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芳 劉向虎
(1.運城學院圖書館 山西 運城 044000;2.運城學院應用數學系 山西 運城 044000)
作為高校三大教學支柱之一的圖書館,肩負著為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文獻信息保障的重任,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網絡數字環境下,用戶的信息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用戶希望通過方便、快捷、簡單的方式獲取信息,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已不能滿足高校師生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由于組建時間短、基礎相對薄弱、工作經驗不足,在面對網絡數字環境下服務如何創新的問題時更需要認真思考和探索。文章針對新建本科院校的特點,就新建本科院校如何開展學科館員服務以實現創新服務進行了初步探討。
1.網絡環境下新建本科院校的現狀。
新建本科院校是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中一支正在成長的生力軍,是由水平較高、條件較好、規模較大、業績較佳的專科層次院校升格的。它擁有相對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文化積淀,可以增強本科教育力量。但與比較成熟的本科院校相比,在資源配置、辦學規模、員工素質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另外,由于連年擴招導致大多數學校的師生比超過正常值,教師教學負擔加重,大多忙于教學,為科研工作去查找資料的時間和精力明顯不足。與此同時,這些院校的建設和發展規劃面臨著重點學科專業建設、迎接新增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教育部的教學水平評估以及學術梯隊的建設、培養優秀的學科帶頭人等一系列的運作。而這些運作都離不開為教學科研提供專門化、個性化、深層次文獻信息服務的保障。
2.網絡環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的特點。
與成熟的本科院校圖書館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資源缺乏。在新建本科院校,為教學和科研提供文獻保障和信息服務的圖書館由于組建時間短、經費不足、人員素質整體相對較弱,在新建的本科院校圖書館人才更為匱乏,館員素質良莠不齊,專業覆蓋面不夠,有學歷、無能力,有文憑、無水平的現象十分普遍,碩士以上學歷人才在地方高校圖書館更是鳳毛麟角,普遍存在工作理念落后和經驗不足的缺陷。隨著館藏資源的快速增加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大量涌現,海量信息資料出現在讀者面前。同時,高等學校在進行學科建設與發展評估時,又常把學科專業文獻資料情況及獲取資料的技術手段也作為評估的條件之一。因此,如何幫助教學任務繁重的各學科的專業人員方便快捷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文獻信息,并使他們得到專業性的指導,已成為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筆者認為建立學科館員制度是解決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途徑。
1.網絡環境下的學科館員概念。
網絡環境下的學科館員即(第二代學科館員)仍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新信息環境下學科館員的工作是傳統學科館員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即站在用戶的角度,從用戶的利益出發,從用戶的需求出發,順應用戶的行為,調動全館以及所有可能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融入用戶物理或虛擬社區,以知識服務為手段,為用戶構建一個適應其個性化信息需要、適應其學術交流需要的信息保障環境。
2.網絡環境下的學科館員與傳統學科館員的區別。
新信息環境下學科館員的工作和傳統學科館員的工作并非界限涇渭分明。但新信息下的學科館員在角色定位、服務地點、服務的邏輯起點、服務內容、服務深度、服務的責任和服務手段等方面,都與傳統學科館員有著本質的不同。
一般意義上的學科館員制度對館員的職責要求包括以下內容[1]:(1)充當圖書館與對口院系的聯絡人;(2)組織開發學科文獻信息資源;(3)提供對口學科整體用戶宣傳和培訓工作;(4)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檢索服務。
而網絡環境下的學科館員,其角色職責已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即:
(1)學科信息作者與發布者;(2)信息資源的管理者;(3)知識的管理者;(4)科學研究者;(5)虛擬交流的組織者等[2]。
學科館員制度第一次從崗位設置的角度,明確了高校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的使命;它縮短了圖書館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距離,將圖書館服務融入到高校的教學科研之中,將圖書館服務引入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1.創新服務的概念。
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的創新服務是多方面的,對于圖書管理者來說,不僅是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更是一個綜合素質的體現。我們只有強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開拓性地進行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所謂創新,就是人們根據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依照事物的發展現狀,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等,從而促使事物的快速發展。創新就是淘汰舊東西,創造新東西,就是首創前所未有的事物,創新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而變化。所謂服務,就是一種特殊的勞動方式,它以勞動的直接形式,即活動本身,去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英文字典對服務一詞提出了多種含義。其中兩個是:(1)在下位者對于在上位者的照顧;(2)扮演有用的角色。其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互動”,是一種滿足人的需求的活動,是人與人之間生存方面互相依賴關系的具體體現,這種服務的關系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基本形態,是互幫互助的理念和方式。把創新和服務連在一起,就是在服務上要有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新成果。
2.學科館員推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創新服務的內容和方法
以學科館員為核心的高校圖書館服務體系是學科服務理念的創新模式,是圖書館進程中的必然選擇。只要更新服務理念、整合館藏資源、創新服務模式、更新組織結構并構建保證其存在的長效機制,完善該體系的具體實踐,提升服務水平,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以學科館員為核心的高校圖書館服務體系必然是現代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1)定期為對口院、系教師、研究生提供利用圖書館的指導和培訓,包括介紹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學科館員應積極地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引導用戶發現自己的文獻需求,產生閱讀行為,并幫助其提高信息意識、閱讀能力和閱讀效果,如開展以校園網為依托,以傳統導讀形式為基礎,并加以擴充延伸的形式多樣化、內容專業化的網上導讀服務,滿足重點學科用戶的現實情報需求并開發其隱性情報需求,提高館藏文獻的利用率。(2)征求對口院、系對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服務內容的建議和要求,負責試用、評價對口院、系學科的參考工具和電子資源。學科館員要根據高校各學科的設置和科研需求,瞻前顧后,分清主次,著重為重點學科服務。(3)負責搜集、鑒別和整理對口院、系重點學科的現刊和網絡信息資源,并在校園網圖書館主頁上按學科大類建立學科網絡導航系統,舉辦相關數據庫和網上信息資源利用的講座等。在信息社會,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學科館員可以針對重點學科課題的需要,重點把精力、時間用于開發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網絡信息資源、現刊資源,并編制成索引、書目、題錄、綜述、數據庫等信息產品。(4)科研實力和水平是高校重點學科的重要評估指標,是高校提高聲望和社會地位的“硬件”。學科館員協助對口院、系各重點學科的教師進行相關課題的文獻檢索,逐步做到有針對性地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定題服務和決策參考服務。
建設一流的大學不能沒有一流的圖書館,一流的圖書館不能沒有一個好的服務機制。學科館員制度是一種對口服務的新機制,它極大地方便了各學科專業讀者,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其信息需求,深化了圖書館對高校重點學科建設的服務,有利于知識創新與服務創新。無論從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的實際現狀、發展策略來看,或是從理想的圖書館員的素質與形象來看,還是從新建本科院校重點學科建設的長遠發展來看,學科館員在學校教學、科研工作中擔當信息資源的組織者、傳播者的角色是必然趨勢,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建立并強化學科館員制度建設,必將大力促進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
[1]朱麗萍,陳耀盛.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的實施情況分析[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8(3):9-13.
[2]周敬治,石秀春.國內外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比較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08(5):83-86.
[3]張曉林.圖書館創新服務戰略研究[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1.
[4]李潔.淺談高校圖書館館員服務理念的創新[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4):100-102.
[5]武三林.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實施策略[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3).
[6]劉忠祥.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工作 [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