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衛,張理中
(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發展困境及對策
秦紅衛,張理中
(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作經過10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目前其發展仍不容樂觀,中職教師的報考積極性有所下降,招生數量出現一定程度下滑。其原因是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定位模糊、培養目標不明確、社會參與程度不夠、辦學經費不足、體制不健全等,這些成為中職碩士學位發展的瓶頸。因此,要促進其健康發展,必須準確定位、強化職業性、實踐性、鼓勵多元參與、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制度建設等。
中職碩士;專業學位;發展困境;發展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以下簡稱中職碩士)工作自2000年試辦以來,在國務院學位辦的正確領導下,在中職碩士專家指導小組的規范指導和要求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招生規模穩步擴大,招生專業逐步增多,培養管理工作日趨規范,為中職學校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高學歷人才,至今中職教師獲碩士學位者已達千余人,這在國家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現階段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踐操作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近2年來,在中等職業教育年招生人數突破800萬的大好形勢下,中職碩士的報考積極性不高,招生規模有所下滑,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筆者認為,目前中職碩士培養在諸多方面存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碩士的發展規模、方向等,亟待從理論和實踐上突破解決。
事物能否健康地發展與其定位是否科學密切相關。中職碩士定位是否合理,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立足和長遠發展,也關系到國家未來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質量和研究生教育與學位制度的發展。關于中職碩士的定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軍認為“它在現行的學位制度中屬于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范疇[1],授予的學位是相應專業的學位,而不是為中職教師單設的學位”。也就是說,中職碩士是學術性學位教育。但是在培養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比較復雜的情況,由于招生人數少,教學資源緊張,致使有的學校以專業學位方式進行培養,有的以學術性學位方式進行培養,培養規格不一,對學生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有人認為中職碩士是一種專業學位教育;也有人認為中職碩士是一種學術性學位教育;而天津工程師范學院的周明星等人認為中職碩士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學位即‘專業學位+學術學位’的融合性教育,即在一定學術背景下的專業學位教育”[2]。
中職碩士以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為培養目標,它既具有專業學位的屬性,又具有職教的特點[3]。但是,《關于制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課程按國家規定《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的二級學科設置,并明確提出學生畢業后“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也就是說,按照學術性進行培養,且授予學術性碩士學位。這就存在培養目標與學科設置、學位授予之間的矛盾,學位類型難以反映人才培養目標。可見,目前對中職碩士的培養在操作過程中的定位是比較模糊的。層次定位的模糊導致培養方式、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位管理等方面都比較混亂,培養學校很難在學術性與職業性之間找到平衡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碩士的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學術性學位與專業學位存在質的區別。學術性學位以科學研究為主,其主要目標是培養高校教師和科學研究人員,學生畢業后能夠進行基礎性和理論性的教學和科學研究。而專業學位以職業教育為主,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特種職業領域的高層次技術或者管理工作。我國自《學位條例》實施以來,一直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因此,長期以來各培養單位受單一的學術性學位培養方式的影響,使中職碩士的培養具有嚴重的學術性學位培養的傾向。各培養單位的研究生教育以學術性全日制研究生為主,其教學設備、資源、教師均為培養學術性研究生服務。尤其是導師,絕大多數由學術型研究生指導教師兼任,其長期以來的慣性思維在其教學中得以體現,難以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以普通全日制研究生的標準來要求中職碩士學生,以其固有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指導和教學。同時,中職碩士生源比較差,招生人數少,各培養單位的培養成本比較高,因此便利用培養普通碩士的資源和師資培養中職碩士。同時,由于專業的設置僅是從《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的二級學科專業中選擇幾個而已,學生畢業后獲得學科學位,這使得各培養單位以學術性學位的方式培養中職碩士學生。
因此,中職碩士較多的復制了學術性學位的方式,導致培養過程中學術化傾向比較嚴重。具體表現在:專業和課程的設置與全日制碩士雷同;獲得的學位與全日制碩士完全相同;在學位論文的要求上也突出學術性,與全日制碩士水平類似。這與設置中職碩士進行職業教育的初衷并不相符,也與中職學校教師的實際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中職碩士的招生管理和培養主要為3級管理層次,即國務院學位辦、省級學位辦、培養單位。中職碩士的授權、審核、招生等工作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集中管理。省級學位辦僅僅負責報考、監督等工作,培養單位自我調節、自我約束按照國家政策進行招生、培養等。而實際起作用的主要是培養單位。但是培養單位在辦學自主權上極為有限,例如,招生專業、招生人數由國務院學位辦來定,各培養單位不能根據地方需求自主進行專業設置,學校自主辦學空間不足。同時培養單位也缺乏調研,缺乏與中職學校及其教師的溝通與交流。作為職教部門也僅僅是轉發國家文件,很少有實際支持的力度和措施。
行業參與的程度不高。職業教育應該與行業資格認證結合才具有實用價值。一般行業資格認證均有專門的部門,而高校作為培養中職碩士的培養單位,沒有相關行業資格評審和認證的資格,培養單位也很少與行業資格評審和認定單位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職碩士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
由于中職碩士沒有學歷證,地方人事部門在職稱評定、工資改革上不承認中職碩士學位。學生所在單位或怕承擔學費,或怕影響工作,有的學校甚至怕教師取得學位后“跳槽”而不鼓勵甚至反對教師攻讀碩士學位。中職教師或者對中職碩士不了解,或者因為不能用來評定職稱、漲工資,所以,其攻讀碩士學位的積極性并不高。因此,由于種種原因,各方均缺乏參與的積極性,這嚴重影響了中職碩士的生源和發展。
首先,來自中職學校的教師,平時主要從事繁忙的教學與管理工作,工作忙、學習時間相對少,絕大多數教師缺乏科研經歷,問題意識不強。大部分學生專業基礎和外語基礎比較差。由于生源質量差且報考人數少,因而錄取分數比較低,復試幾乎成了形式,有的學校甚至不進行復試,導致大多數學生的科研水平較低。其次,工學矛盾比較突出。學生均為在職攻讀,在校學習的時間不會超過1年。大部分學生是以工作為主,因而學習時間很難保證。根據《關于制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要求學生在校脫產集中學習時間不少于1年,所修總學分不少于32個,由于學員很難保證1年的脫產學習時間,所修學分也就大打折扣。且在有限的脫產學習時間內,學生主要集中精力修學分,不能與導師很好地溝通,集中學習結束后又忙于教學和管理工作,更無暇與導師溝通。而導師和研究生的溝通不暢直接影響到中職碩士的培養質量。再次,中職碩士的論文是工作時完成,即使有的學校要求學生脫產一段時間集中學習,但也考慮到其實際困難,時間比較短,學校繁忙的事務使其根本無法傾注全力查閱文獻和進行科學研究,只能去應付答辯。另外,有相當多的人不是以提高自身能力而是以獲取碩士學位為其攻讀目標,因而也不愿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生源基礎差、工學矛盾突出、學習動機不純等因素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和論文的質量。
中職碩士培養單位最初為13所,發展到2008年,培養單位達到最多,但也只有32所。2010年僅有30所院校招生。中職學校教師的專業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科類上來說就有農林類、資源與環境類、能源類、土木水利工程類、加工制造類、交通運輸類、信息技術類、醫藥衛生類、商貿與旅游類、財經類、文化藝術與體育類、社會公共事業類、師范類等,但是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2008年全國所有招生單位的招生專業不及100個,每個招生單位的招生專業只有幾個,加上一些專業受地域限制,影響學生在職攻讀。同時,培養單位的很多專業設置趨同,主要集中于職業技術教育、計算機等專業,沒有醫藥衛生類、師范類、社會公共事業類專業,這也使部分中職碩士生源流失到教育碩士、公共管理等專業學位中。
中職碩士的經費絕大多數由培養單位和學生來承擔,中央財政沒有撥款,在經濟發達地區有一些地方財政和學生所在單位進行支持,但是大多數經濟欠發達地區,培養單位則完全依靠收取學生學費來進行正常的教學。這與當初設想的政府財政、用人單位、受教育者本人等多元投資體系相違背。這樣,培養單位擠占全日制研究生的資源進行在職研究生的培養。對于招生人數較少的專業,由于單獨開課的教學成本較高,培養單位就讓中職學生和統招全日制碩士同堂上課以降低辦學成本,這難免就會影響中職碩士的培養質量。
中職碩士定位是否合理,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立足和長遠發展,也關系到國家未來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研究生教育與學位制度的發展。筆者認為學生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積累的豐富經驗為專業學位的培養提供了實踐基礎,培養單位應借鑒國內外中職碩士發展經驗,設立一種新的專業學位[4]。設立新的專業學位可以解決目前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學術性碩士學位授予之間的矛盾;設置新的專業學位符合目前我國設置和試辦專業學位的主要特點,即有明確特定的職業背景,并與某一任職和從業資格相對應,與我國的某個行業及其相對應的主管部門相對應;應用與復合有機結合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5];學校與企業及用人單位密切配合,社會直接參與的培養途徑,也有利于穩定中職教師隊伍;同時專業學位的培養模式有較成熟的經驗,也符合整個國家學位與研究生發展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趨勢。
職業教育就是要培養技能型、應用型的人才,這就要求中職碩士突出職業性、實踐性、專業性和資格性,淡化學術性培養傾向。從國家層面上來說,國家應該加強體制和制度方面的建設,加強對中職碩士的研究,對其進行準確定位,明確其培養目標;中職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要加強職業教育培養的實質性研究和指導。從培養單位來說,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強化認識,加強領導,重視培養質量,要把培養中職碩士作為品牌來建設。世界上一流的大學往往是以專業學位作為品牌,如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因此學校要認識到位,管理到位,強化其職業性傾向,在發展中提高質量,避免邊緣化、培訓化、盈利化傾向,避免重招生、輕培養[6]。
其次,從課程設置上進行改革,增加實踐性、應用性課程的比重,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加快課程案例教學與教材建設步伐,加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再次,從師資隊伍建設上,要面向社會聘用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如中職學校高技能人才和實習指導教師、相關企業中的技術人員。吸收他們講授相關課程、指導論文、指導實習等,甚至聘為研究生導師。也要加強導師的培訓和鼓勵相關導師到中職學校、相關企業進行調研。
第四,在論文的指導方面,要注意選題與其工作實際的結合及其與職業教育的結合,論文要探討理論上、思想上和認識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要在理論上創新,而且要在實踐上創新,尤其要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第五,培養單位要密切與中職學校的聯系,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要研究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培養實用的人才,探索高校、中職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職業性人才的新模式。另外,培養單位也要加強校際交流甚至國際間的交流。
政府在辦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各方面的配合需要政府組織專門的機構來協調。通過中介機構或者成立專門機構加強各方面的溝通與協調工作。尤其要積極推進相關行業協會參與中職教師的資格認定;高校是辦學的主體,要努力開展與企業、中職學校的實質性合作,開辟聯合培養中職碩士的新模式;企業也是收益者,應該積極配合高等學校做好中職碩士的培養工作;勞動部門和資格認證部門也要努力配合國家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要求。總之,要重視中職碩士生發展,尤其要加強政府管理部門、培養單位、中職學校、資格認定部門等的協調和溝通,在報考、培養、使用、聘用等環節上加強相互銜接,相互促進,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辦學自主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賦予培養單位的權利。政府應該從宏觀上、政策上和制度上進行管理,根據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通過經費、政策等加強對培養單位的監管,避免具體參與管理。在實際操作中,國家過多地介入了日常事物的管理,如學位授權方式、招生單位資格認定、學科設定等都是國務院學位辦處于主導地位,甚至設置什么專業、招生人數也基本由國家權力來確定。因此,應該擴大培養單位辦學自主權,發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對中職學校招生專業的設置,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根據中職培養單位教師的需求、根據地區的差距讓培養單位進行自主設置。招生數量也可以根據國家總體規劃分別分配名額或者學校自主招生。國家可以設置一些指標或者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對培養單位進行評估,優勝劣汰,促進中職碩士招生、培養工作的良性發展。
我國的中職碩士發展存在許多問題,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相關政策很難適應研究生教育的快速發展。如由于沒有配套的人事制度,學位制度與資格認證制度沒有結合,中職碩士學位證在一些地方成了一紙空文,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很多方面都難以發揮作用,教師的積極性有所挫傷。因此加強政策建設,完善各方面的政策體系,使中職碩士的培養與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有機結合,使學位培養與職業資格認證緊密銜接,完善經費多元投資渠道,提高各方參與的積極性,才能促進中職碩士的健康發展。
[1]李軍.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5:10.
[2]周明星,董桂玲.“中職碩士”:現狀、構想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2006,9:85.
[3]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作專家指導小組.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作專家指導小組2003年工作報告[R].2003.
[4]秦紅衛.論中職教師在職讀碩士的定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5:34~35.
[5]謝桂華.20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李軍.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提高質量,積極促進專業學位教育較快發展[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5:2.
G40-03
A
1671-1246(2010)22-0040-03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甘肅省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問題與對策”研究成果之一(GSBG[2009]GXG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