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藥物分析課程中的運用
楊紅
(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現從教學方法的指導原則、多樣化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實驗教學的輔助作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等方面闡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藥物分析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的應用,并探討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有關措施。
藥物分析;以學生為中心;綜合能力;教學改革
藥物分析是藥學專業重要的專業必修課程之一,也是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及職稱考試的必考內容。我校三年制高職藥學專業的教學要求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不同類型藥物及其制劑的法定質量標準,掌握常用藥物的鑒別、雜質檢查、含量測定等質量分析方法的原理與操作技能,熟悉藥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與分析方法間的關系。通過本學科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藥品全面質量控制觀念,使學生能勝任藥品研究、生產、供應和臨床使用過程中的分析檢驗工作,并能初步研究并解決藥品質量問題。
綜合素質的培養是教學方法改革的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Student Centred Learning,SCL)充分把握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現就筆者在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運用于藥物分析課程教學中所取得的經驗進行闡述。
藥物分析課程的講授重點是如何在藥品質量分析中采用適宜的分析方法。我系選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職《藥物分析》作為授課教材,該教材從8類典型藥物的結構分析出發,以具體藥物為例,對化學藥物鑒別、檢查、含量測定方法的選擇以及法定的質量分析標準進行了闡述。
雖然該課程的內容主體是由大量藥物的實例分析構成的,但課程的教學目標卻是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典型藥物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知識遷移,即能夠勝任各種藥物的實際分析檢驗工作以及探索解決藥品質量問題的規律和技能。
能力的獲得取決于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這方面的作用顯著。現代教育研究表明,認知主義適于幫助學生將確定的事實與規則用于解決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的問題;建構主義則最適于培養學生提出和檢驗新的方式的能力,也就是創新能力[1]。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將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作為SCL教學模式實施的指導原則。
藥物分析教材的主體內容大多引用《中國藥典》的正文,文字描述雖然簡潔但卻抽象,在教學時僅通過課堂上教師的導讀和直接講解,勢必導致課堂氣氛沉悶、不活躍,無法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和建立必要的結構—性質—方法的有機聯系,更談不上去積極思考相關方法的實際應用。傳統的教師主導型課堂講授法,在此面臨直接的教學危機。
此外,藥物分析課程存在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學習任務。知識的建構和遷移過程,源自于學生的主動聽、主動想,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達到教學目標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筆者通過教學研究和實踐發現,基于SCL的問題導入型、案例剖析型、總結歸納型、情景分析型、自測評價型教學方法非常適合于藥物分析的理論教學過程。
2.1 問題導入型教學方法
問題導入型教學方法適用于講授具體藥物的鑒別方法和含量測定方法,由教師通過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多個問題,采用設問—學生回答—教師反饋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具體藥物的質量分析實例,如阿司匹林片的兩步酸堿滴定法的講授,就可以根據《中國藥典》的正文設計出“為什么要采用兩步進行測定?第一步中,滴加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步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步為什么要加熱水解?空白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含量測定中的滴定度是如何計算的?”等問題。
2.2 案例剖析型教學方法
案例剖析型教學方法適用于講授藥物的雜質檢查方法,該方法以具體藥物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案例為切入點,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雜質檢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以藥物的過敏案例來講解β-內酰胺類藥物的高聚物檢查,通過某品牌注射劑的不良藥害事件來講解注射藥物的無菌檢查等。
2.3 總結歸納型教學方法
總結歸納型教學方法最適合用于講授以知識遷移為目的的教學內容。該方法要求學生通過查閱藥典,針對教師給出的數十種藥物,就某種分析方法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總結和歸納。如在講授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藥物分析領域中的綜合應用情況時,通過歸納總結,學生既可以發現該方法可用于藥物的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也可以歸納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進行藥物鑒別、檢查或測定含量的多種不同手段,最終達到具備對某種具有紫外吸收功能的藥物進行分析方法設計能力的目的。
2.4 情景分析型教學方法
情景分析型教學方法以創設仿真情境為教學的關鍵,教師通過藥品分析檢驗的實況錄像、仿真動畫等,幫助學生達到理解分析方法,學會分析技術,掌握操作技術的目的。如對片劑的崩解時限、溶出度檢查方法的講授,通過真實的實驗錄像,學生可迅速認識儀器、掌握操作過程、理解合格指標的判定標準。該方法適用于講授以某種特定藥物分析方法為主的教學內容。
2.5 自測評價型教學方法
自測評價型教學方法重在教學反饋。為此,筆者根據教學內容建立了試題庫,在每個教學環節結束后,利用自測試題,先由學生進行解答,后進行集體評價,反饋、檢測學習效果以督促學生學習,并及時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藥物分析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實踐操作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對理論的學習也離不開實踐的反饋,兩者是有機結合的辯證統一體。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對學生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將實驗項目以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教學采用如下流程:學生接受實驗任務→查閱藥典→自主設計實驗步驟→領取藥物→配制試劑→準備儀器→分析檢測→數據分析→形成檢驗報告→集中分析討論。學生通過親身的實驗操作,形成直觀感受,并在實踐操作中產生各種問題,解決問題的迫切需求必然會引起學生對理論學習的興趣。
同時,在安排教學進度時,使實驗項目與相應的理論內容教學進度平行并稍超前一天。學生帶著從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參與理論學習,通過問題的解決,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學會了正確的數據分析方法。實驗與理論教學兩者協同,起到事半功倍的增效作用。如維生素A膠丸的含量測定,學生在實驗中使用光度法測定出5個波長點的光度值,但在對數據進行分析時,必然會產生如下問題:既然是三波長校正法,為什么測定5個波長點?這5個點是如何確定的?藥典中對5個數據的分析處理方案的意義何在?如何正確地根據光度值計算出維生素A膠丸的效價?通過理論課的講解,可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分析處理數據,最終使學生掌握方法。類似的還有芳酸類藥物阿司匹林片的分析、阿托品注射液酸性染料比色法等。此方法可以看作案例剖析型教學法的進一步延伸。
多種教學方法的實施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問題導入、案例演示、情景播放、自測體系,乃至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教學演示,均需要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資源。利用PPT課件,師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面對面”溝通交流,答疑解惑;利用各種計算機軟件,教師可以編輯制作出需要的教學素材,讓生動的聲音、圖像、錄像、動畫走進課堂,滿足教學需求;精心設計的網絡課程,讓教學走出課堂,讓師生隨時互動,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因此,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是對當代高校教師的最根本要求。
在SCL中,學生是主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主動參與率,避免教學過程中冷場現象的發生,是保證各種SCL教學方法實施的關鍵。
通過研究與實踐我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實施環節。首先,在教學設計中,可以采取小組任務分配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導入問題的回答、案例的分析、方法的歸納總結、自測答案的回答等,都可以由教師預先以任務的形式布置下去。其次,任務的完成以小組為單位,除學生主動報名外,教師可采取“強迫參與”的形式,進行人為分組,但在分組時,應注意區分不同層次的學生,讓高層次和低層次學生有機組合,并注意任務分配的均勻、適度。第三,改革課程的考核方法,將學生對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參與教學過程的表現與課程考核相結合,并強調團隊協作,以小組的集體表現作為考核評價的重點。
高職教育注重實踐的教育原則,強調職業技能的訓練,與SCL提倡的發揮學生自主性、注重在做中學的核心理念相符合。在藥物分析課程教學中采取基于SCL的多樣化教學方法,將有助于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出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并具有協作、創新、自我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1]盛群力,馬蘭.現代教學原理、策略與設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G424.1
A
1671-1246(2010)08-0064-02
本文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基金“三年制藥學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07JYY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