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食品學院旅游烹飪系 陳燕
金湖鄉村旅游發展研究①
江蘇食品學院旅游烹飪系 陳燕
鄉村旅游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成為旅游發展的熱點和經濟增長點。本文分析了淮安市金湖鄉村旅游發展的特色和優勢,提出了
金湖鄉村旅游發展的一些建議和措施。
金湖 鄉村旅游 荷文化
鄉村旅游的萌芽源于人類回歸自然的內心需求。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渴望走向農村、貼近大自然去體驗生活,以緩解城市工作壓力,追求生活方式豐富多彩。20世紀80年代末期,適應國內外旅游市場需求,旅游業陸續成為各地經濟發展新增長點,特別是在我國扶貧政策指導下,鄉村旅游得到大規模發展。
鄉村旅游是以鄉村、農業景觀為背景,以鄉村自然風光和鄉村人文資源為旅游吸引物,以滿足游客觀光、度假、休閑、購物、科考、娛樂等綜合活動為目標的一種旅游形式。鄉村旅游將農業生產、農村生活和農村風光三者合為一體進行旅游開發,是體驗鄉村勞作、了解鄉土文化、領略自然風光的最佳方式之一,符合新時期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發展低碳經濟,發展綠色旅游、生態旅游的大趨勢。
近年來,江蘇省鄉村旅游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提出了“以旅促農、以旅富農、農旅互動,促進城鄉共同發展”。2009年江蘇省旅游局成功舉辦鄉村旅游發展高層論壇,淮安也在制定《淮安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金湖縣位于江蘇省中部,寶應湖、高郵湖以西地區,因境內汜光湖有“金湖”之稱,遂名“金湖”,象征資源豐富,日出斗金。境內水面廣闊、河網密布、長堤環繞、綠樹掩映、田園方整、稻谷飄香,一派湖色水鄉的自然風光。金湖發展鄉村旅游有自己特色和優勢:
(1)金湖是蘇北農業大縣,有“魚米之鄉”、“淮上明珠”、“蘇北小江南”之美譽
金湖縣是全國首批生態示范區,物產豐饒,盛產大閘蟹、雙黃蛋、青蝦、銀魚、龍蝦、河蜆、牛蛙、野鴨、蓮藕、蒿茶。風味獨特的“魚家宴”,精工細作的“全藕席”,味美黃足的螃蟹,體碩肉嫩的龍蝦。生活在農村的人口占了金湖縣人口大部分,農村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提高是關系到金湖能否提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因素。
發展鄉村旅游,轉變了農民固有的生產、生活觀念,農產品變成了旅游土特產,游客體驗“住農家屋,干農家活,吃農家飯”,鄉村各種勞作方式都變成了旅游活動。鄉村旅游提高了農業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金湖應該大力發展,在這方面大有文章可作。
(2)金湖有風光秀麗、底蘊深厚的鄉村旅游資源
金湖農業旅游資源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譽為“中國湖鮮美食之鄉”、“中國荷藕之鄉”、“中國荷文化之鄉”、荷文化傳承基地。獨特的生態農業游、水上風光游、民俗風情游吸引眾多游客來此觀光、度假。游客可以領略鄉村自然風光、觀賞鄉村民俗風情、品味鄉土文化藝術、體驗鄉村傳統勞作。
金湖荷花蕩是國家農業生態風景區,農業觀光好去處,特別是金湖萬畝荷花蕩集荷藕生產、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國家級旅游風景區;金湖水上森林公園是蘇北地區最大的人工生態林,萬畝森林纖陌縱橫、郁郁蔥蔥,是一座天然的氧吧,被淮安市旅游局列為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金湖柳樹灣濕地公園位于淮河入江水道之中,毗鄰縣城老三河中心,是一塊面積138公頃的天然小島。島上有柳林80公頃,蘆葦20公頃,春、夏、秋三季一片蔥綠;島四周碧波蕩漾、水質清純,一派天然水鄉風光;白馬湖風光旖旎,萬頃湖面碧波蕩漾,湖中分布著九十九座島嶼,每個島都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和美麗的傳說,大楊莊島、唐莊島等島嶼還留下了古代和近代的戰爭痕跡。
(3)金湖有發展鄉村旅游良好的自然地理區位和客源市場條件
金湖被譽為南京后花園,地處兩省三市之交,東與揚州市的寶應縣、高郵市接壤,南與安徽省滁州市的天長市相鄰,西與本市盱眙縣、洪澤縣交界,北與洪澤縣毗鄰。金湖近年來吸引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周邊地區的大量游客,鄉村旅游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旅游接待量不斷提高,鄉村旅游經濟增長已成為淮安發展旅游業的重要研究課題。特別提出的是金湖和相鄰的洪澤、盱眙旅游資源具有一定互補性,這幾個地方應整合各自特色旅游資源,聯合打造區域性旅游品牌,將增強蘇北旅游核心競爭力,鄉村旅游大有文章可作,其研究開發應是一個重點。
(1)挖掘文化內涵,提高產品創意。金湖要不斷挖掘如荷耦、佛教等本土文化內涵,突出地方特色和地緣優勢,把農村純樸、自然的環境氛圍與厚重文化底蘊結合起來,為鄉村旅游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金湖湖鮮八大碗”,風味獨特的“魚家宴”,精工細作的“全藕席”,味美黃足的螃蟹,體碩肉嫩的龍蝦,精制民間生活用品都是鄉村旅游特色的重要承載物,如何深入發掘、開發和包裝旅游產品,塑造鄉村旅游形象,打造地域性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吸引力,拓寬旅游市場,金湖鄉村旅游發展還需要不斷去探索。
(2)整合特色資源,形成產業合力。江蘇淮安已制定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每年都有旅游發展的舉措,例如白馬湖水上運動會,荷花節暨三湖美食節,那么,在旅游活動中怎么體現和營銷鄉村旅游,值得進一步研究。鄉村旅游的發展資金是一個瓶頸,一是充分利用各種融資渠道,不斷吸收新農村建設資金、扶貧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等,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為鄉村旅游開發提供經費保障。旅游開發與管理的社區化是將來旅游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社區參與旅游項目建設的能力尚處于萌芽狀態,不能適應旅游發展的要求,社區可以通過股份合作制,提高農民鄉村旅游開發主人翁責任感。二是各級職能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旅游發展要在人才、投資、稅收、財政等方面提供優惠措施,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3)加強旅游宣傳,拓寬旅游市場。“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已經過時,要充分利用各種媒介物,加大力度進行旅游促銷,以“合力效應”達到憑個體不能達到的促銷效果。一方面,金湖地方政府要把旅游宣傳推廣作為政府重要的日常工作來抓,參加、承辦各種旅游交易會,利用電話、報刊、廣播、網絡等媒體和有效廣告,實行“會展有人、網頁有字、報紙有文、電臺有聲、電視有影”的三維立體促銷,提高宣傳促銷效果。另一方面,旅游職能部門或旅游行業協會,以差異發展為前提和互生共贏的觀念,組織各旅游企業積極開展宣傳促銷,提升地區資源吸引力。
(4)強化旅游管理,提升旅游服務。一方面要不斷加強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從業農戶的業務培訓,提高管理、經營和服務等水平;二是完善鄉村旅游景點質量等級評定和星級農家樂評定制度,實現鄉村旅游服務規范化、標準化。金湖要特別改善鄉村道路、停車場、廁所、住宿等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大對關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抓好各項衛生防范措施,為游客營造環保、健康、衛生的旅游環境,讓游客吃得放心,玩得開心、娛樂舒心。
(5)科學旅游規劃,找準產業定位。金湖要邀請多學科專家、學者,旅游專業人士,高起點、高標準規劃《金湖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找準金湖鄉村旅游發展區域產品定位、形象定位、市場定位,迎合旅游發展熱點、焦點,為鄉村旅游發展指引正確方向。特別要牢固樹立“先規劃,后開發,不規劃,不開發”觀念。針對金湖鄉村資源,本文認為發展模式有:旅游村落型、農業示范區型、康體娛樂型、休閑度假型、勞動自助型。
[1] 龔曉寬.鄉村旅游與扶貧開發[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64~67.
[2] 陳燕.淺析淮安鄉村旅游發展[J].科教文匯,2008,(11):234.
[3] 羅明義.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旅游調研,2006,(4).
[4] 朱潤勝,李佳明.秦皇島鄉村旅游激活“村旮旯”[N].中國旅游報,2006-01-02.
[5] 佘惠敏.鄉村旅游 樂了游客富了農家[N].經濟日報,2006-01-26.
F590
A
1005-5800(2010)11(c)-158-02
淮安市科技局課題(HAS200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