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學院 蔣燕
基于網絡經濟簡析我國企業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
浙江財經學院 蔣燕
隨著網絡技術的突飛猛進,網絡經濟有了騰飛式的發展。網絡經濟不同于傳統的農業和工業經濟,它呈現出獨特的虛擬性和超時空性。基于此,企業國際貿易的發展也應當呈現出新的面貌,具體落實在企業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上,而企業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主要體現在觀念和策略更新。
網絡經濟 企業國際貿易 方式創新
如今,以現代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以驚人且難以預料的速度篡改著我們生存和生活與方式,這種篡改悄然地發端于人們的觀念深處,且已經任由該念頭發芽成了根系極其發達的堅核,在威力無窮的種子或者根部里孕育著新型人類生存和生活的樣式和途徑。傳統生存和生活時空觀念已經改變了,信息時代已經悄然而至,人們毫無準備。信息時代的核心特征就是有效地突破時空限制,市場中的傳統時空觀念大受刺激,市場的觸腳伸展得更遠更快;資本的本性又一次得于充量的滿足;經濟繁榮的支點更大更強。網絡經濟,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 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它不僅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快速增長,也包括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所引起的傳統產業、傳統經濟部門的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和飛躍性發展。因此,不能把網絡經濟理解為一種獨立于傳統經濟之外、與傳統經濟完全對立的純粹的“虛擬”經濟。它實際上是一種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的高級經濟發展形態。
網絡經濟是知識經濟的一種具體形態,這種新的經濟形態正以極快的速度影響著社會經濟與人們的生活。與傳統經濟相比,網絡經濟具有以下顯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滲透性、自我膨脹性、邊際效益遞增性、外部經濟性、可持續性和直接性。所謂的快捷性就是消除時空差距;高滲透性就是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使得信息服務業迅速地向第一、第二產業擴張,使三大產業之間的界限模糊,出現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相互融合的趨勢;可持續性就是網絡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杜絕傳統工業生產對有形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造成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危害,實現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國際貿易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國際貿易由進口貿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兩部分組成,故有時也稱為進出口貿易。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國際貿易就是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那么網絡經濟對國際貿易又有什么影響呢?從上文對網絡經濟分析來看,網絡經濟具有眾多與傳統經濟模式不同的特性,它最突出之處在于網絡經濟突破了傳統經濟的時空局限。正因網絡超出時空局限的特性使得傳統經濟得于重大突破,當然也會使得原有的國際貿易方式出現另外一種新的面貌。具體地說,網絡經濟為國際貿易提供了許多新產品、新思路和新市場。以下我們擬從四個方面對網絡經濟對企業國際貿易的影響。
網絡經濟以其獨特的優勢為國際貿易創造了一個突破時空局限的、多元化的市場環境和市場規則,實現國際貿易方式的現代化和新型化。例如,互聯網突破了傳統的國家、地區界限,使整個世界緊密聯系起來,實現了地球村概念。甚至在網絡上,我們可以不問種族、民族、國家、職業和社會地位等,就可以自由地交流、交易,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空間的依附性。網絡也擺脫了時間的約束,使得國際經貿往來可以減少時間成本。網絡把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離變得無關緊要,基于網絡的經濟活動對空間因素的制約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個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大大加快,更加有效進行著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因此,世界各國的相互依存性也就由此增強。
在網絡技術支持和促進下,國際貿易出現了新的模式——電子商務。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或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可以在不謀面地情況下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換句話說,電子商務是指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信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的各種商業和貿易活動。電子商務運用數字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持續優化的過程。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或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onsumer)兩種。另外,還有消費者對消費者(Consumer-to-Consumer)這種大步增長的模式。隨著國內Internet使用人數的增加,利用Internet進行網絡購物并以銀行卡付款的消費方式已漸流行,市場份額也在迅速增長,電子商務網站也層出不窮。電子商務最常見之安全機制有SSL(安全套接層協議)及SET(安全電子交易協議)兩種。簡單地說,電子商務是指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信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的各種商業和貿易活動。
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產品越來越多,而且電子商務形式的出現又極大地豐富了國際貿易的方式和內容。國際貿易的內容主要體現在貿易產品的增多,呈現新、多、奇等與傳統貿易商品不同之處。例如,由于技術的進步,曾經隸屬于國際服務貿易的國際信息貿易游移出來,獨立成為專項業務;還有,支撐信息貿易業務的硬件和軟件,以及技能等方面的商品。這些商品與以往的商品有著很大不同,大大地充實著國際貿易產品內容。
網絡經濟在改變國際貿易的方式和內容的同時,也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跨國公司理論和國際貿易法規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戰。各國有其自身的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特點,并且存在差異,然而在網絡經濟的條件下,信息變成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資源,極大地沖擊著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網絡經濟背景下,信息技術因素成為企業國際貿易競爭力的構成要件,企業對信息反應也成為其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信息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和信息產業的規模比重極大地影響著企業在國際貿易的競爭實力和競爭地位。這些都是網絡經濟對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突破和沖擊。
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的經營狀況來看,在網絡經濟下的國際貿易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而且是挑戰大于機遇。為了實現我國企業在網絡經濟全球化大潮下國際貿易業務得到突破和創新,我們應當有所行動并提出積極對策,其思路大致如下:
人的發展空間取決于其視野的開放程度,短視野局限著發展寬度,長視角才釋發出發展的潛能。個人如此,企業也不例外,國家發展亦如此道。所謂國際貿易,就是一個國家市場與另一個國家市場進行協調供需的過程,因此,我國企業國際貿易應當有一個寬闊的交易視域,進行全球化策劃和布置,做到“謀定而后動”。具體地說,如果我國企業在自身和外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在宏觀上實行全球化的戰略,其中包括國際市場需求信息、國際市場供給信息、國際市場法律信息、國際市場規則信息等,并且在此基礎上充分估測自身的實力和優勢,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期全球性營銷平臺。國際市場信息的獲得與相關必要的信息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企業對于信息捕取、信息處理、信息淬化等態度有必要認真地建立在嚴格的科學意義上,與輕佻的主觀意愿保持旁觀的距離。惟有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技術、科學的經營全汁全味融入我國企業國際貿易的實務中,才能對我國經濟建設全球化保持一種可信而可期望的態度。
由于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日益高新,全球化網絡時代已經得于實現。網絡將會對人類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沖擊,只有極早融入全球數字化競爭,才能更好地參與全球經濟的運行,分享國際分工的利益。目前,我國企業對在網絡經濟中實現國際貿易的觀念淡薄,傳統的采購習慣和營銷手段仍根深蒂固,滯后的觀念嚴重妨礙著我國企業在網絡經濟背景下實現國際貿易的創新和突破。由是觀之,更新企業對網絡經濟的觀念當是在網絡經濟背景下實現企業國際貿易創新的首要關卡。既然轉變企業的觀念是首要之舉,那么我們自當全力以付,利用相關必要的手段,大力宣傳網絡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增持作用,以圖扭轉企業傳統的國際貿易觀念,使得他們創新地走向網絡經濟下國際貿易的發展之路。
信息基礎設施是制約網絡貿易發展的“瓶頸”。雖然在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方面,我國已經取得到一些成績,但應對瞬息萬變的局勢卻明顯不足。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倘若與網絡信息化建設無法取得必要的協調和同步,那么快速發展的言論只可能停留在文字和言語中。企業網絡信息化建設包括兩個大方面:網絡基礎建設和信息轉化建設。網絡基礎建設涉及到計算機硬件等基礎性設施的更新升級和網絡服務的拓展和豐富;信息轉化建設包含著信息捕取、信息轉化等相關內容。企業網絡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經年的投入和維護,才能夠獲得時時新穎的信息和由這些信息而轉化出的利益。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也可從企業對網上經營的熱衷程度再一次得到證驗。有些公司認為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經營手段是網絡化、信息化經營。因此,我國當不該又一次冷靜地孤身于“第三產業革命”的浪潮之外,錯失良機。計算機網絡迅速發展可以保障我國在這次信息產業浪潮中有可能領跑在前,實現我國經濟結構又一次華麗的轉型。
傳統意義上的國際貿易只是重視傳統的管理和經營活動,而忽略了網絡經濟市場下的新轉變和要求。網絡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突破時空的局限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強化網絡手段的運用是企業立足于自身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而且,企業都認為進行網絡營銷、網絡管理、網絡物流等比傳統方式有著無以倫比的經濟性。因此,我國企業當自修網絡經濟的內功,以激發國際貿易競爭力。
網絡下的國際貿易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但不可避免地出現許多問題,如交易的安全性、網絡貿易的征免稅、知識產權的保護、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及糾紛的處理等。這些是在網絡經濟背景下國際貿易常見的問題,因此,針對這類問題進行相關規范和界定就顯得相當有必要。
[1] 白雪萍.論網絡經濟的特征與發展前景[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
[2] 白洪聲.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3] 鐘昌標.網絡經濟時代國際貿易學科課程內容的變革[J].寧波大學學報,2000.
F740
A
1005-5800(2010)11(c)-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