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捷
(太原理工陽泉學院,山西 陽泉 045000)
論高校體育隱蔽課程的實施
孟捷
(太原理工陽泉學院,山西 陽泉 045000)
文章主要通過文獻資料研究法、邏輯分析法,根據體育隱蔽課程的物質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提出高校體育隱蔽課程的實施需要從物質文化建設、體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入手,同時加強對課外體育社團建設、校運動會的重視,教師要提高認識,以身示范。體育隱蔽課程的實施,是建立在以上各個因素共同發展基礎之上的。
高校;體育隱蔽課程;實施
體育隱蔽課程是在學校范圍內,按照教育目的和學校體育目標,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展現的經過設計的體育文化要素的總和。它主要以隱蔽性、多樣性、易接受性、持久性和結果的難量化為特征。隱蔽課程是文化的反映,是人的生活習俗、文化教養、精神境界品德修養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個體身上的集中表現。體育隱蔽課程是客觀存在的,它的產生必然有重要的文化意義。體育隱蔽課程與體育顯性課的目標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達到體育教育的目的。體育隱蔽課程打破了教室、課程教材教育的局限,將體育精神與學校環境相融合,使得學生對體育的學習在一種隨意與和諧的生活環境中展開,既達到了體育教學的目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營造了一種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一)隱蔽性
體育隱蔽課程短期內看不到教育過程,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一個比較慢的過程,教育痕跡不明顯。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交給學生的知識隱含于課上或課下的各種情況和各種細節中。
(二)多樣性
體育隱蔽課程涉及到學校體育教育的各個方面,包括校園物質、精神文化的環境、顯性體育課程的意識形態的選擇、體育教師的人格和教育行為、體育學習氣氛等等,范圍相當廣泛、形式多樣。
(三)易接受性
因為隱蔽課程具有隱蔽性,這種特性使隱蔽課程具有某種潛在優勢,學生在學習顯性課程知識體系的同時,體育隱蔽課程對學生的教育是他們不易感覺到的,是一種潛藏于內心深處的攝取機制,不知不覺地接受隱蔽課程的影響,學生在自愿自覺的基礎上很容易就能接受的教育過程。
(四)持久性
體育隱蔽課程效果的保持時間較長,如果說有些顯性體育課程中學習過的知識和動作技術考過就忘,但學生長期在體育隱蔽課程的“熏陶”下往往會形成某些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從而對體育的態度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且行為方式等,并且有可能長期保持下去,甚至能夠持久地伴隨人的一生。
(五)結果的難量化性
體育隱蔽課程不像顯性課程那樣,可以有很多種評價方式,可以把平時學到的知識量化來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它只能是靠學生自身的體驗,以及學生平時的表現來判斷。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很難看到隱蔽課程的量化的考察結果。
(一)體育隱蔽課程的物質文化要素
體育隱蔽課程的物質文化構建主要包括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的數量、規格、質量、種類、布局和美化綠化等。
(二)體育隱蔽課程的精神文化要素
1.實體性精神文化
實體性文化要素主要包括學校圖書館、資料里收藏的體育圖書、期刊、報紙和體育類電子讀物,以及社會、學校經教師指導、控制、選擇的體育圖書、期刊、報紙等。
2.非實體性精神文化
非實體性主要由三個方面組成,在學校體育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人際關系,學校、班級中所形成的制度與非制度的體育文化以及體育人格與教學行為、領導的方式。
1.加強體育隱蔽課程的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是體育隱蔽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用場地的開放、器材設施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體育場地面積大小,體育場館是否定期向學生和老師開放、是否收費,器材的種類、數量和質量;體育館內環境、照明等條件的優劣,空氣的質量、噪音對學生的影響等等,都直接反映和影響著體育隱蔽課程的實施。
2.注重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的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是指在學校這一特定的范圍里,廣大師生員工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體育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校園體育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有著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外延,它和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構成了校園文化群,它又與競技運動文化、群眾體育文化一起組成了廣義的體育文化群。因此,要注重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的建設,更好地熏陶學生,使體育隱蔽課程更好地實施。
(1)重視校園體育組織系統的建設
學校加強組織,構建校園體育文化的運行網絡,使領導和師生充分認識到校園體育文化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學校應該支持師生成立各體育社團,并為他們的活動提供方便、創造條件。制定好學校體育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的體育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這樣,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就能有更好的平臺和環境,同時也是體育隱蔽課程的順利實施的保障。
(2)打造高水平競技體育項目
一個學校應該有自己的學校體育發展特色,應該逐漸形成自己學校的體育傳統項目,因此,學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組成與訓練就非常重要,不僅能獲取較高水平比賽的優異成績,而且對于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學校會因體育競賽成績優異而成名,學生也會更加有興趣參加體育活動,并在長期的參與中受到良好的體能教育。
3.加強課外體育社團的建設
通過開展各種有益的體育活動,在陶冶師生情操的同時,提高師生對體育隱蔽課程的認知度,達到對體育隱蔽課程的建設。成立各種俱樂部,每年招收新會員,定期舉行比賽,使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在各種比賽中,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例如,我校每年都進行的籃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游泳比賽,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又增強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4.加強對校運動會的重視
校運會是每個學校都會舉辦的較大型體育競賽活動,是一次大規模、大團結而又隆重的體育盛會,大多數的同學都要參與其中,但是,近幾年來校運會受重視程度逐漸下降,以至于成了少數運動員參加的運動會,看臺上的觀眾也少了,“加油”聲也聽不見了。究其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是這和校運會的項目設置、獎勵、組委會的組織等等有著重大的關系。所以應該加強對校運會的重視,校運會是提高學生體育熱情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育隱蔽教學的重要環節。
5.教師提高認識,以身示范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崇高使命。用自己的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卓越才能來影響、教育和培養學生。教師必須懂得自己在課上課下除了運用語言來傳授知識和教法以外,也要兼顧非語言行為對學生發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對學生來說,無意識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卻具有自發性、隨機性和不顯露的潛在性,它往往對有意識的學習起到一種奠基、補充和升華的作用,可以彌補有意識學習中學不到或難以學到的東西,并且可以給創造性思維帶來活力。
體育隱蔽課程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體育顯性課程相輔相成、互相補充,共同構成了學生完整的認知系統。學生進入社會以后,正式課程所傳授的知識因時間長久而被遺忘,或需要不斷更新,但是,學習中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行為方式和準則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往往是深遠的,可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體育隱蔽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實際的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認識體育隱蔽課程的內容和特點,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改善體育教育環境,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加強體育顯性課程的學習動力系統,并促進學生個性和品德的全面進步和發展。
[1]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126.
[2]孔祥.淺析高校體育隱蔽課程[J].體育世界,2008,(5):112—113.
[3]張惠,王文軍.體育隱蔽課程和體育教師素質之間的關系探討[J].新西部,2008,(18):200—201.
G64
A
1673-0046(2010)6-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