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理工學院會計學系 楊瑞濤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增加就業、調整產業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國民經濟增長、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洛陽市洛南大開發的輝煌成果有目共睹,但是服務業的發展還存在很多瓶頸,與老城區的發展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對完善城市功能,增加就業,加快新區開發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我們下大力氣進行研究和探討。
在7個最發達國家和地區(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的經濟體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占就業人數的比例,分別平均為3.14%、27.67%、69.04% ,而中國同樣的指標則為50.0%、21.4%、28.6%,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服務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在勞動就業人數,提供服務的范圍,勞動的技術含量,勞動生產率,勞動貿易等方面明顯落后。
洛陽有著4000年的建城史,先后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夏都斟、商都西亳、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東都城等座座著名都城遺址,無不昭示著昔日洛陽無盡的輝煌。但洛北城區早已人滿為患,發展空間較小,市委、市政府決定跨河建設新城區,大舉開發洛南,如今已初見輝煌。
據洛龍區服務業發展局和市新區開發辦調查統計,到去年年底,新區服務業已經發展到457家,同比增長31%,從業人員9500多人。僅新區中心區、大學城及體育公園區、濱河風光區三大區域,服務業經營面積已達27萬多平方米,新區服務業經營面積實現了井噴式增長。大張盛德美、鉬都利豪大酒店、風雷健身俱樂部、第一國際幼教中心、開心人大藥房等一批服務企業的投入使用,不僅使服務業發展空間得到擴展,也極大地提升了服務業發展的檔次和服務質量水平。
2008年底,興業銀行洛陽支行開業,這是繼交通銀行洛陽支行、市商業銀行、中國人壽保險洛南分公司等金融保險機構后,又一家大型金融企業落戶新區。據調查,目前,在新區已開展對私業務的金融機構網點已經增加到十幾處。目前中心區、大學城和體育公園區、濱河風光區三大區域醫療網點增加至26個。已有中小學9所,有辦園許可證的幼兒園4家;公交線路增加至16條;公安派出所有3個,警務室增加到13個。一批重要公益設施相繼進駐新區,也進一步促進了人氣聚集,攪熱了新區服務業。
當前洛陽新區服務業傳統行業比重大,現代服務業相對不足;勞動密集型行業多,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少。當前洛陽新區商貿、餐飲、食品等傳統服務業仍占據服務業的主導地位,而物流業、旅游、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偏低。
總體來看,新區服務業的技術含量仍然不高,勞動生產率低下。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高端服務業發展不足,產業競爭力低。另外,行業發展也不夠平衡。主要是在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城市服務業與農村服務業三個方面的不平衡;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滯后,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要求不相適應。
洛陽新區的城市品牌觀念滯后,幾乎沒有對區內的服務業做過任何功能定位,缺乏響亮的城市主題,很少以城市的整體形象對服務業向外做宣傳來營造城市品牌。由于服務是無形的產品,因此服務的品牌更多地體現在企業品牌上。但在洛陽新區的服務業,這樣的企業還太少,龍頭企業幾乎沒有。
我國傳統的經濟理論是重物質生產而輕服務,往往將工業作為頭等大事,而將服務業作為從屬。洛陽新區服務業的發展幾乎是自然發展的,由于規劃滯后帶來諸多不利,制約了服務業的發展,造成服務業企業布局不合理,不能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服務功能不能充分發揮等。另外,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己成為洛陽新區服務業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瓶頸。
從長遠來看,服務業發展的總趨勢是:
第一,推進服務業及相關領域的體制改革,加快服務業市場化步伐;
第二,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不斷改造傳統服務業,用科技來提升傳統服務業,使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都上一個新臺階;
第三,為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鼓勵市場的良性競爭。
第四,推進新區的城市化建設,提高新區的人口密度,為服務業的全面發展提供好的基礎。針對當前我市新區是城鄉混合體的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當地居民社會化的服務性消費,促進商業和社區等生活服務業的發展。
3.2.1 大力發展便民服務業
新區的特點是地廣人稀,硬件設施很好,但軟件環境跟不上,尤其給居民的衣食住行帶來很多不方便,另一方面,衣食住行的不便,又進一步阻礙了居民在新區的入住。因此,要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業、運用市場機制鼓勵以各種途徑提供各種便民利民的服務功能把社區服務業培育成為重要產業。
3.2.2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現代服務業的特點是信息密集和知識密集型,附加值較高,相對于傳統產業,它對人口密度要求不高,特別適合在新區發展。現代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的主導產業,洛陽新區發展剛剛開始,應高起點高要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其中一個必然的選擇。
3.2.3 加強人才建設,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智力資源
首先,要培養社會急需人才,傳統服務業的人才較多,目前主要是缺少信息咨詢、金融保險、現代物流及熟悉國際服務貿易規則的人才,可以通過正規學校教育、在崗人員出國培訓、從國外引進急需行業的優秀人才等途徑。其次,加大服務業職業后續教育,不斷提高現有服務業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技能。
3.2.4 著力打造企業品牌
把培育服務業大型企業集團作為重點,結合新區實際,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地方骨干企業,作為服務業重點企業進行扶持培育,爭取通過3到5年的努力,在新區形成一批大型服務業企業和知名品牌。
3.2.5 提高城市化水平,凝聚人氣
按照“聚集人氣、再上項目、提升品位、拓展空間”的指導思想,實現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聚集人氣和繁榮服務業兩方面入手,雙管齊下,多策并舉,同步推進,良性互動,促進新區人氣聚集。
第一,盡快完善新區服務功能。滿足居民的基本消費需求入手,加快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農貿市場、便民超市、大眾餐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金融儲蓄、郵政通訊等服務項目的建設和引進,大力構建便民服務體系。
第二,加快新區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經新區開元大道、王城大道、太康路以及市政府確定線路的城市公共客運車次均按其夜間在新區的實際運營班次,由市公用事業局、市財政局等部門考核后,適當給予財政補貼,以延長新區夜間的公交車輛運營時間;在進一步加快新區幼兒園、小學、中學建設,提高其硬件設施的同時,由市教育局整合、調整師資力量,提升新區中小學校的辦學水平。
3.2.6 加大對新區服務業的支持力度
第一,加快新區服務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于符合規劃布點要求,進入新區的超市、便利店、專賣店、美容美發店、早點便利店、社區診所、藥房、家政服務中心等從事服務業經營活動的,按照實際經營活動先后,給予不同的優惠政策。第二,積極創造條件,完善新區城市功能。鼓勵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到新區開辦網店,以方便市民生活;加快公交線路建設,完善公交運營網絡。對市公交公司因新增加公交線路而產生的虧損,由市財政給予適當補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新區公交;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社區醫療服務機構、職業教育學校、小學及幼兒園等,由市財政給予適當補貼。
[1]李紅風.淺談我國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蚌埠黨校學報,2007.(2).
[2]朱曉青,林萍.北京現代服務業的界定與發展研究[J].商貿論壇,2004.(10).
[3]魏作磊.對第三產業發展帶動我國就業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4.(3).
[4]趙志偉. 洛陽成為全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N].洛陽日報,20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