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謳
(蘇州市職業大學 圖書館,江蘇 蘇州 215104)
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具體說來,就是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處理、傳播和應用為基礎的經濟,其本質是人類智慧的生產轉化。它意味著,人類生產活動的重心,將由物質生產轉向知識生產。當前,世界經濟增長、財富積累、社會進步主要依賴于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知識經濟正成為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知識和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成為其最為重要的資源。人才是知識的載體,而教育在人才培養、知識創新、知識傳播和推動知識麻用方面的基礎作用,決定了教育在知識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教育正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校建設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圖書館,只有抓住機遇、接受挑戰,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圖書館現代化建設步伐,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為此,我們必須在服務觀念、服務職能、服務方式、服務手段、服務對象等方面實現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以創新達成圖書館工作的擴展與提升。
(1)服務觀念創新。即在服務觀念上實現由傳統的封閉型向現代的開放型轉變。傳統圖書館只是將書籍展示出來,負責書籍借還。現代圖書館樹立了“讀者至上”的目標,應與讀者的需求形成互動,只要是讀者的需要,就應該成為我們服務的領域,要讓圖書館能真正成為讀者心目中的知識殿堂。
圖書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一批職業道德品質好、情報意識強、專業技術硬、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網絡技術的專門人才,館員必須具有德才兼備的良好素質。因此,有計劃地開展崗位培訓,對館員進行終身教育,全面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把崗位培訓、短期培訓、學習考察和學術交流等有機結合起來,使館員的知識不斷拓寬和更新,以適應現代圖書信息服務網絡化、自動化發展的需要顯得尤為重要。
(2)服務職能創新。即在服務職能上實現由文獻服務向知識服務轉變。高校圖書館的流通工作和參考咨詢服務是直接服務讀者的主要途徑。傳統圖書館側重于提供文獻資料。而現在的用戶對有關信息、決策的參考咨詢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參考咨詢工作主要是一般問題的解答和提供大獻資料的相關信息等等。它主要在兩個層面上進行:一是解答式服務,一是課題式服務。前者是簡單服務,大部分是一些館內的口頭咨詢,有些圖書館已將一些常見問題加以歸納,公布在閱覽室或圖書館的網頁上,供讀者參考。后者是參考咨詢服務更高階段,能給讀者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和報告,為他們的學習與科研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參考咨詢一般采用電話咨詢,網絡電子郵件咨詢,館內直接咨詢等形式,無論哪一種,大多是一對一的。這就對參考咨詢服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的有效開展,為高校的教育與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是高校教育科研水平發展的堅實基礎。[3]
圖書館的流通工作是圖書館的一線工作,讀者常常將對流通工作的第一印象作為對圖書館的整體認識。因此,流通工作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整個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水平。流通工作不再是簡單的借還,流通服務工作人員還要擔任圖書的推薦員和讀者的導航員,真正做到“為人找書,為書找人”。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因要為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學生讀者選好書,把好關。
(3)服務方式創新。即在服務方式上實現由接納式的服務向主動式服務轉變。圖書館不應僅是接納讀者的場所,還應成為他們提升知識與培養文明素質的課堂。一是圖書館要盡可能營造良好的讀書學習氛圍,利用環境來感染人。室內環境應整潔有序,館舍布置優美雅致。要隨時保持安靜,互相交談輕聲細語,使讀者在文明環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有一個好的心境去讀書學習。二是要建立與讀者交流的長效平臺,從采購圖書到開館時間、借閱方式等與讀者需求接軌。圖書館應注意研究讀者的閱讀需求趨勢與特點,充分聽取讀者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分析和處理讀者反映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同時提高文獻質量和利用效率。三是要加強對讀者的引導。讀者都是帶著求知欲望來圖書館的,但很多人特別是剛人學的新生,對圖書館的設置與操作流程并不清楚,甚至對看什么書也較茫然,這就要求管理員主動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為他們提供方便,從而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正面引導。其次要樹立管理員的良好形象。圖書管理工作者應提高服務意識和素質,設身處地地為讀者著想,盡町能地給讀者提供方便。另外,圖書管理員在文明禮貌、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等方面,要做好表率。與讀者交往語言要顯得親切、熱情,面帶微笑。
(4)服務手段創新即在服務手段上實現由傳統技術服務向現代技術服務轉變。第一,加強圖書館業務宣傳。一方面,圖書館應重視入館須知、文獻檢索培訓等專業知識教育,積極宣傳開架借閱的目的和方法,加深讀者對圖書館的分布、館藏量及藏書內容體系的了解,使其掌握正確的借閱方法,尤其是意識到“亂架”的危害。另一方面,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座淡會、網絡教育、“圖書保護知識有獎問卷”和開辦展覽(如“被毀書展”)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愛書惜書和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4]
第二,成立讀者自治組織。為了使更多的讀者了解圖書館、更好地利用圖書館,可倡導成立“讀者協會”之類的組織。鼓勵他們參與圖書館的實踐活動,到圖書館擔任義務管理員,協助圖書的監管、書庫的巡察、代書板的使用及咨詢服務等工作。通過“讀者協會”的帶頭作用及其在讀者中產生的影響,以培養讀者的讀書興趣及良好的借閱習慣。圖書館亦能通過讀者協會了解服務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時加以改善。
第三,設立導借崗。導借崗的作用如同“導游”??蓭椭x者熟悉圖書館布局,相關圖書位置等,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老年人需要這樣的關照,殘疾人、新生亦是如此。這也體現了圖書館服務的人文關懷。
第四,建立讀者借書誠信檔案。誠信檔案主要包括學生的誠信承諾書、個人基本情況、違章記錄及誠信評價等內容。圖書館可對讀者借閱圖書的信用情況定期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同時,圖書館還應加強與學生管理部門的聯系,將圖書借閱中的誠信檔案列入學生的綜合考評中。這一措施,既有利于學生誠信品德的培養,也能有效遏止圖書污損、盜竊等不良行為的發生。[5]
第五,服務對象創新。即在服務對象上從僅面向本館讀者向對社區用戶開放轉變。
高校圖書館以前一直只為本校師生提供服務,而忽略了所在地居民與企業員工的讀書需求,這是一種很大的資源浪費。知識經濟時代,個人若想不被淘汰,就需不斷充電,終身學習,所以,讀書是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要求。作為公益性質的圖書館,有義務擔負起自己的職能,大力挖掘發揮其可用資源,調整館藏圖書結構,為所在社區居民及公司員工提供服務。
總之,服務和創新連在一起,就是要在服務上要有新觀念、新方法、新成果。不斷創新是實現高質量服務的“源頭活水”。作為高校圖書館,只有深化信息服務內容,充分挖掘館藏現實資源和虛擬網絡資源的全部內容和內在價值,對文獻實施深層次的加工處理,并綜合形成新的“快”“新”、“精”、“細”的信息內容奉獻給讀者時,創新服務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1]盧飛.高職院校圖書管理的創新[J].網絡財富,2010(4):72-73.
[2]曾東霞.創新圖書管理,提高服務質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9):256.
[3]馬炎.科學發展觀視域下的高校圖書管理工作[J].科技創新導報,2009(19):158.
[4]李瑛.知識型社會高校圖書管理的新思路[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10):30-31.
[5]張薔.淺談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6):209.