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藝紅,邵冠靈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800)
高職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實踐思考
——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周藝紅,邵冠靈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800)
學生是高職院校教學活動的主體,同時又是監控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吸納學生參與教學管理頗為重要。文章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介紹了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組織模式及參與內容,總結了經驗,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
高職學生;參與;教學管理
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日趨大眾化的進程中,高職教育飛速發展。因此,高職教育教學的質量問題受到了空前的關注。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主體以及服務對象,高職學生對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改革的評價與感受將會越來越被重視,吸納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已成為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如何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積極探索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模式,發揮他們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幫助他們實現自主成長,無疑意義深遠。
以學生為主導的辦學宗旨在高職院校已深入人心。任何一個學校都離不開學生參與管理,如果沒有學生參與的管理,是不規范的、不民主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管理。高職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意義主要表現在:
首先,是促進高職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學生參與教學管理,能對教學質量的高低作出客觀的評價,能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進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從而較好地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提高了教學質量。在評價過程中,學生同時也能幫助管理部門發現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使相關部門作出相應的控制與協調。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群體這個動力因素,與教師、管理人員一起共同形成教學管理系統良性運行的合力,才能促進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是培養高職學生主體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參與教學管理,高職學生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主人翁”精神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這其實就是接受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一方面使他們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是構建高職和諧校園的重要體現。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使其和教師、管理人員等管理主體具有平等的身份。改變了過去學校用強制的行政手段管理學生的做法,有利于避免學生與學院之間的沖突,從而化解矛盾,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自我約束與管理的意識,促進了和諧校園的發展。
(一)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組織模式
由于自發的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組織相對比較松散,成立由學校領導、教師共同參與、學生自我管理的組織模式較為理想。該院于2002年成立了“大學生教學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教管會),是在學院教務處領導、團委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管理組織。教管會由院、系二級學生會學習部、各班學習委員及學生代表組成,由院級學生會學習部長擔任主任,系級學習部長擔任教學助理,聘請了教學副院長、教務處處長、學工部部長為專家委員會顧問。此外,還對教管會下設的四個專項管理部即信息調研部、助學服務部、教學檢查部和交流合作部,分別配備了具體的業務指導教師。
(二)學生參與教學管理承擔的主要工作
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能流于形式,必須要有實質性的工作內容。實踐中,該院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主要工作有:
1.參與教學質量評價。每學期課程結束前,教管會組織一次全院性的學生網上評教活動,給任課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分類別、分等級的量化評價。
2.參與日常運行工作。如教管會配合教務處、相關教學單位開展日常教學動態檢查工作、班級課堂日志的批閱工作等。
3.參與學校部分決策。通過參加聽證會、座談會對教學管理中的重要決策提出意見或建議。比如,該院2006年召開首次聽證大會,公開征求學生關于對作業本的定價問題、上課時間的調整問題及就寢熄燈問題的意見或建議。
4.參與各種教學調研,如教管會在廣大學生中開展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效果調研、開展學生對當前考試形式的態度調研等活動。
5.參與學風建設,如教管會組織開展各類考試前的宣傳活動,端正學生對考試的正確態度,進行自我監管。6.參與專項管理工作。如管理科技、競賽小組工作,班集體項目建設等專項活動。
7.參與部分服務工作。如各類考證咨詢、報名工作,教材發放、粉筆發放等工作。
(三)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取得的成效
該院教管會在教務處、學工部、團委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教學管理工作,并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一是教管會在學生與學院教學管理人員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學生通過教管會反映問題,通過其組織的各種調研、研討等活動交流思想,教學管理部門通過教管會了解相關的問題,從而促進了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有效溝通。二是教管會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獻計獻策,對學院教學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解決方法,特別是在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相關政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執行中的可行性、有效性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三是教管會推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如學院在推行的戴耐德英語自主學習中,都由學生參與機房指導,參與考勤等。
(四)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經驗總結
教管會成立至今已經有7年了,一直以“主人翁”精神主動參加學校各項管理工作,服務學校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筆者認為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依賴于以下幾條經驗:
第一,學院支持是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付諸行動的重要保證。學院各級領導非常重視,如教務處、學工部、團委的領導都能為教管會相關活動給予積極的支持。
第二,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教管會)是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有效平臺。教管會的成立為廣大學生反映問題、參與教學管理提供了一個合法的組織機構,使學生反映問題有渠道,溝通有平臺,獻策有途徑。
第三,專業化的指導是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內在動力。我院對教管會隊伍建設注重“專業化”。為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服務工作,提升工作水平,鍛煉出一支學生管理的骨干隊伍,我院教務處安排了9名從事教學管理工作的教師分別與教管會的四個專項管理部對接,在業務上對其工作進行全方位、專業化的指導。學生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在實踐中獲得了鍛煉和提高,他們參與教學管理工作的積極性自然也增強。
雖然我院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已初見成效,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從整體上看,學生參與管理還存在著以下問題:首先,學生參與教學管理范圍有限,途徑不夠多。其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程度較淺、效度不高。很多時候學生干部是在管理人員的指揮下承擔一些事務性工作,缺少獨立鍛煉的機會。最后,學校在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制度不夠健全。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拓展學生參與面,擴大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學院要創造機會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關心學院的發展。除學生評教、教學信息反饋等途徑,學院還應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教學方法改革、課程優化等工作給予他們更大的參與權、發言權、決策權。
第二,注重學生參與能力的培養。教學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學生參與決策并不是簡單的投票或舉手而已,需要一定的能力、素質來實現與保障。因此,需要教師及管理人員給予其思想上的引導,業務上的指導與培訓,讓他們學會設計工作計劃,并獨立完成,真正從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能力。
第三,健全學生參與教學的管理制度。學校要重視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機制構建,如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學生干部的培訓培養機制,完善公開聽證機制、教學評估機制,使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活動制度化和組織化。參考文獻:
[1]李江.關于國防生參與學校管理的一些思考[J].消費導刊,2008,(5).
G718.5
A
1673-0046(2010)6-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