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桃云
(湖北中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1)
護理本科生早臨床、持續臨床培養模式初探
鄭桃云
(湖北中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1)
護理本科生;早臨床;持續臨床;培養模式
WHO提出21世紀護理事業發展的四大趨勢:護理人員將成為初級衛生保健的主要力量,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醫生的平等合作者,急危重癥患者高質量、高技術的護理者[1]。護理本科畢業生應憑借綜合的護理能力工作于臨床、社區護理第一線以及基礎護理教學、護理科研和護理管理領域[2]。這就對護理本科生的職業能力,尤其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當前國內各高等院校培養護理本科生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并尋找有效的培養方式[3]。目前除了傳統的“三段式”培養模式以及在理論教學中更多地引入病案進行分析外,部分院校還調整了理論與實踐學時比例,通過增加實踐學時為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提供更多接觸臨床的機會。采用這種培養模式,學生的實踐能力雖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1 學習重心仍在理論知識
目前本科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將理論知識作為學習的重心,臨床學習也是注重驗證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喜歡隨醫生查房,重視精尖技術,忽視基礎護理、病情觀察[4]。缺乏為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充實、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欲望,欠缺責任感。
1.2 學習最終目標不明確
大多數學生最關心的是學期末或畢業時的考試成績,不能明確學習的最終目標,有為了學習或求職而學習的心態。
1.3 職業認同感不強,專業情感易動搖
有部分學生存在一種無奈而選擇護理專業的消極情緒,更有部分學生在高年級接觸臨床后或臨近畢業才對前途感到迷茫,臨床部分護理人員也因不能在日常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而有轉行的念頭[5]。
筆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小范圍的實驗。隨機抽取15名大一護理本科生,在征得他們及班級輔導員同意后進行了實驗。
2.1 患者陪伴形式的早臨床培養模式
我國的護理本科教學組織模式應與國際接軌,突破傳統的“三段式”(基礎—專業—實習)組織模式,安排學生早接觸臨床,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即為護生提供接觸臨床的機會。這一階段主要讓學生以患者陪伴的形式接觸臨床,通過訪談了解到這種形式很適合還不具備醫護專業知識的一年級護生。他們在與患者的接觸中,可以直觀地認識各種臨床癥狀,同時也能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疾苦,認識到患者與醫護人員溝通、理解的重要性及難度,深刻理解護士除落實治療和護理措施外,還應充分發揮醫患之間溝通的橋梁作用,充當患者的代言人,為患者服務。通過這一階段的臨床經歷,可使有志于護理事業的護生產生強烈的責任感,有利于其日后從本職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而無意于護理事業的護生則可及早選擇發展方向,以免在幾年的護理學習后才后悔,一時去留兩難。所以這種模式不僅會因臨床諸多的未知問題激發護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未來臨床護理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2.2 分段、分級的持續臨床培養模式
繼患者陪伴形式的早臨床培養之后,在護生后3年的學習中再結合理論課學習的程度,以分段、分級的形式持續進行臨床學習。持續臨床學習過程應根據學生理論知識的多少制定恰當的目標和角色,讓護生既能在臨床應用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論知識,又能在臨床中感受到已學知識的不足,從而激發其繼續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做到將理論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養成能夠為解決實際問題而自主學習、探索的品質。另外,在這種培養模式中,護生會在實踐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到護理科研的切入點,有利于護理事業的長遠發展;同時,還會隨著專業知識的增多和能力的不斷增長,而逐漸接觸核心技術,承擔關鍵角色,逐步從患者身邊的陪護向專業護理人員轉變。這種慢慢蛻變的過程能讓護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不易,并且有利于護生養成科學、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和為患者利益而工作的使命感,體會護理事業的價值所在。
本研究顯示,護理本科生早臨床、持續臨床培養模式對于提高護生專業能力有積極的作用,它類似于傳統醫學跟師制學習模式,具有讓護生在臨床實踐中成長、發展的優點,但二者又不完全等同。鑒于本研究樣本較少,所以護理本科生早臨床、持續臨床培養模式要在較大規模的現代護理教育中進行實踐,并在各階段制定明確且不斷升級的目標,同時要有配套的環境、設施和制度保障,這些都需要更深入、具體的研究和探索。
[1]史平,杜茂林,賀春蕾,等.淺議護理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與課程建設[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2,18(2):165~167.
[2]劉迪成,黃惟清,王富珍,等.護理專業不同層次畢業生職業綜合能力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426~42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穆樹敏,王玉芳.掌握護理本科生特點,做好臨床帶教工作[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4,6(1):107.
[5]任香菊,萬麗紅,古宏文,等.廣州市護士職業情感現狀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12):1~3.
G420
B
1671-1246(2010)07-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