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云
(桂林市衛生學校,廣西 桂林 541002)
中職衛校全科護士教育體系構想
楊朝云
(桂林市衛生學校,廣西 桂林 541002)
中職衛校;護生;全科護士
隨著以就業為導向教育理念的深入[1],緊跟當前國內外醫療衛生全科醫學的發展形勢,越來越多的中職衛校護生畢業后要在社區為人群提供全科服務。如何對衛校護生進行全科護士教育,使其畢業后能很快勝任全科護士工作,成為當前中職衛校教育改革研究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全科醫學的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引入中國。其主要強調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范圍,滿足居民基本衛生需求,并將個體與群體健康照顧融為一體。據楊立群等對161名社區護士的問卷調查顯示,所有護士認為需要進行全科護理知識的培訓,其中認為非常需要的有67人,占41.6%[2]。本文就如何對中職護生進行全科護士教育提出一些構想,現介紹如下。
中職衛校醫學專業教師中沒有一名是全科教師,而要對護生進行全科護士教育,教師必須先建立全科醫學的概念。在教學理念、授課計劃、教學方法上要體現全科醫學的3個主要特征,即具有整體醫學觀(整體醫學),把因過度專科化而分裂的衛生服務知識整合為一體向學生傳授;用系統論、系統思維方法指導學生臨床思維,體現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以社區為范圍,以家庭為單位,以病人為中心,以預防為導向為社區人群提供服務。
大綱全科就是制訂全科的教學大綱。護士主要在社區為人群提供全科服務,因此在制訂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時必須充分突出社區服務的所有內容。在課程設置上要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殘疾人和流行病病人為重點。此外,教師要制訂以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為重點的全科護士授課計劃,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護生在有限的在校學習期間學到更多的社區衛生全科護士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臨床開始指護生在入學的第二年上臨床課時開始接受全科護士教育。中職衛校護生在校學習2年,醫院實習1年,第一年學習基礎文化課和醫學基礎課,基礎文化課以行為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為主,如心理學、人際溝通、禮儀等。行為科學和人文科學知識不僅為全科護士必須掌握的內容,更是護士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3]。
全科護士教育在護生入學第二年上臨床課時全面展開。根據社區服務的重點,不論是哪門臨床課,各學科教師在內容講授上要特別突出護理內容,尤其是健康教育。護理內容是中職衛校醫學專科教師授課的薄弱環節,而健康教育內容大多醫學專科教師不講授,對于全科護士教育來說,前者一定要加強,后者必須要涉及。
全科醫生的知識結構以內科和兒科為主,而其他臨床學科的知識要具備20%。因此全科護士的操作技能也應與之匹配。全科護士的技能訓練,除必須抓好基礎護理技術外,其他學科,如外科護理、內科護理(如護理體檢)、婦科、兒科、康復等都要安排時間進行技能訓練。護理專業操作技能不僅是護生就業時所必須掌握的,更是社區護士提供全科服務的基礎,一定要抓好。
中職衛校護生的畢業實習在進校學習的最后一年進行全科輪轉,即在醫院各科室輪轉實習。護生的全科輪轉實習需要有明確的計劃。根據社區特點,將內科、兒科列為重點科室,實習時間應長一些,尤其是呼吸內科、心內科實習的時間應有所增加,另外,應增加康復科、急診科的實習。為了使護生在有限的實習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技能,學校和醫院應根據社區護士培訓要求,制訂出全面、完善的畢業實習計劃。各科室帶教教師應按照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使護生在科室輪轉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社區全科護士必須掌握的操作技能[4]。
中職衛校對護生進行全科護士教育,既可全面展開,也可小范圍開展試點。根據國內中職衛校護生就業特點,筆者認為先以后者為好。如果用1~2個班作試點,可按訂單式培養模式進行全科護士教育[5]。只有學以致用,才會使全科護士學到的知識及技能在社區發揮最大的作用,才會使其能力得到高度評價,才會使學校全科護士教育與社區就業形成良性循環。這樣,全科護士教育就會更有吸引力,中職衛校護理專業招生前景就會更加廣闊,從而展現出全科護士教育的必要性、緊迫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1]汪寶德.中職學校學生工作目標[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2):32~33.
[2]楊立群,吳群紅,魯蕊.161名社區護士培訓現狀與培訓需求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教育,2009,15(8):708~710.
[3]賈愚,臧渝梨,婁鳳蘭,等.護理核心能力教學模式介紹[J].護理學雜志,2003,18(6):463~465.
[4]劉玉梅,王宗福,王生鋒.社區護理人員在職培訓調查分析[J].現代護理,2007,13(16):1519~1521.
[5]張勇.以就業為導向走訂單式人才培養之路[J].中國教育教學雜志,2006,13(12):1~2.
G420
B
1671-1246(2010)09-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