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軍事體能教研室,廣東廣州510500)
現代戰爭的特點和規律有了很大變化,對軍人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著眼未來戰爭的特點,總部頒布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體能考核大綱》,為部隊和院校軍事體育訓練指明了方向,也在客觀上為我軍統一和規范軍隊院校軍事體育訓練內容及要求提供契機。
軍隊院校培養對象大部分是 18~22歲的年輕人,正處于成長階段,如何針對培養對象特點,安排好教學訓練,使其掌握體育運動訓練規律,增強體質,健康成長,是制定培養目標時必須考慮的。
軍校體育訓練不同于地方競技體育訓練,它不是以單純增強體質為目的,而是根據軍事斗爭需要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所以在制定培養目標時要把普通體育與軍事體育加以區別對待。
著眼未來部隊現代化建設和未來戰爭需求,軍體訓練必須具有時代性、前瞻性、實用性、針對性,所以軍事體育教育總目標應該是:培養學員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以及適應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講解示范能力;符合部隊現代化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體能需要、具備初級軍官應具有的體育素質。
學員軍體訓練平臺構建是根據培養目標、教學目的、授課時數、場地設施等情況進行設計。在院校軍體教學訓練中,應該建立以普通軍事體育訓練和職業軍事體育訓練相結合的軍事體育訓練平臺,改變以往單一的普通軍事體育訓練模式,使軍校軍事體育訓練逐步走向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體系完備的訓練階段。具體設計是,以軍事體育訓練為主線,以普通軍事體育訓練和職業軍事體育訓練為兩個支撐點,把體能訓練和技能訓練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的 “雙結合”道路。共同支撐軍校體育 “育人”的重任,構建人才發展三位一體的堅實平臺。
普通軍事體育訓練以遵循軍校體育教育規律為原則,使學員在培訓期間通過體育教學、體能教學、體育訓練,掌握體育運動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增強體質,具備一定的普通體育運動、軍事體育運動和實用體育技能,為終身體育鍛煉和職業軍事體育訓練奠定堅實基礎。具體可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基本體育教學。通過體育基本知識講授,基礎體能教學訓練,使學員盡快適應和達到軍人基礎體育素質要求。這期間主要設置以體育理論知識為主的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力學、運動心理學和以身體素質訓練為主干訓練內容,使學員掌握科學的體育理論知識,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為更好地掌握軍事體育運動技能、科學施訓奠定基礎。第二階段主要是基本技能學習。它包括普通體育基本技能和軍事體育技能教學,通過此階段教學訓練,使學員掌握普通體育基本技能和軍事體育技能,為職業體能訓練奠定基礎。訓練內容主要有陸上運動能力,如跑、跳、攀、爬、越;水上運動能力,如游、潛、跳、救、劃;軍事運動能力的抗暈眩、抗缺氧、軍事障礙等技能訓練科目,使學員全面掌握和提高普通運動技能、軍事運動技能和實用技能。第三階段主要是軍事體技能鞏固提高階段。這個階段是在第二階段基本技能訓練的基礎上,由基本技能的初步掌握到熟練掌握;由單個動作訓練到成套動作訓練;由低質量完成動作到高質量完成動作;由彈性時間限制到剛性時間限制;訓練主要以群項組合、軍事比武、競賽等形式組織實施,使學員軍事體育基本技能達到總部要求,全面提高學員普通體育技能和軍事體育技能的運用能力。第四階段主要是在前三個訓練階段基礎上,著重加強組織指揮、管理、講解示范能力的培養。主要設置軍事項目競賽、組織與裁判等科目,使學員掌握基層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所需要的組織、指揮、管理能力。
軍人職業素養中的體育訓練以強化學員軍事職業素質為目的,在普通軍事體育訓練的基礎上,結合軍事技能訓練,突出軍事體育的實用性、加強實戰性訓練,加強實踐環節的培養,使學員熟練運用軍事體育實用技能,培養學員具備超常體能、頑強意志、過硬心理、必勝信念等軍人必備的素質。通過強化學員軍事體能訓練實踐環節,使其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體驗到超負荷體能運轉的艱苦性,激發學員為軍人職業而練、為打贏未來戰爭而練的熱情。職業素養軍事體育部分課程設置主要由水上訓練和陸上訓練等部分組成。水上訓練包括游泳、潛水、救生等內容;陸上訓練包括攀繩、攀巖、障礙場、長途拉練等內容。同時把這些內容同特種作戰、野外生存結合起來。使學員具備適應未來戰爭對軍人素質要求,學員職業軍事體育訓練分為體能強化階段、技能強化階段、野外拉練階段和模擬實戰4個訓練階段;特殊體能、特種技能、實戰演練三個訓練目標;特種作戰、軍事攀登、水上救生等訓練科目,科學構建一套比較完整的職業軍事體育訓練體系。體能強化階段主要是通過基礎體能訓練中的速度訓練,提高學員的快速反應能力、綜合速度能力,用以達到適應現代戰場態勢轉換快的特點;通過大強度的有氧耐力、長途拉練訓練,提高學員機體抗疲勞能力,培養吃苦耐勞、連續作戰的軍人作風和頑強意志品質,以適應未來戰爭作戰維度增多、空間無限延伸、全天候作戰等特點。特種技能主要是通過加強格斗、軍事攀登、射擊等軍事實用技能、野外生存技能訓練環節,使學員在實踐中掌握未來戰爭必備的體技能,了解基層部隊軍事體育訓練的科目及方法。通過游泳訓練,使學員提高適應大海和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能力;通過400 m障礙訓練,提高學員的各種應變能力。通過武裝泅渡訓練,使學員能夠在身體負重、阻力增大的困難情況下具備完成各種軍事任務的能力;通過救護訓練,能夠使學員學會保存自己、救助他人,有效保存戰斗中有生力量;通過潛泳、潛水訓練,使學員能夠在特殊條件下執行任務;通過攀繩、攀巖訓練,使學員能夠掌握征服懸崖峭壁等各種天然和人工軍事障礙的特種技能。實戰演練主要是強化戰斗體能訓練,使學員在模擬實戰下體驗戰斗的殘酷性、艱苦性,使學員在精神上、肉體上、心理上獲得儲備。為勝任未來工作,打贏未來戰爭奠定堅實基礎。
軍事體能訓練是軍事訓練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軍人完成各項任務,贏得戰爭勝利的物質基礎,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由于戰爭環境惡劣、精神壓力大,對官兵體能的要求更高了。雖然未來信息化戰爭條件下,武器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大,但正如毛主席所說的:“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對比,而且是人心和人力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要靠人去掌握”。而軍人體能是一切軍事能力的基礎。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在沙漠地區的高溫惡劣環境,仍然能順利完成作戰任務,其中良好的體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體育教學中,要從以往的 “知識傳授教學模式”逐步走向 “體驗教學模式”。注重教學互動,使學員真正融人到教學活動之中,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在體驗中掌握知識技能、在體驗中磨練意志品質、在體驗中提高身心素質。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員的特點、條件和需求,靈活制定不同的訓練模式,可以把普通軍體訓練、體能訓練、技能訓練不同訓練階段的課程設置重新組合,為不同層次學員量身定制軍體訓練課程。
在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學員不同能力的培養,可以采取分類訓練法:如意志訓練法、技能訓練法、體能訓練法、獨立作戰訓練法、協同作戰訓練法等。精心設計訓練內容,對不同學員所需的素質進行分門別類的訓練。用以達到 “訓需一致,統分結合”的訓練效果。可以采用特殊訓練手段如剛性訓練:主要指從軍人職業特點出發,在訓練中培養學員無條件服從,克服艱難困苦,堅決完成任務的軍人品格;模擬實戰訓練:模擬未來戰場環境進行訓練。可以充分運用從化訓練基地,進行游泳、水上沖鋒舟、叢林實戰。在訓練過程中,盡量做到環境、場面、氣氛渲染近似戰爭環境。通過模擬實戰訓練,使學員既能全力以赴投入訓練,又能從中獲得近似戰爭體驗。防止 “訓戰脫離,操場似草場”的麻痹思想;柔性訓練:主要是從 “以人為本”的思想出發,在訓練中運用引導教育、以賽促訓、心理輔導、寓教于樂等方法,激發學員訓練熱情,提高訓練效果;引導教育:在學員體能訓練中,對基礎體育訓練部分,如:跑步、引體向上等單調枯燥,但又不可缺少的訓練項目,通過講解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等相關知識,幫助學員分析認識基礎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其它運動項目的作用。使學員提高體育知識水平,由 “外驅被 動訓練”,變為 “內驅主動訓練”;以賽促訓:充分運用體育競賽優勢,調動學員與生俱來的群體競爭意識,使訓練在競爭中進行、訓練效果在競爭中提高,學員體能在競爭中增強;寓教于樂:在學員體能訓練中,要充分利用人性特點,可以把體育游戲與軍事訓練結合起來融人到訓練之中,使學員對訓練產生興趣,提高訓練效果。
隨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能考核標準》在全軍的推廣,可以借此制定出相關的考核、評價標準。并嚴格執行,把軍體訓練成績同年終考核、軍人晉職晉銜掛鉤。強化軍人的危機感,從而促進軍體訓練熱情,提高軍體訓練效果,達到提高戰斗力的目的。
[1]李之文.軍事體育學 [M].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4
[2]美國陸軍體育訓練 [M].軍事誼文出版社,2000.5
[3]吳銓敘.軍事訓練學 [M].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1
[4]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體能標準 [Z].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