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志萍 蔡宏偉 翟謙
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為企業發展搭建平臺
巨志萍 蔡宏偉 翟謙
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和工作大局開展形勢政策宣傳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現代社會,宣傳輿論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能不能把宣傳輿論工作抓在手上,關系人心向背、關系事業興衰、關系黨的執政地位。而企業在困境中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來鼓勁打氣,在順境中同樣需要來凝心聚力,形成思想統一、協調聯動、運轉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為企業發展搭建平臺。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通過黨的基本路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遵紀守法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解決職工思想認識的問題,強化職工工作責任感,引導職工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奮斗,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
要根據不同時期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發展方向,圍繞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搞好宣傳發動。要聯系企業生產實際,針對生產經營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勞動競賽、技術比武、合理化建議等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激發職工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綜合運用網絡、簡報、報紙、電視、廣播、櫥窗等宣傳工具,大張旗鼓地宣傳企業黨政的發展新思路、新精神、新目標和新成果。大力開展形勢任務集中宣傳周活動,將每個月的第一周確定為形勢任務集中宣傳周,集中宣傳企業每個月的工作重點和計劃安排,集中宣傳安全、生產、經營、銷售任務目標和措施,并且使宣傳周活動的主要內容制度化,努力構建形勢任務教育的長效機制。要突出宣傳主題,充分發揮報紙、電視、網絡等各自的優勢,圍繞月度、季度、年度生產經營目標,通過專欄、專題、專訪、系列報道等形式,多層面、多方位、多視角地對企業不同時期的重點工作進行宣傳,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風尚、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根據企業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促進企業和諧發展。一是建立和諧的干群關系。要以領導班子的團結帶動整個干部職工隊伍的團結,營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通力合作、和諧共事的良好氛圍。二是積極宣傳企業職工的利益保障制度,認真體察職工愿望,關心職工疾苦,把職工的冷暖掛在心上,高度重視員工最關心的、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如職工醫保、住房、子女就業、婚喪嫁娶等。充分關注弱勢群體,關注困難職工的生活,關心離退休人員生活,盡心盡力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解除員工的后顧之憂,使全體成員感受到單位大家庭的溫暖。三是讓職工成為企業發展的受益者。隨著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實施精細化成本管理,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企業效益逐年增長的同時,要提高職工的收入水平,促使職工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增強職工的幸福指數,讓職工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收益者,構建和諧企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宣傳思想工作要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工作的活力和實效,使工作價值實現最大化,其重點概括為“三性”:
加強針對性。加強訪談、調研工作,把工作的觸角深入到員工中去;突出主題,堅持不懈,把工作的內容體現到日常教育中去;聯系實際,形式多樣,把工作的干勁鼓到生產經營中去;樹立典型,改善方法,把工作的熱情激發到員工的內心中去。
著重互動性。利用各種載體、活動,加強互動性,用員工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形式開展工作,讓員工在各類文化的互動中潛移默化地受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
保證實效性。以保障生產經營任務全面完成為目標,制定各項激勵政策,鼓勵職工以實際行動為企業經營做貢獻,為企業創品牌、樹形象、贏榮譽,在各項工作中確立目標值,要有高產出、新成果。
養成教育是企業文化建設中培養職工道德品質、自律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所采用的一種重要方法。其特點不是單純的戒律和說教,而是把教育疏導、紀律約束和人的自身修養相結合,靠經常的宣傳、灌輸、滲透、潛移默化塑造人們優秀的內在品質。
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水準,塑造員工主人翁的品格,同樣需要嚴格細致、持之以恒的養成教育。要選擇員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黨的方針、政策貫徹到員工思想中去,增強員工自我控制能力。與此同時,要建立目標明確、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為了促使黨政工團各就各位,盡職盡責,形成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統一抓,行政組織結合生產業務主動抓,群眾組織發揮各自特色配合抓的局面,必須堅持目標管理,把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創建工作納入到企業全年的目標任務中去,并加大考核力度。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我們只有從企業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堅持有效地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保證企業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保證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