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鳳菊,張紹麗
(長春工程學院 電氣與信息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實驗室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標志性基地,不僅能集中體現出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還能反映出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師資結構狀態以及綜合管理水平。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推進實驗教學的開放,進一步規范開放式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是當前實驗室工作者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高等院校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大課題。現在各高校都對實踐教學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加強了實驗室的建設管理,以利于在實驗教學的環節中更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實驗可以引導學生系統地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室的開放是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在傳統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實驗課、實習、學科競賽、畢業設計等若干教學環節的模式較單一,相關專業實驗課之間缺少相互配合,部門內部的各種實驗教學資源不能最大限度的共享,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學生自主設計、親手操作的探索性、研究性、創新性以及綜合性實驗非常少,學生的感覺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項目而學習,造成學生實驗興趣不高,實踐操作能力差,缺乏科學研究思維和創新意識。高校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重理論、輕實驗的現象,實驗設備以及實驗課時有限,一般學生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機械甚至是麻木地完成實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生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就會使實驗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日漸多元化的個體需要,也不能滿足學校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實驗室采取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可以解決實驗設備不足的矛盾,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踐和鍛煉的機會,才能更好地培養適合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開放式實驗室并不僅是將實驗場所及其儀器設備在時間和空間上面向學生開放,而是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開放,從根本上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做到實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評價以及教與學角色關系的開放。培養學生科學研究思維、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總結的素質和能力,實現實驗資源與環境、實驗人才與成果的共享,促進高等院校實驗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開放。
開放實驗室是一個環境和諧、設備相對齊全和先進的實驗室,對學生采取完全開放的模式,實驗室的開放,使每個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自行設計難易程度適中的實驗方案或選擇適合自己的實驗項目,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指導和引導,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揮,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著實驗學時和實驗設備有限,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完成,開放性實驗室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時間和實驗室資源上向學生和專業教師全面開放,給學生和專業教師提供一個寬松的實驗環境,使學生不受時間的限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時間到實驗室進行實驗,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實驗,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室的資源進行科研活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實驗,同時提高了實驗室的使用效率。
實驗室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標志性基地,不僅能集中體現出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還能反映出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師資結構狀態以及綜合管理水平。實驗室的開放對教師在業務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及時解決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完成開放實驗項目,實驗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積極探索新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掌握更多的實驗技能,具有更多的理論和實際經驗,才能更好地滿足開放實驗室的要求。
開放式實驗室的建設不僅要跟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同步,而且還要跟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為更好地完成開放性實驗項目,學校應投入部分資金購置相對完善的實驗儀器設備,實驗室的使用率提高了,相對來說損壞率也加大了,應該允許實驗中的失誤,同時應該加強實驗室的管理制度,保證實驗的安全以及實驗的順利完成。
開放式實驗室的管理指導思想應該是堅持以人為本,綜合應用現代管理理論和技術,建立科學、高效、開放的實驗室管理體制,開放式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提高開放式實驗室的管理質量和水平是建設開放式實驗室的核心之一,在建設與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轉變教育與管理的理念,樹立創新教育的觀念,堅持為教學、科研服務;在實驗室開放中,先制定實驗室開放的場地管理、設備管理、元器件使用管理及操作安全等制度,必須保證實驗室開放有序進行。
首先各實驗室把開放實驗項目在學校的網站上公布,學生選擇好實驗項目并確定好實驗時間后通過網絡向實驗室申請,實驗教師通過身份核實和部分知識考核(如消防安全知識、儀器安全使用操作規程等),確認同意后就可以在約定的時間進行實驗操作,學生根據實驗情況寫出實驗報告,交指導教師批閱,最后由指導教師給出實驗成績。
實驗室的使用打破原有的學科分類的基礎課、專業課的界限,實驗教師負責開放實驗室的使用登記、實驗記錄管理、儀器設備的管理與維護等,并負責實驗過程的指導和實驗儀器的申請和定購等,這就要求實驗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才能把這項工作做的更好。設置領導負責制與崗位責任制,制定實驗室的發展規劃,組織建設論證以及負責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實驗室的開放與學生科技活動相結合,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性與參與性,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了增加學生的主動性,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如設立學生科技活動競賽項目,每次競賽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成功參賽獎,并頒發證書,為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實驗室開放,對參與此項工作的教師記工作量,對指導學生制作項目頒發參賽及獲獎證書,重新制定學生評定辦法,對參加實驗室開放課題、工程課題、科研制作課題的學生均給記入專業任選題學分,根據項目獲獎、研究成果獲獎等情況記入不同的創新學分。
我校在實驗室實際的運行中也開放了部分實驗室,像自動化實驗室、仿真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等,通過開放性實驗項目,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的機會,使學生能獨立思考、親自實踐、自主學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去年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我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滿足了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開放式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建設與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轉變教育與管理的理念,樹立創新教育的觀念,堅持為教學、科研服務;其次是體制改革與管理創新,建立符合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的實驗教學和管理體制,這是進一步推進實驗教學改革,促進開放式實驗室建設和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如何進一步開放實驗室,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還需要我們不斷的探討和努力。
[1]姚玉獻.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實驗室科學,2009(6):132-134.
[2]龐奕嵐,劉凱,王素青.實驗室開放實施體系的探索[J].實驗室科學,2008(5):8-10.
[3]董發勤,彭煜,晏斌.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8):276-278.
[4]李衛兵,杜玉杰,王彩鳳.開放式創新實驗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6):86-88.
[5]劉紅.實驗室開放與學生科技活動相結合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