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河北省滄縣汪家鋪鄉第一中學)
新課標下化學教學探究
◆張艷霞
(河北省滄縣汪家鋪鄉第一中學)
自然環境正受著現代工業的嚴重破壞,人與自然的失調,引起人類的關注,我國也出臺了《環境保護法》。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責無旁貸。在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問題,實現環境教育目標,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和社會意義。傳統的教學觀念是:研究的是教法,把課教好就行。新課標下教師既要研究怎樣讓學生學,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新課標 化學教學 教學觀念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學改革也如火如荼地進行,教師教學也要應與時俱進,研究好的教學方法,培養出更多有素質有能力的學生,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首先,教師觀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是老師把課本知識分析、總結、歸納、結合大綱找出重點難點,然后整理寫出教案,讓學生聽懂,不管學生是否有興趣,是否真正理解,教多少就學多少,怎樣教就怎樣學,實行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殊不知這樣使教學本末倒置,導致學生沒有興趣,沒有創新,不能徹底理解,囫圇吞棗,最后摧毀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而新課程強調的是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指導引導的作用,注重學生的經驗和學習興趣,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教師要由重視教轉變為重視學,由重視結果向重視過程轉變,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
其次,教師角色的轉變新課程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能力的培養者,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探究發現、交流合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能力和積極的個性,把教學環節的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習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上,真正實現教師的指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下教師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怎樣學知識,還要引導他們正確判斷美與丑、善與惡、對與錯,引導他們學會怎樣去做人、做事、懂道理。成為學生健康心理的引導者,健全人格的促進者。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傳統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研究是彼此分離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在新課程下教師要進行教學研究,如果只教學不研究,教師就容易固守在重復舊經驗、照搬老方法的惡性循環里,不能研究不會創新,只有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才能使教學與研究有機地融合一體,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再次,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條件和心理前提,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講課時態度和藹、語言生動、風趣幽默,學生就會有興趣,有了興趣自然就喜歡學。這樣才有可能理解透徹、才能學好。因此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非常關鍵的。目前教師們普遍采用得有討論法、問題法、啟發式、引導式、合作探究式、發現教學法、讀講練法、實驗法等。例如我在講鈉的性質時,先演示了鈉在水里不點自著的實驗,使學生感受到火球的存在;當鈉燃燒結束后,用滴管滴入少量酚酞試劑到溶液中,溶液中馬上出現艷麗的紅色,此時學生表現的極其興奮,產生了巨大的好奇,接著向紅色溶液里滴入過量鹽酸溶液,紅色逐漸消失。這樣,使學生一開始就感受到化學的奧妙,使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深厚的興趣。這就是實驗法的直接效果。還有在講《水是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這一節時,我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法,先讓學生預習閱讀課文,然后結合自己收集有關資料,對我們本地的水資源、水污染、節約用水等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心得體會,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最后我把同學們的資料總結歸納運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重新完整化,給他們更直觀的感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為了解釋鐵生銹的原因,啟發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思考鐵生銹的各種情況,然后進行討論,并有學生總結出鐵生銹是鐵和空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趁熱打鐵,我提出銅生銹需要什么條件呢?分組討論,學生的熱情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每個同學都想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師生共同做出結論,銅生銹是二氧化碳、水、氧氣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樣,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性,是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從接受性學習走向了探究性學習。
最后,重視化學實驗的教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觀察和實驗是學習化學的根本方法,化學實驗直觀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地、創造地思維,積極探究,開闊視野。如我在講 CO還原 CuO實驗時,對于尾氣的處理方法,讓學生們設計改進方案,積極鼓勵,適時引導,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已見,課堂氣氛熱烈而有序,最后學生們得出了五六種方案,讓為師的我也大開眼界。同學們在豐富的想象中獲取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先讓學生回答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順序,然后進一步討論,它的發生裝置和制氫氣、氧氣的發生裝置有什么不同在收集裝置上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并說明理由。然后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這樣學生自己實驗觀察,分析推理得到結論。學生以思、練為主,使課堂成為真正的學堂。這樣,啟發誘導,讓學生自己感創,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新課標的實施,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嘗試,多研究教法、多了解學生、多向優秀教師學習,采取多種可行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多設計符合學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輕松獲得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