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學 付小麗
淺析中小企業供應鏈成本管理
河北科技大學 付小麗
科學的供應鏈成本管理,能夠幫助中小企業降低各項交易成本,減少成本支出,提高利潤率。本文介紹了供應鏈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分析了目前中小企業供應鏈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完善中小企業供應鏈成本管理的途徑。
中小企業 供應鏈 成本管理
近年來,供應鏈成本管理被大型企業廣泛應用,直接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資金的投資回報率。但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基于資金、技術和人才的三重約束,實施供應鏈成本管理面臨著一系列的阻礙,直接制約著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現階段完善中小企業的供應鏈成本管理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供應鏈是圍繞一個核心企業,對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整合,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有關中間商等各方鏈接成一個具有整體功能的網絡,從而實現總體上的高效益和低成本。供應鏈涉及供應、生產、物流和需求四個領域。
供應鏈的特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供應鏈的整個環節都涉及供需關系;供應鏈的結構為整體功能型網鏈結構而并非單一的鏈長型結構;供應鏈涉及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綜合形態;供應鏈是連接供應商到客戶的價值增值鏈。
供應鏈成本是指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最終客戶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支出成本。
供應鏈成本包括整條鏈上所有企業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環節發生的費用之和。供應鏈的總成本主要包括三部分:直接成本,指單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制造產品實體的費用,涉及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機器成本;作業成本,與產品的生產無關,是把產品配送或運輸給客戶的過程中產生的費用,主要指物流成本;交易成本,核心企業和節點企業、企業與客戶之間在處理交易關系中所產生的費用。
供應鏈成本管理是對供應鏈各個環節所形成的成本進行管理,以最大化地減少各項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的利潤率。它注重企業之間的整合和合作,將整個供應鏈視為一個協同合作的整體,實現整體上的高效益和低成本。
相對于大型企業成功應用供應鏈成本管理而言,資金、技術、人才的三重缺乏,嚴重制約著中小企業展開供應鏈成本管理,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步伐。目前,中小企業的供應鏈成本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供應鏈成本管理的理論已經比較成熟,眾多大型企業通過供應鏈成本的管理,最大化的降低了企業各項成本,提高了資金的回報率。但多數中小企業還沒有意識到供應鏈成本管理的巨大經濟效益,仍停留在傳統的成本管理階段,單純靠減少支出來降低成本,缺乏整合和合作供應鏈網鏈上企業的意識,無法通過企業之間的業務流程重組來優化價值鏈,實現整體上的高效益和低成本。
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比較大,在企業內部就能成功地實現規模經濟效應,但中小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小,單一企業無法實現規模經濟效應,而只能借助外部力量來完成,一旦市場劇烈波動,將使外部對企業構成沖擊。當中小企業為供應鏈上的某一節點,核心企業受到沖擊時,外部的依賴性也將使中小企業受到沖擊,其為了鞏固此種依賴性,加大對整個供應鏈關系的巨額投資,造成不必要的沉沒成本。
供應鏈成本管理是通過借助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將鏈上的所有節點企業連接起來,共同分享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數據,提高交易的質量和效率。而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信息化技術人才和資金的雙重缺乏,供應鏈信息化系統無法建立或者存在居多的漏洞,無法最大化的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導致交易成本增加。
供應鏈是由一個核心企業和眾多加盟的節點企業構成的,核心企業決定了定價權、貨款結算條件等交易內容,而眾多處于節點上的中小企業,因資金的缺乏往往處于弱勢地位,使得核心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的利潤分配不均勻,中小企業的合理利益得不到切實保障。
供應鏈成本管理的價值增值來自于核心企業和節點企業、節點企業和節點企業之間良好的協同合作。而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對外部環境的波動反應比較明顯和劇烈,這就容易引發供應鏈的不協同,呈現出不確定性、混沌性、多層次性、多功能、波動性、非線性和涌現性等復雜性特征,導致其難以實現資源的共享和整合,影響整條供應鏈的管理成本。
相對于大型企業依靠良好的人力資源、資金和技術來運作的供應鏈成本管理而言,中小企業確實面臨資金少、規模小、技術薄弱和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障礙,但也具備運行供應鏈成本管理的條件。比如,中小企業的主要營銷戰略為集中一體化戰略,專注于企業的核心業務或核心產品,比起大型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戰略而言更容易運作;中小企業規模小,能夠對外部影響進行快速反應,最大化地減少經濟損失。因此,無論是中小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決策人員,還是財務等職能部門的專門人員,都要意識到中小企業可以突破以上的一系列障礙,成功運行供應鏈成本管理;另外,供應鏈成本管理牽涉到鏈上的所有企業,中小企業要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共同進行供應鏈成本管理,才有可能最大化地減少整條供應鏈的成本,從而降低單個企業的成本。
供應鏈管理理論的興起,源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步,信息化、信息流是供應鏈管理方面的重要內容。處于劣勢地位的中小企業,急需創建一個完整詳細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基于此,中小企業可以與當地的相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同合作,創建適合中小企業實際運行狀況的供應鏈成本管理信息平臺,實現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從而降低各項交易成本。
目前,供應鏈的模式主要有三種:分散式供應鏈、集中式供應鏈、協同式供應鏈。在分散式供應鏈下,節點企業之間是相互高度獨立,沒有深層次的協同和合作,交易成本比較高;在集中式供應鏈下,各節點企業之間高度集成,相互之間的行為接近于企業內部行為,導致組織成本高。與分散式或集中式的供應鏈相比,協同式供應鏈能夠實現各個節點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和合作,最大化地降低交易成本和組織成本。
與自營物流或分包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能夠有效地減少企業人力和資本的投入,幫助其節省作業成本。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面臨著人力、資本的雙重缺乏,而采用第三方物流將物流業務外包給專業物流公司的形式,一方面可以直接降低倉儲和存貨管理的成本及人力資源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節約物流的運營成本。
不同于大型企業能夠主導和控制市場的地位,中小企業因資金少、規模小、產品種類少等劣勢處于弱勢地位,可能特別依賴某一供應商或客戶,一旦此供應商或客戶發生危機,將直接波及中小企業。高系數的外部依賴性,會給中小企業帶來劇烈的波動,直接影響中小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可以借助物流行業協會的外部力量,主動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地位,參與制定相應的規章和制度,并監督所有位于供應鏈上的企業共同遵守,盡量保證整條供應鏈的協同,減少中小企業的交易損失成本。
綜上所述,供應鏈成本管理是中小企業未來成本管理的重要方向,中小企業首先要培養和強化供應鏈成本管理的意識,通過創建全面和完整的信息平臺,構建協同式供應鏈,開展第三方物流。借助物流行業協會的作用等方法,最大化的降低各項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資本的投資回報率,實現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1] 王勇.淺論企業供應鏈成本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8,(9).
[2] 程慧蘭.構建中小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管理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7,(34).
[3] 姚金鑫,薛雙.加強供應鏈成本管理增強中小企業效益[J].現代商業,2009,(2).
[4] 鄧添予,羅怡.試論供應鏈成本管理的特點[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2).
F272
A
1005-5800(2010)11(c)-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