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櫻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外語系,江蘇無錫214028)
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專職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沈曉櫻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外語系,江蘇無錫214028)
輔導員隊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之一。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迅猛發展的過程中,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出現了一些不相適應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盡快建立一支專職化的輔導員隊伍,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輔導員專職化存在問題對策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共中央專門下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即我們通常提到的16號文件,文件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并要求“院(系)的每個年級都要按適當比例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輔導員”。因此,建設一支專職化的輔導員隊伍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謂專職化,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視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把輔導員培養成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并不斷向思想政治教育專家的方向發展。就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際情況而言,還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各個高校及時采取對策,真正形成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機制,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1.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化不強。
輔導員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直接面對廣大的學生,對他們進行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目標和崇高的理想,解決他們在思想上遇到的各種困惑,使他們能夠順利地健康成長。這一工作性質就要求輔導員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近幾年,隨著國家和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開始逐漸引進大批的研究生充實到輔導員隊伍中來,尤其是在重點院校情況有了很大改觀,但在相當多的一般院校還存在著學歷層次不高、知識結構不合理、理論素養不夠等問題。其次是輔導員的知識結構還不夠專業和全面。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思想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知識,并在實踐中靈活、有效地運用。目前高校中的輔導員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從教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學等專業出身的輔導員也很少,使得知識素養的不足大大影響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職責定位不明確,事務性工作繁重。
輔導員的工作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學生日常管理。前者是其主要方面。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的核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隨著隊伍的逐漸壯大而加強,反而有弱化的傾向。一方面,許多學生政工干部和輔導員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性質、職責定位不明確,常常與一般的行政工作人員相混淆,不能與思想政治教師的身份相匹配。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在校學生規模急劇擴大,輔導員所要進行日常管理的工作也相應增多,需要處理大量的事務性的工作,凡是與學生有關的事情都是輔導員在處理,學校機關的學生處,團委、教務處、甚至后勤部門都可以向輔導員布置任務,同時,輔導員在人事上劃歸各個院系直接管理,承擔眾多的基于院系教學管理的行政事務。凡與學生有關的千頭萬緒的工作最后都落到了輔導員的身上,使輔導員整天忙于事務性工作,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真正的本職工作,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不到位,而且輔導員也不能很好地進行政治理論學習,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也難以提高,面對學生思想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教育引導學生,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3.隊伍不穩定,專職化基礎薄弱。
輔導員隊伍的相對穩定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基礎,雖然目前很多高校對輔導員隊伍建設都很重視,但尚未構建出有效的輔導員專職化機制,而同時輔導員工作具有地位低、待遇低、壓力大、后顧之憂多等弱勢,使得輔導員隊伍呈現出高流動性、低穩定性的特點。輔導員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心甘情愿做輔導員工作的也就少了,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時就會缺乏必要的敬業精神,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不能長期有效地開展。輔導員的晉升、發展問題也是影響隊伍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輔導員的最高級別是科級,特別優秀的可升為院系黨總支副書記,但副書記職位很少且好多年也不一定有一個空缺,有空缺也不一定會落到輔導員的頭上。輔導員在進行職稱評定時,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教學課時,而如果不能保證輔導員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就不可能很好地進行研究和教學準備,況且輔導員主要是在課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用課時進行計算也不盡合理。在此種情況下,許多輔導員都不看好自己的職業前景,嚴重影響了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性也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
1.對輔導員隊伍進行明確的角色和職能定位。
明確定位是輔導員隊伍專職化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我認為,輔導員的準確定位應是高校學生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務者,重點是教育者的角色,輔導員的工作包括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及一些服務工作,重點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導員是教師,但與一般的專業教師不同,輔導員主要是在課外進行教育工作,且負有一定的管理職能;雖說是管理者,但又不是一般的行政人員,不從事純粹的事務性工作。為此,必須理順輔導員與學校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明確輔導員與班主任、院系辦公室、行政、黨務及學校各職能部門的職責,不能凡是與學生有關的事情都找學生輔導員,要使輔導員能夠從繁重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更好地發揮其思想政治的職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研究,總結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
2.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
我們要把輔導員工作當做一種專門的職業來看待,要求有一批輔導員在一定的期限內穩定地從事輔導員工作,實現輔導員隊伍流動的良性循環。新輔導員在工作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一直處于不斷摸索的狀態,而那些從事過多年工作的輔導員對學生工作的各個環節、程序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進行更全面和更科學的教育和指導。要充分發揮這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輔導員的“幫、傳、帶”作用,使大量新輔導員更快、更有效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要重視對輔導員的選拔,建立輔導員公開競聘上崗制度,在輔導員工作中引入競爭機制。堅持中共黨員優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優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優先的原則,堅持全方位、多渠道擇優選拔,把那些知識廣、能力強、素質高、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充實到輔導員隊伍中來,增強隊伍的戰斗力。最后,要加大培養力度,促使輔導員不斷擴充知識、增長能力、提高素質,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人才。學校要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養計劃,適時安排輔導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選派優秀輔導員進一步深造,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學成后專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創造條件,定期、不定期地組織他們開展社會考察、社會調查等活動,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千方百計增強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吸引力。
輔導員要走專職化的發展道路正逐漸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認同,與此同時,需要認真研究如何增強社會和就業者對這一職業的認同和接受,這就要求不斷增強輔導員崗位的職業吸引力。首先,要提高輔導員的福利待遇,使其實際收入與其實際付出相適應,16號文件提到:“輔導員、班主任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任務繁重,責任重大,學校要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他們,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其次,學校要把輔導員明確納入到教師編制,在職稱評定、職務競聘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切實解決好他們的職務聘任問題,使他們安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在輔導員的晉升問題上,學校要把輔導員隊伍作為黨政后備干部培養和選拔的重要來源,要允許一部分優秀的輔導員進修、考研、轉任教學工作等,使他們能有相對自己來說更好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輔導員工作的吸引力,充分調動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