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會珍
(洛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2)
【武術教學研究】
高校開展武術課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影響
萬會珍
(洛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2)
目前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總體趨勢是積極的、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令人堪憂的情景。高校的道德過分注重形式化、理論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改造往往只局限于在校的這段時間內,無法化育成性。文章通過分析高校開展武術課的德育價值,研究結果認為:中國武術是一種特殊的德育教化手段與資源,與其他教育形式相比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開展武術課對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作用與影響是深遠的、意義非凡的。
武術課 大學生 思想道德
中華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與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相比,越來越顯示出它的豐富多彩與博大精深,說它豐富多彩,是因為它不僅僅可以用來強身健體、修身養性、觀賞娛樂,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防身自衛,強調實用技擊,還有特殊的教化作用;說它博大精深,是指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經過上千年的歷練與發展,其內涵遠遠超出了武術技能本身,有繼承民族文化遺產和強化民族個性的重要功能。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哲學內涵,滲透了國人對生存智慧的體認。然而,中國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每況愈下,在原本屬于一個靈魂成熟的季節里,反而誘發了精神的枯槁,高校現行的武術教育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大部分高校還沒有認識到武術對于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僅僅把它作為一門完成學分的體育課程。大多數高校學生在離開學校甚至在修滿學分后就不再問津,甚至有的高校根本就沒有開設武術課程。由此可見,我國高校武術思想道德教育現狀令人堪憂,武術教育的功能與開發勢在必行。
2.1 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
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主流是積極地、良好的,他們崇尚文明、高尚的情操,有良好的社會概念和先進、超前的道德意識,但真正去踐行的比較少,市場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出現某些錯位,道德價值選擇矛盾化、道德價值知識分離化。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對外開放的發展,給大學生道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個挑戰是巨大的,需要我們以足夠的勇氣和魄力去迎接它。
當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到的要求,如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敬業勤業等基本道德原則,是信守和推崇的,道德的要求是強烈的,希望建立一個公平、公正、高效的社會,很多大學生希望自己做一個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學生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對社會上存在的道德示范現象,對唯利是圖、坑蒙拐騙、假冒偽劣、權錢交易等社會丑惡現象深惡痛絕。同時,他們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如參加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扶貧幫困、社會獻愛心等活動的積極性日益提高,參加校內義務勞動,主動參與校園管理正在不少高校形成風氣。盡管如此,當前大學生道德狀況也出現了一些新的、不容忽視的問題。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不少大學生陷入困惑和迷茫,是非、善惡難以分清,道德觀念日趨模糊:第一,過分注重個人利益與個人價值的實現,價值觀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第二,部分學生追求享受,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第三,集體主義觀念淡薄;第四,缺乏社會公德觀念。
2.2 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出現的問題
馬克思說過:“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校園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講堂,校園文化的育人應是潛在的、無形的,它通過“氛圍”陶冶的方式,能對學生群體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使生活在其中的學生不斷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提升個人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
但一直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重視通過課堂教學方式,采取管理、說服、灌輸等方式進行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說教,對學生施加外部道德影響,卻忽視了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從行動上思考、在參與中領悟的主體動力,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興趣、沒有熱情、被動應付甚至與之相抵觸。這種不適時的教育方式和厭棄反感的學習態度所形成的僵化的傳統文化氛圍,已經完全背離了現階段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需要,這樣的校園文化直接制約著學生思想道德的健康發展。因此,圍繞培養全面素質人才的要求,努力建設高品位的適時的校園文化,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是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問題。
武術不僅是展現一個社會、一個民族實力(其中包括精神文明實力)的重要方面,更是檢驗這一綜合實力水平的試金石。從這一層面上講武術的德育價值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3.1 武術的德育形式價值
德育的形式價值,是指人的道德在形成過程中所依托的思維方式或形態規律,從更深程度上展示著德育發展的合理體系和思維軌跡。武術是中國人以自身形象來表達歡快、娛樂、競爭、和平、友誼等概念語義的一種非常自主性的藝術。人體結構的高度協調性、審美性特點,使武術在培養人的形象思維表達為主體的抽象表達方式上有著獨到的功效。它可以幫助人們以更加辯證、清晰、簡明、深刻的方式來認識世界、反映世界。人們運用武術動作中的形式,不僅可以解決自身在不同的認知領域中充分利用感官所及的范圍去全面認識事物的規律,而且可以認識到超出感官所能感受到的更為深層的社會文化或意識問題。因而主體的智力、非智力投入回報便是武術促進人的進取性道德形式的動力來源和具體表現。就社會文化而言,武術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種形象文化的思維表達方式,也是一種抽象文化的思維表達方式,更是一種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結合的道德文明的表達方式。
3.2 武術的德育精神價值
精神是支撐人的行為的動力源泉,一定的道德精神往往成為一定道德行為的風向標。武術作為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已全方位地向國人顯示:現代的教育過程,決不是單純的向下一代傳授知識、技術、技能的簡單過程,而是通過這一過程來逐步實現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素質的新定位、定向和定型,人類只有通過這一漫長的培育和塑造過程,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模型”向著社會所需要的方向發展。武術的德育精神價值主要體現在培養和支撐人的道德形象與發展其定位與定向的幾個精神領域,具體表現為培養勇敢頑強、努力奮斗的拼搏精神,培養獨立自主,自我主動追求、主動發現的精神,培養嚴肅認真、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的實事求是精神等。
3.3 武術的德育科學素質價值
武術對培養人的科學素養有著其他教育無法替代的作用。武術的德育科學素養價值在于通過武術的形式和手段逐步培養學生學科學、愿意為科學獻身的優良道德品質。現代社會學研究表明:道德教育首先是一種人生科學態度、科學意識、科學精神的教育。在武術的習練中,人們首先必須共同遵守的就是武術的正確態度,要科學地對待自己,科學地對待別人,科學地對待對手,科學地對待周圍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還要做到科學的攝取營養物質,訓練中科學地運用現代體育訓練理論施加生理和心理負荷等。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武術的良好效果,獲得戰勝對手后的快樂和喜悅。
3.4 武術的德育審美價值
“德育審美價值是道德構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的道德美從現實與理想,具體與抽象,審美意識與審美形象有機結合的最終產物。從而達到至善至真的社會評價。”人的道德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總是先有德育形式的多次呈現,進而形成某種道德形象,使之逐步轉化成道德意識,并在這種意識的驅動下形成某種社會性的道德行為。道德審美價值則是對這種行為進行檢測、評價的過程,因此,它是社會良好道德行為不斷發生與發展的原動力和助推器。武術的審美價值從更大程度上促使這種原動力、助推器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4.1 武術的多樣性為德育提供了科學依據
武術是一門科學,是一門關于人的身心發展的學問。它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基礎之上的有著中國文化基因血統的學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要有豐富的教育理論內容,而且要有科學的依據,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產生逆反心里。如果沒有這些基礎學科作為教學依據,對學生的教育會變得空洞而乏力,更談不上寓德育教育于武術教學中了。
4.2 武術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德育的重要手段
武術教學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的教學,它與其他各科之間的差異要比其他文化學科教育之間的差異更明顯、更深刻,武術教學具有極強的動態性、開放性、社會性等特點。動態性既指學生觀察、思考的智力活動,又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器材、學生與器材的相互實踐性,它能夠讓學生的身心直接參與,對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進行全面刺激,能夠激發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下主動或被動地接受與教學有關或無關的各種信息,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分析、判斷、處理這些信息,形成自己的主觀意識,抵御不良思想行為的侵蝕,它不僅對個體學生進行教育,還以一定的組織形式對個體與個體、個體與集體、集體與集體進行協調教育,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創造了先決條件。
中國武術是一種特殊的德育教育教化手段與資源,與其他教育形式相比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對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作用與影響是深遠的、意義非凡的。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作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是社會中最為活躍又富有文化知識的青年群體。我們應看到,當代大學生不僅僅是正在伏案求學的學子,他們還將是未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他們不僅僅應當是未來先進生產力的脊梁,他們還應當是先進文化的繼承人和建設者。因此,認真研究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倫理狀況,對于正確認識即將成為國家棟梁的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精神面貌,及早發現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加以解決,對于在高等院校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對于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級人才,對于開創民族復興偉業,再造華夏輝煌歷史無疑有著重要意義。關注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就是關注祖國的未來。
[1]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毛振明.體育教育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3]王 崗,王鐵新.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文化審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4]劉和平.素質教育論[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7.
On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Wushu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Wan Huizhen
(P.E.College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Henan 471022)
Nowadays,the mor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wholesome in general,however some newly-rising and anxietyarousing problems is coming on the scene.The education in college focuses excessive attention on form and theory,which conf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ality of student in campus,but is unable to temper the nature of students in long-term.This paper,through analyzing a variety of moral merits of Wushu,insists that Chinese Wushu is one of the particular methods and resources in the area of education and domestication.Wushu,compared with other educational methods,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and will impose profound and meaningful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Wushu standards of morality college students
G85
A
1004—5643(2010)06—0064—02
萬會珍(1980~),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武術教學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