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余愛云
美國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受到重創,中國市場也未能獨善其身,在這場席卷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中,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對中國電子商務而言,金融危機給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是沖擊還是機遇?很值得業界及有關專家的關注與思考。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下區域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貶值,經濟增長受到打擊,社會經濟普遍蕭條。
電子商務是利用現代先進電子技術從事各種商業活動的方式,是現代信息技術在商務活動中的具體應用。包括網上營銷、網上客戶服務、以及網上做廣告、網上調查等。電子商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對電子商務的應用,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能利用兩種資源擴展發展空間,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進入寒冬時期,中國沿海許多中小進出口企業以及制造企業紛紛倒閉,國內投資下滑,房地產市場回調,作為與其有緊密聯系的電子商務也受到連帶影響,其影響表現在以下方面:
(1)國際需求明顯減少。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眾多中小企業及行業網站,尤其是出口加工型和國際貿易型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或倒閉,面臨外部需求下降及內部投資下行的雙重壓力,使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受到嚴重的影響。非常時期的激烈競爭加速了電商行業的重新洗牌,創業1年的九九中國網開始無法訪問,由于資金問題,號稱“國際領先家居購物網”的舍取家居網已經處于停運狀態,沱沱網、寧波慧聰網也已相繼倒下,萬國商業網的日子也不好過。
(2)國內需求萎縮。以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臺或行業網站為代表的電子商務服務運營商,不同程度地都面臨需求萎縮,融資困難,舉步維艱的現實。環球資源重中之重的在線電子商務產品——啟明星由于融資困難,業務暫停,上千人的銷售團隊解散。
(3)企業融資困難。中小企業貸款難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中小企業貸款難的重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是沒有固定資產;第二是沒有良好的信用記錄;第三是很難提供真實的財務報表。中小企業信用度較低,風險難以控制,并且貸款的效率過低,是金融危機中數以萬計的中國中小企業正在面臨的窘境。
如同一枚硬幣有其正反面一樣,金融危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危難之中蘊藏著機遇。
(1)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為了應對金融危機,2008年11月,國務院常務出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到2010年底用于拉動內需投資4萬億元。計劃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鼓勵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通過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促進中小企業大規模引入電子商務從而拉動內需,政策的從上而下貫徹,各級地方政府也把電子商務放到恢復市場信心的新思路中。
(2)電子商務優勢更加顯現。在金融危機的風暴背景下,由于歐洲、美國、日本等經濟體市場需求萎縮,眾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必定會強化對發展中國家及國內市場的開拓,必定會尋求進一步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生產經營效率的途徑,而電子商務的電子化、數字化、低成本、全球性、開放性的特點,為企業創造了更多的貿易機會。
(3)創新服務形式發展的需要。危機即是轉機,金融危機中受到沖擊的多數企業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膽探索并嘗試新的商業模式,依托互聯網,通過電子商務,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相關人才、信息資源,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以便在未來更加嚴酷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如國內知名羊絨生產企業榮仕雅前不久進軍電子商務,采取“電子商務+呼叫中心”全新模式,集呼叫中心、物流配送系統、財務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和在線營銷系統等強大的功能為一體。
(4)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是我國的重大戰略舉措。我國正處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發展基于互聯網、以第三方交易與服務為主流模式的電子商務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率與質量,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未來一個時期,政府將會在財稅、融資、產業發展等方面出臺一系列促進服務業,特別是以電子商務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發展。
(5)消費模式發展的需要。金融危機不但對企業有一定影響,而且也深刻地影響到百姓日常生活,在金融危機下,消費者消費欲望大幅度降低,隨著購買支付力的下降或者有意壓縮,他們往往會貨比三家,淘到性價比更高的商品,企業買家也是如此,電子商務元素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其超乎尋常的速度向各行業滲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在淘寶、當當、易趣網上購物,其成本比現實更低。據數據顯示,淘寶網月交易額從2007年9月的43億猛增到2008年9月的101.7億,增幅達240%。
面對電子商務發展的重大機遇及挑戰,電子商務企業與相關專家學者應協同努力,共同發展,圍繞切實降低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效率,有效拓展國內外新興市場,深度支持產品與服務創新,提高產品與服務技術含量,有效整合產業鏈,支撐產業高效運作,著力深化并完善電子商務服務應用的環境。
(1)加快網絡誠信建設。在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過程中,一些違法經營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也日益增多,嚴重影響了電子商務活動的正常秩序,成為互聯網產業發展的絆腳石,在線交易中支付安全、誠信體系對電子商務發展提出了挑戰,建立統一的網上監管勢在必行。重慶、上海、廣東等地已開始了電子商務身份監管,電子商務身份監管應包括電子商務網站所有信息,必要時也應把消費者誠信納入監管范圍。
(2)注重多渠道拓展,使線上營銷與線下營銷相結合。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正從以往的“大而全”的模式向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轉變,電子商務開始從第一代轉向第三代發展方向。第一代專注于內容,第二代專注于綜合性,而第三代電子商務將傳統企業和商務平臺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深度介入各個行業,使傳統企業電子商務真正進入實用階段。如環球資源放棄線上業務,把電子商務業務重心放在線下展會,充分挖掘傳統企業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拓展了企業的營銷渠道。
(3)強化技術,苦練內功。要應對金融危機,企業必須在技術上有所突破,這樣才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跨境貿易、多邊貿易,促進企業的發展。
(4)加強電子商務品牌建設,創建自主電子商務品牌。品牌是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我們要相信電子商務品牌的力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品牌在人們心目中越來越重要,好的品牌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更好的效益。
(5)進行資源整合,發揮資源優勢。資源整合就是把成本減少到最低,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成本來獲得最大的利潤。在金融危機中一家企業勢力很小,如果幾家合并在一起則能抗拒風險,通過資源重合對有效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用最少的資源獲取最大經濟效益。
(6)注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小企業原來無電子商務網站,也無相關的人才儲備,要發展我國電子商務,必須有一定數量的電子商務人才做后盾。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傳統營銷人員技術知識、網絡營銷知識的培訓;另一方面是學歷教育商務人才的培養。
[1]金融危機下的B2B電子商務.幾家歡喜幾家愁.比特網(原天極網),2008,12,26.
[2]吳辰光.電子商務借金融危機快速擴張——呈現增長態勢[N].北京商報,2008,12,10.
[3]張永紅.網絡營銷實務[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8.
[4]邵康.電子商務概論[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