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昌,周 軍,梁 勇
(臺州學院醫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特色實驗系列教材編寫體會
趙傳昌,周 軍,梁 勇
(臺州學院醫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實驗教材建設是搞好實驗教學的關鍵一環。為促進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結合實驗課程體系、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諸方面改革的要求,編寫具有特色的實驗教材,以便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實驗教材;實驗教學;教學質量
實驗教材建設是高校三大基礎建設之一,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教材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教材要反映出現代科學文化的先進水平,同時要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一本高質量的實驗教材不僅能反映作者多年的教學、科研成果,也是一個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水平的體現,對確立學校的學術地位起著重要作用,并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聲譽。因此,結合多年來的實驗教學經驗,我院牽頭組織相關醫學院校教師共同編寫了一套《高等醫學院校實驗實訓系列教程》,共計11部?,F將編寫過程與編寫體會介紹如下。
實驗教學是學校實驗室的基本任務,是訓練學生實驗技能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因此,實驗教材的編寫至關重要。實驗教材質量的好壞、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培養質量。高校實驗教材屬獨立教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編寫應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吸收現代科學實驗知識。實驗教材與理論教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理論教材以傳授知識為主,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實驗教材則以驗證、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為主,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以便為其今后繼續深造和從事科學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目前,多數高校對理論教材建設比較重視,而對實驗教材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精力和經費投入較少,具體表現為:(1)全國統編的實驗教材數量少,缺少可參照對比的資料,教師因編寫實驗教材存在困難而不愿意自己編寫。(2)實驗教材內容陳舊、形式單一,實驗教材內容較多是理論知識的驗證,缺少綜合性、研究性實驗。
為適應21世紀高校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需要,培養實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教學質量,應及時把新知識、新技術納入高等醫學教育的教學內容之中。為此,我們堅持“加強基礎、培養素質、發展個性、突出創新”的實驗教學改革方針和“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引導”的改革理念,徹底改變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按照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圍繞學院實驗教學學分制,結合實驗課程體系、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模式等諸方面改革的要求,注重素質教育和創新性與實踐性的培養,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本系列教程在編寫過程中,為解決傳統的實驗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以著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為基礎,把握實驗教學的改革思路,突出特色,確定了“四個三”的編寫原則。首先,要有“三個創新”,即思維新、知識新、結構新。思維新是指指導思想和教育理念應體現改革的思維;知識新是指教材所含的知識必須有新的增長點;結構新是指實驗內容、方法和手段要不斷更新,要有自己的特色。其次,要把握好“三個關系”,即把握好實驗課程的系統性與創新性的關系,把握好傳統實驗內容刪減與實驗知識完整性的關系,把握好實驗教學的獨立開設與相關課程理論教學的協同關系。再次,要體現“三個結合”,即實踐經驗與經典技術的結合,技術創新與素質培養的結合,實驗項目與科研工作的結合。最后,要包括“三個層次”,即基礎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創新性實驗?;A性實驗重在驗證理論知識,傳授實驗基本技能。利用現代實驗手段,修改經典驗證性實驗,以使學生擁有扎實的基本功,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基礎性實驗占60%左右。綜合設計性實驗以強調各學科之間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為主。將實驗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術手段有共同之處的實驗,以及相互有聯系的實驗,重新整合成幾項綜合性實驗,通過綜合設計性實驗,對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培養和訓練。綜合設計性實驗占30%左右。創新性實驗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獨立完成從自行立題、查閱資料到設計實驗、動手操作,以及結果總結分析和成文匯報的全過程。創新性實驗占10%左右。
總之,實驗教材要精心編寫。對所選擇的實驗內容要進行系統的優化組合,使其具有代表性、先進性、實用性和特色。編寫力求實用、簡明,條理清晰,突出實驗原理、實驗方法,便于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指導實驗操作。要從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人才的目標出發,以創新意識培養為先導,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線,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突出綜合設計性實驗的創新內容,形成層次化和模塊化的實驗教學體系。
通過編寫《高等醫學院校實驗實訓系列教程》,我們有如下體會。
(1)實驗教材編寫與教學改革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加強實驗課程教學內容與結構、教學方法與手段的研究,教學改革才能取得實質性成果;只有將實驗教學成果落實到教材編寫和選用上,才能促進實驗教材的建設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實驗教材編寫要根據教學改革的發展及時進行,將教學改革形成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通過編寫的新教材推廣到實驗教學中去。
(2)實驗教材編寫與教材選用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選用教材是編寫教材的基礎工作,編寫教材需要在選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是選用教材工作的延續和補充。精心選用高質量、適用教材的過程,也是研究、評價教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所選教材的缺陷,找準編寫教材的切入點。
(3)實驗教材編寫推動了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醫學實驗系列教材的編寫,推動了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課程體系、實踐環節、實驗教學模式、實驗室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管理的改革與創新。特別是創新性實驗,給學生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和能動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使學生初步形成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掌握了科研方法,為其進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G423.3
B
1671-1246(2010)07-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