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 婁曙光
目前,我國批發商的市場份額呈連年減少趨勢,而且企業利潤率與上個世紀90年代比有所減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以超市、大賣場為主的現代零售企業的迅速崛起,使制造業可以跳過批發業,減少批發利潤。因此,目前我國的批發業正面臨眾多壓力和挑戰。
但在目前的商業運行中,批發企業是不可或缺的。據了解,可口可樂進入中國時試圖跳過批發業走“通路扁平化,增加廠方市場掌控力”的營銷思路,結果以失敗而告終。后來不得不調整營銷方向,將主要精力轉向批發市場。這一事例說明,盡管目前傳統批發業走向衰敗,但是,批發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依然是不容置疑的。
據2007年第二季度的《中國最新商業報告》顯示:中國2007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044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35495億元,同比增長15.2%。
另外,現代專業批發市場的交易手段出現了喜人的景象,除了交易商之間的交易還有著種種場外的交易,如展銷會、推介會等。批發市場還大膽采用了以電子商務為媒介的電子交易平臺,其所形成的交易量盡管還不是很大,但發展勢頭猛,增長幅度非常大。
我國批發企業從90年代末開始,總體上從黃金時期轉入困難時期。其中一個表現是當前國內批發商業企業營銷業務非常艱難,規模普遍偏小,贏利水平很低,困難重重。據對湖南、北京、上海、成都、武漢、西安等地的調查顯示,目前批發商業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僅為2%~6%。另據對湖南、江浙、廣東等地的批發市場調查,無論從客流量、貨物吞吐量、利潤率哪個方面來看,許多昔日曾經十分紅火的批發市場都已大不如前。
企業的迅速崛起,各種業態的連鎖商店相繼涌現,超市進入我國零售業百強的數量越來越多,并由此產生了三個大集團:第一集團是從原來的國有商業企業轉制過來的連鎖批發零售企業,如上海聯華、上海百聯、大連商場集團等;第二集團是從批發企業快速擴張而來的專業型連鎖企業,如國美、蘇寧等。第三集團,是進入我國市場的國外零售業大型企業。截至2007年第二季度,家樂福在中國擁有98家大賣場,沃爾瑪擁有184家店鋪。2006年,家樂福新開33家店,沃爾瑪新開15家店,麥德龍新開6家。這些壯大起來的零售商業企業,使制造業可以跳過批發業,減少批發利潤。擁有更多的品種優勢、更強的價格競爭力。而且,據專家分析,我國終端消費品市場仍處于長景氣周期,零售行業作為消費品的最終總通路,在整個產業鏈條中處于強勢環節,這使得零售行業分享了批發企業的收入增長。
批發企業,特別是傳統國有批發企業,由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均有較強大的運輸和儲存能力,是零售業無法相比擬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零售業的發展依靠于批發業的發展。而當前,伴隨經濟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圍內服務經濟的發展,物流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興起,物流配送的范圍越來越廣泛,成本也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低。傳統的批發企業的主要業務和盈利就被物流企業占有,使本來就不景氣的批發企業喪失了競爭優勢。
電子商務是Internet爆炸式發展的直接產物,是網絡技術應用的全新發展方向。電子商務的特點是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使得電子商務不僅會改變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而且將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與結構。電子商務在商業中的應用是通過消除價值鏈中的中間商來降低交易成本,同時降低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交易費用,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市場可能達到出清。而傳統批發商的業務在運行速度和效率、成本上都明顯不足,所以,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傳統批發商的服務不斷減少,代之以大規模的電子商務浪潮。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現代物流技術、電子支付系統、信用保障、通信和資訊服務等設施也隨之越來越完善,使交易可跨越時空。
首先,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現代營銷觀,改變以往等客上門的思維。充分認識當今“批發企業的繁榮要依賴于零售企業的繁榮”,因此,要轉變傳統的零售業依靠批發企業支持的觀念。確立顧客導向型的經營理念是實現批發企業經營創新的前提條件。
其次,應用“市場細分”的營銷管理方法。在現代社會競爭中,任何企業都不具備全部的資源完成供應鏈中所有的業務,往往只具有某一方面的功能,如建設品牌、物流、產品開發等等。在我國眾多的批發企業中,有一部分企業是不能提供完全的批發服務的,那么這部分企業就可以考慮更新服務內容的范圍,向有限服務提供商轉型,可以承擔供應鏈中的某一細分功能,但必須突出某一方面的能力,集中使用資源,致力于自己最擅長的業務。這樣,這個市場鏈條就能通過“市場細分”各負其責,保證運行鏈條的正常運行。
最后,批發企業的利潤要實現整個鏈條的“共贏”。在市場運行的鏈條中,每一個批發企業都是其中的一個節點,各節點相互依賴,相互協作,一個連接出現問題,整個鏈條都不能正常運行。所以,每一個批發企業的利潤實現均不應該以犧牲上下游節點企業的利益為基礎,而是要在成員企業之間的合作下謀求整個供應鏈的價值實現。而實現共贏的前提是批發企業要轉變企業管理的核心,要更加重視企業外部協同部門和行業的管理。徹底改變傳統的批發企業將內部的進貨、儲運、銷售等職能部門分割開,獨立運作的落后局面,應更加重視與外部節點企業形成一體化的供應鏈網絡,使成員之間的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環節整合成為一個整體功能,以使供應鏈中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順暢運行。
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普及、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現代批發企業的發展也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從商品信息的收集、分析,到促銷策略的傳遞,再到訂貨、發貨、收貨等眾多環節均實現了技術化和自動化。
首先,在企業內部建立內部網絡。實現從接到訂貨信息,發貨、財務結算處理,再到貨物進出庫、分揀、包裝等實現自動化管理和控制,改變傳統批發企業效率低、速度慢的局面,實現企業內部運作的高效率,提高內外部協作的高效率。
其次,要建立批發企業外部協作企業和產業的網絡。將居民的消費嗜好、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產品的供應情況等業務結合在一起,解決零售企業少量多頻度訂貨引起的訂貨處理復雜化和費用上升等問題。
物流業的發展已經影響了批發企業的經濟環境。批發企業要想取得競爭優勢,就要做到適合區域需要的有效商品進貨,以及能對應其他企業低價格攻勢效率化的連鎖運營。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有一套完善的物流體制,但依靠批發企業自身建立物流體制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樣不僅投資費用巨大,加大了商品經營的成本,而且建設周期長,不利于批發企業經營的及時性。最常用的方法是針對經營狀況不好,甚至面臨破產的批發企業,輔助它們構建現代化的物流體制。對于批發企業,尤其是中小批發企業而言,不僅能降低投資費用,而且也能有效地利用批發商的經驗,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效益。
創建物流體系后的批發企業要盡可能快地完成相關業務的開展,再造新的業務流程。要從傳統的批發企業向專業批發物流商轉化,實行多個專業批發商向某一特定批發商發貨。也可以團結眾多的中小型批發企業實行共同配送,實現一套完整的物流體系。
在零售業連鎖化經營的沖擊下,批發企業也需要進一步改變經營模式,向零售領域滲透。而且,目前批發和零售的界限正在逐漸淡化。對絕大多數的批發企業來說,應該強化零售業的觀念,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信譽優勢、渠道優勢和人才優勢等自辦零售;也可以通過建立數據庫,向零售業提供全面服務,既要提供零售業的相關貨源,也要提供店鋪的裝修、促銷、廣告等配套服務。通過向零售領域拓展,可以直接了解零售企業和消費者需要,有助于科學地組織貨源,提供優勢服務,擴大銷售,還可以將批零交易內部化,以節約交易費用。
[1]孟琪.新環境下我國批發企業的發展空間.中國儲運網Http://www.chinachuyun.com.
[2]于淑華.自愿連鎖與單打獨斗說拜拜[J].時代經貿,2007,(12).
[3]于淑華,齊東.構建現代批發商業任重道遠[N].中國商報,20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