的資金不足,無法像大型企業那樣劃出很大一部分的營銷費用來打廣告,做品牌。而電子商務的發展正為這些資金不足的中小企業開辟了一個適合的途徑,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電子商務,可以為企業帶來效益。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展示企業,提高企業的知名度,通過誠信的經營使更多的人來了解中小企業,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電子商務進行網上選貨、洽談、交易,既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也減少了中間環節而產生的費用,而且給予了中小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機會,為中小企業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機會。
中小企業的營銷模式還未真正形成,同時在經營中面臨著諸如市場環境、國家政策等不確定因素,而銷售環節又是決定企業在競爭中生死存亡的重要環節,因此中小企業必須從中小企業自身特點出發,建立科學合理的營銷模式,保證產品在市場中的銷售。建立靈活多樣的營銷策略,以適應市場的多變性。中小企業要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技術,使電子商務技術為企業的營銷發揮更大效力。首先,企業領導要從思想上重視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為電子商務的應用提供支持,制定應用電子商務技術發展企業營銷的可行性戰略措施;另外要注重培養熟悉電子商務技術的人才,保證電子商務業務的順利進行,不斷開展電子商務業務。
從目前來看,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管理的進一步規范,我國的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更是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目前很多中小企業都意識到了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但是由于企業領導人自身素質較低,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沒有制定好相關的制度去實施。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首先要引入職業經理人,企業的負責人由于各種原因,可能從自身素質來說并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企業的決策者作為企業的領頭人,如果自身決策能力較差,通常會阻礙整個企業的發展。因此引入職業經理人,提升決策能力,這會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其次,要以人本管理為基本管理思想,要切實關心企業職工的生活、福利待遇,能讓員工感到家的溫暖,這樣才能保證減少人才流失。最后,要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薪酬制度改革,保障薪酬制度的合理,同時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保證對員工的合理、科學管理。在目前金融危機背景下,更需要留住人才,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這樣才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企業的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在經營領域所具備的自身特點,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所總結的成功經驗和企業累積的優良文化傳統,與此同時還包括企業領導的良好的精神風范及良好的個人修養,它們也是企業所有員工的精神智慧的凝結。企業的文化在企業的發展中可以提高企業員工的凝聚力,使企業員工可以為企業發展的共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因此中小企業要建立健康的企業文化,首先要符合科學管理要求,其次,要符合時代發展特點,最后,更要與企業自身特點相適應。只有建立了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才能保證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才能保證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給中小企業帶來很大的挑戰,同時也為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脫穎而出帶來了機遇。因此中小企業應盡快調整策略,積極應對危機,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改革經營管理模式,從而保證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一定要苦練內功,在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中小企業的融資存在困難,企業的營銷戰略不明確,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尚處在初級階段。因此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提出如下的策略建議:拓寬融資渠道,改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加強中小企業生產戰略管理;運用電子商務,開展中小企業營銷戰略的建議;加強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完善中小企業文化建設。
目前的國際國內社會,既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與此同時也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中小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應在以往奠定堅實的基礎上,總結失敗的經驗,堅定不斷發展的信心,從不同角度尋求創新發展,改變以往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不斷完善、改革經營管理模式,切實提高中小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充分發揮中小企業自身的優勢,從而保持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吳炎桐.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變革[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